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读后感

《信》读后感(通用3篇)

栏目: 读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2.06W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读后感(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读后感(通用3篇)

《信》读后感1

走出地铁的时候,正准备看最后一章,实在忍不住想要知道结局,就边走边看,看完书,心情就沉重了一路…

是刚志悲哀?还是直贵悲哀?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因为“杀人抢劫罪”一个入狱,一个悲惨的生活着,一念成恶,导致着一系列的悲剧发生。这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状态,刚志也不想,直贵更不想,他拼命努力,想做好自己,无奈现实的残酷,将他最后的一点信心也撕碎,在面对妻女,面对哥哥这艰难的选择中,只能含泪舍弃哥哥,痛就痛在哥哥并没有埋怨,而是自知和原谅,让人忍不住眼泪,在亲情面前,人多么脆弱,不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总能一瞬间选择原谅。然而世俗的眼光并没有让直贵做到彻底原谅,但在最后看到哥哥的时候,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放弃梦想,失去挚爱,丢掉工作,无疑是最痛心的,然而直贵也是有收获的,有一个懂他爱他的妻子,听话乖巧的.女儿,这样的一家子也是温馨的,在痛苦的时间中掺着这小小的暖暖的幸福,看着这些,心理还会好受一些,只希望他们幸福时光再多一些,再久一些。

这本小说描述的是心理的变化,通过一封封信传递出感情,细腻又动情,但我更喜欢东野圭吾那些悬疑推理的小说,期待下一本书《放学后》。

《信》读后感2

颇具有东野味道的一本书。

不是推理小说,但是又是对人性的拷问。对于杀人犯或者服刑人士的家属,人们应该给予怎样的对待。文中在阅读过程中,可能感觉有一些极端严重了,但是放到现实中来,在自己身边,可能就是自己的舍友,亲哥哥抢劫杀人服刑15年,自己肯定也会多多少少有一些不自然吧。可能想以正常人的方式对待他,但又有一些顾虑,一些害怕,也不清楚他本人到底怎样。

一个人犯罪,家属也会跟着受罪,这也许也是对犯罪者的一种惩罚。看过很多文章影视,描写犯罪者本人就算进监狱了也依然不悔过,给受害人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后自己在监狱里依然有说有笑,像是进了供吃供住的地方。但是在监狱外的犯罪者家属,也分为三类:一是认为错不在犯罪者,是受害者的错,给受害者方带来更大的伤害;二是因为自己家人犯罪,承受巨大压力,想替家人道歉赎罪,也因为与去服刑的家人分离而伤心;三是与犯罪者划清界限,再也老死不相往来。大部分这方面的书都在描写第一种家属,主人公都是受害者方,也多少为了突出犯罪者的残忍。但这本书是描写的第二种。对于文中这种类型的犯罪者及其家属,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

不管是不是要断绝关系,到最后依然还是会因为亲情回头。最后说来说去,归根结底还是不要犯罪,防止悲剧的发生……

《信》读后感3

犯罪是一刹那的事,但赎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生活中,也曾听到或看到过许多预谋犯罪和冲动犯罪的事,但我们大都关注的是同情可怜叹息受害者和贬斥犯罪者,把这作为饭后的闲谈。当我们遇到犯罪者的家属或关系亲密的人时,我们的目光在指指点点中目送着他,或像会触到霉运一样躲的远远儿的,很少会去想对于受害者的家属和犯罪者的家属,彼此都很漫长啊!

也许是旁观者的原因,并不能深深地体会直贵的内心纠葛,甚而会对他感到失望。哥哥刚志犯罪为的不是自己,而是为了让弟弟能够上大学,如果不是错记了弟弟喜欢吃糖炒栗子,也许不会被发现,也就不会因杀人被判那么多年的刑。对于刚志,他一直在忏悔,因为除了忏悔,他也做不了其他的什么,但忏悔是为了表达对受害者家属的忏悔还是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愧疚,刚志到弟弟直贵跟自己断绝关系的那一刻才清楚地明白。也是弟弟最后的一封信,刚志才知道,原来犯罪之后,赎罪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弟弟直贵。

社会只会去指责错误,但很少会去想其原因,到最后所有的压力全部压在这个错误上,但终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部。假如故事从错误的开头重新来过,刚志没有被沉重的工作压的腰疼,没有找不到工作,会不会就不会有这一连串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