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栏目: 教学反思 / 发布于: / 人气:1.13W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

【教学理念】

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给学生新的知识点,高于学生目前知识水平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从叙事的角度感知文章的叙事结构,主要是高潮和伏笔的处理。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前交流:

《月光启蒙》中,母亲在如水的月色里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还记得那些歌谣童谣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齐背)

小结:我国的民间文学真像座大宝库,数不尽的作品如珍珠一样闪烁光泽。走进去,我们的童年便罩上了一层玫瑰般的神秘色彩。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的什么故事?

3、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你能说说我为什么这样板书吗?

4、你觉得天上人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爱情?

5、小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似乎向我们暗示这样的爱情故事定会充满波折。

设计意图:课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寻爱情这一主题。从课题入手,确定主题,整体把握文本的基调。

二、相爱原因

1、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快速浏览默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2、交流

(1)互相欣赏、倾心、爱慕(相机分析牛郎和织女的人物形象)

板书:牛郎:勤劳善良(联系课文的1、2自然段)

织女:心灵手巧(联系课文的第4自然段)

勤劳善良和心灵手巧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彼此欣赏让他们走到一起。

(2)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除了互相欣赏和喜欢,还有一个原因。你发现了吗?牛郎和织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共同的追求,追求幸福,向往爱情)

板书:追求幸福

(3)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走到一起,最要感谢的是——老牛。

读第三自然段,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是老牛做媒呢?

(知恩图报;金牛大仙;牛忠厚、任劳任怨;跟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耕地用牛,拉车也用牛。牛的作用太大了。牛对于农民来说,是劳动中的伙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选牛那是有特殊意味的。)

小结:老牛知恩图报,促成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是他们爱情的促成者。

3、他们的追求换来了恩爱和美满的生活。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以仙凡相恋为题材创作的。想不想听一听?(播放并出示歌词和插图)

(设计意图:分析牛郎织女相爱的原因,感受牛郎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以及恩爱美满的生活,分析老牛的意象。)

三、爱的坚贞

1、过渡:多么美满的生活,多么纯真的`爱情。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就像歌曲中唱的“夫妻恩爱苦也甜”。可是,这样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短暂。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由于身份的悬殊,牛郎和织女的相爱不会一帆风顺,故事有了波折。

2、默读课文8-10自然段,边读边想: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从中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不近人情,铁石心肠,残暴专制,蛮不讲理,象征着封建专制制度)

王母娘娘在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反对、破坏者)

3、面对王母的反对与破坏,牛郎和织女有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坚守?

(1)织女一边挣扎……

(2)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披上牛皮追赶。(体会牛郎的内心的想法)

4、小结:为了追求幸福,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牛郎和织女也义无反顾。

5、感情朗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分析王母形象,感悟牛郎和织女在阻挠面前的坚贞不屈。)

四、表达方法

1、曾经那么幸福的生活、那么美满的日子却遭遇到王母无情的阻挠,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如果不出现王母的阻挠,故事会怎样?(平淡无奇,太平常了)写王母的阻挠有什么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反衬突显出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不屈)

2、王母的阻挠反映了故事中的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王母和牛郎织女,他们分别代表两个对立面,一方面是天庭的规矩,仙女不能私自下凡,许配凡人,一方面是织女和牛郎一定要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矛盾在这个时刻产生了强烈的撞击,由于矛盾冲突的激化,故事达到了高潮。(出示:高潮)

3、我们的故事就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顺序来写的。民间故事是叙事性的文章,这就是叙事性文章的叙事结构。(板书:叙事)

4、所以说,王母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前文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暗示了王母会来抓走织女?(机会难得,决心,老牛的皮)这些情节的提前出现都是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板书:伏笔)伏笔就是文章中,在前段里为后段做的提示和暗示。如果没有这些伏笔,情节的发展会显得——太突然了。所以说,伏笔一种巧妙而高明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在今后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到前后的联系。

5、齐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具体的课例向他们介绍了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体知识。)

五、故事结局

1、过渡:王母的玉簪冷酷无情的拆散了一对相爱的人。(出示第11自然段和插图)谁来读一读?

2、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诗就写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补充阅读《迢迢牵牛星》(出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教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小结:天河很宽,波涛汹涌,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鹊桥相会

(1)过渡:他们的爱感动了天地,感动了万物,看,喜鹊来了。

(2)出示插图,为什么是喜鹊?(喜鹊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团圆,被称为相思鸟、恩爱鸟,他们搭起的横跨天河的天桥多么美丽而壮观呀)

(3)其实故事讲到隔河相望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又增加一个鹊桥相会的情节?(表达了同情牛郎织女,永世不见面的残酷,“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写满足了人们的愿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寄托对团圆的向往。

(设计意图:品析故事结局,拓展阅读,了解喜鹊的意象,感受人们创作民间故事的善良美好愿望。)

六、故事的流传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时一个民间故事。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的起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曹植《九咏》写道:”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2、这个故事在汉代之前(公元220年)就形成了,穿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一直流传到今天,流传了一千八百年。这是为什么?

感人,哪里感人?

曲折,跌宕起伏。

仅仅是写天上人间的爱情吗?人们借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古代劳动人民也和牛郎织女一样——,民间故事的创作和流传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故事的起源发展来探究民间故事的魅力。)

七、指导复述

今天我们阅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像《月光启蒙》中的那家人一样,在灿烂的星空下,讲故事,听故事。

要讲好这个故事,要注意什么呢?(出示叙事结构)(开端和发展可以简单的讲,叙事中的高潮部分一定要讲精彩,讲详细。伏笔的地方要交代清楚。)

自由练练。

(设计意图:落实课后的练习,指导复述的技巧,照应前面学到的叙事方式)

八、推荐阅读

我国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曲折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四篇最具有代表性,最为脍炙人口,被称为四大民间故事。它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设计意图:课内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走进民间故事的天地。)

九、作业:

1、复述课文。

2、阅读民间故事。

板书

13.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叙事

织女:心灵手巧伏笔

追求幸福

牛郎:勤劳善良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2

课堂实录

4月28日的早晨,在胜浦中心小学六(2)班的教室里,一堂苏教版教材《牛郎织女》的语文课正在进行着。教师与学生关系在课堂上表示十分融洽,课堂教学氛围也热情高涨。突然……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师:你有什么问题?请说。

生:我看了插图上的牛郎和织女,他们怎么都有青丝呢?

[一时间,我被愣住了!学生们也都仔细地观察起了这幅课文插图:织女跟牛郎一起来到牛棚,老牛在一旁见了,眉开眼笑的。的确,图上牛郎与织女额上发根处似乎都是青丝!怎么办?在备课时,我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于是……]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是啊,牛郎织女怎么都有青丝呢?是不是画家又画错了?

[因为我跟学生讲过,在人教版教材上有一篇课文《飞夺泸定桥》,那上面的插图就是画错了。画家把红军战士画成了个个都是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双脚踩在铁索桥上,一手拿着枪,一手还在指挥,似乎在说:“同志们,冲啊!]

生(1):老师,牛郎织女的青丝是天生的,没方法!

生(2):因为他们太相爱了。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所以,他们相思之时,青丝也就出来了。

(班内学生议论纷纷。)

师:那时,他们才刚刚相识与相知,也刚刚开始了相爱。他们还没有开始分别时的相思,哪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呢?

生(3):老师,我知道了,是因为他们追求时尚。

师:真的吗?他们特意将黑头发染成了白头发,为了赶时髦?就像现在的女年轻都将自身的黑头发染成了黄头发,赶时髦!

(下面有一位女生说:“现在将黑头发染成黄头发的,男的也很多。”)

生(4):或许是因为他们吃的饭菜都不好,营养不良,还睡不好,而导致他们有了青丝。

师:有一定有道理!

生(5):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在天上待了很长时间,到人间来就变成白头发了,或许是水土不符吧。据说牛郎也是天上的神仙,到了人间头发就变成白的了。

师:“天上人间,水土不符”而造成的,有意思。

生(6):老师,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牛郎的青丝是因为他每天天不亮就被哥哥嫂嫂赶上山放牛,辛苦而来的;织女是因为她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停地织布,为王母娘娘装饰天空,所以她才白了头发。

师:是啊,牛郎织女的青丝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相思而致,更不是为了赶时髦,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停地工作、劳动而引起了青丝的出现。大家想象丰富,联想出色,学习得真不错。

[正当我结束这一问题讨论之时,又有一位学生要发言。]

生(7):牛郎织女为什么会有青丝?我认为有以下两种原因。第一种,所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织女在天上生活了那么久,到地上来当然会长出青丝啦!而牛郎呢,是被织女污染的。

师:俗话说,有夫妻像,所以他们都是白头发。不过,就这么一会儿就污染了青丝,简直比“SARS”污染还快,真是不可思议。

(全班学生大笑。)

师:那么,你认为的第二种原因是什么?

生(7):牛郎的青丝是因为他哥嫂对他不好,而且还要起早放牛,过度疲劳再加上营养不良,才有了青丝。至于织女的呢,每天都要不时地织彩锦,非常疲劳,所以有了青丝。

师:是啊,如此勤劳而又善良的人,真是天生绝配。正如老牛最后所说“好心有好报呀”。

教学反思:

1、开拓学生思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需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笨拙;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牛郎与织女为什么会有“青丝”?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考虑与交流,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学生的思维十分开阔,敢想,有创意。想自身敢想的,说自身敢说的,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空间。在课堂上,学生发生了思维的碰撞,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同时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2、构建师生平等。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教育能力。由上所述,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十分融洽,课堂教学氛围也热情高涨,因此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学生学习积极、乐观。整个教学过程民主、平等,又充溢了幽默与风趣,学生在课堂上有说有笑,有课堂知识的学习积累,有课外生活的补充与丰富,一切都源于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3、开放课堂生成。

教学活动被“精心设计”之后,怎么能保证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呢?这似乎有矛盾。但实际上,不论是问题的“开放”,还是课堂上教与学的“生成”,都不是目的,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教室里实实在在所发生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最终所追求的也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不只要关心课堂“开放得如何”与“生成得如何”,还要计较课堂是“如何开放”与“如何生成”的,更不能不论课堂“开放了什么”与“生成了什么”。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开放”与“生成”。开放课堂生成,让全体学生来考虑,教师也参与进来,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吗?“学生提难题,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应战’。一个难题从提出到解决,学生提高了,老师也跟着一起提高,这就是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是中国教育家茅以升在《学生考老师》一书中所说的话,用在我这个教学片段上,真是再合适也不过。

4、归源思想教育。

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师生通过对“牛郎与织女为什么会有青丝”这一问题的讨论,其实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勤劳,做一个善良的人,让学生相信“好心有好报”的中国谚语。同时,针对牛郎织女的青丝讨论,师生对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与鲜明,并使主题得到了更高的深化与升华。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3

《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位孤儿牛郎经过老牛的帮助,在湖边的树林里结识了织女,织女同情牛郎的遭遇,便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王母娘娘得知后非常愤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捉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赶,却被天河隔开,后来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

课文语言朴实,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牛郎吃苦耐劳,织女贤惠淑德。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

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让学生通过平实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内涵呢?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导课时,我列举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归类区分。这样一来,顺理成章的就讲到了“七夕节”的由来。又让孩子们大显身手,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先让他们讲讲自己听说的内容。

二、根据相关点,引导先进行复述课文语言写的很白,很质朴,学生读文后,,然后有创意地复述,把平淡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理清思路,概括标题。对于概括内容,很多孩子总是没完没了,于是,我在这里设计让学生根据内容概括小标题,这样的效果真的不错,内容醒目,容易理解,又能抓住重点,学生兴趣也很浓厚。

四、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同样的年龄,牛郎却有非人的遭遇,他的“可怜”不言而喻,孩子们以自己仅有的`价值观和生活体验来加以评价,哥嫂的虐待,命运的不公,都没有让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折服,他的善良、勤劳表现的是淋漓尽致,这也是本堂课所重点突出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五,循循善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感受牛郎的勤劳善良,让他得到了老牛的帮忙,织女的爱慕。循循善诱也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意想不到的效果。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4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的环节上了。所以我想应该引导他们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了解课文脉络后,我想让学生自己质疑,进行自主学习。在品读相关语句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理清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在理清了故事情节,了解了人物关系后,我设计了人物评论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这个问题的提出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效果,我放手让学生来讲,从文本中理解,把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学生的发言能够结合课文里的内容谈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老牛是个位善解人的人 ;织女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学生在评论王母娘娘这个人物角色时,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破坏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可恨;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残暴,不顾织女两个年幼的小孩,狠狠地推倒他们,可恶;也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法力无边,划出天河把牛郎织女活生生的隔开。从他们身上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

教学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一次当学生发言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之中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感悟能力与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设计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所得。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5

今天上到了《牛郎织女》一课,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个民间故事,也许是没有什么新鲜感的缘故,学生有点懒洋洋的样子,读书也没精打采的,虽然已经备好这一课,但照目前看来,学习效果可能不怎么好,我突法奇想,决定换一种教学方式。于是我对学生说:“今天让同学们来教老师上这一课,你们来设计问题,看谁的问题设计得好,我们就按他的设计去上,好吗?”同学们听我一说,瞪大了眼睛,一下来了精神。

第一部分,学生提出了“牛郎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牛郎和老牛怎样相依为命?”等问题,我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理解课文内容,效果竟出奇地好。我又发现,能提问的大都是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同学,怎样扩大参与面呢?我又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对大胆提问,大胆思考、作答的同学给予奖励,还采取了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同学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问题都能围绕主要内容,也有了独到的见解……把课推上了高潮。

我惊喜于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这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很享受,我在这节课中成了真正的引导者,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是啊,我们的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6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按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进行叙述,情节曲折生动,富于变化。

我首先介绍什么是民间故事,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等。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尝试给相应的自然段编列小标题,同桌交流编列小标题情况。接着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突出重点段落。理清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在品读相关语句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这样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记忆更加深刻。

在复述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将课文的小标题自由朗读一遍,再齐读一遍。分四人小组合作复述,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时,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再请3到4 个人小组复述课文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我给学生出了个小练笔:题目是《鹊桥相会》,请设想一下,如果牛郎与织女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并提醒大家,不要写成“牛郎说,织女说……”的对话记录,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当时这两个人内心会怎么想,把当时牛郎织女见面时的神态、动作刻画出来,就更生动逼真了。学生边写,我边巡视,看到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思维,孩子们的想法让我看到了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最后,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人们耳闻目熟的民间故事,下次课在班上交流。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只是时间有些匆忙,学生编写小标题的时间没有给足。因此,学生概括的小标题不是很准确。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7

《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对于文中所涉及到的几个人物,学生也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围绕几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在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再次去体会感受。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小组合作完成对课文的脉络的把握,列出小标题,展示汇报后,全班一致通过“名字由来——相依为命、老牛牵线——树林相识——幸福生活——隔河相望——鹊桥相会”这样的提纲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方便复述课文。为了降低学生复述课文时的难度,对于“隔河相望”一部分,我又引导学生按照“知道下落——发誓抓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的顺序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以分散复述课文的难点。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对于课文的结构层次,文中的人物等内容,学生都能比较好地去掌握,但是我总有一种感觉,学生好像对于任何一篇课文都不怎么感兴趣,好像都是在应付老师,没有多少的主动。在《上好课的.智慧与策略》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师德修养”一文里,我看到这样的话“要能低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听课时最想知道什么,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学习问题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近教师。”读后,我陷入了沉思。

我在问自己:在上课之前,对学生我了解多少?在上课时,对学生我知道他们掌握了多少?在课后,对学生我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对于学生,我知道他们希望我怎样去教他们吗?……一连串的问题之后,我如坐针毡。原来我的教学是处在空中楼阁,对学生我一无所知,我怎么能上好课呢?怎么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调动起来呢?“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交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思想单向灌输的过程。”这种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后来,我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新的知识已经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或是想知道的写在小纸条上交给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我该怎样去备课,怎样去上课。

但愿在今后的教学中,情况会有所转机。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8

看到把《牛郎织女》编进小学六年级课本,我心里一震:是苏教版编委在新理念支持下,对小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吗?(不是有很多人提出中国的爱情教育、性教育不够么!)当备课看到教参中特意提出抓住“相识、相知、决心(不是用相爱)”的过程,又提出“织女为什么愿意做牛郎的妻子”问题时,我又疑惑了,再次翻看了教参的《说明》,摸索编写意图,可是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爱情教育”的根据和影子――教材编写的目的还是为了丰富教材的内容和体裁,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更好地进行语文训练。

解决了疑惑,我便一本正经地使用这个涉及“爱的过程”的问题,根据“相识、相知、决心”这样的过程,那么,文章写作的顺序应该有所变化,请学生按照“相识、相知、决心”这样的顺序,把文章内容重新组织,创造性地复述文章内容。“牛郎来到河边的树林,见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通过交谈,他知道了姑娘原来是天上的仙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彩锦……”教参突出这个问题,意图大概也是这样吧!(如果有爱情教育的影子,那么也是顺其自然的。)

这个小小的.备课插曲,很有趣:看似民间故事,其实挺符合爱情的理性过程的哦!我忽然想到,这里揭示了一个语文的现象啊!那就是满目感性的文字,其实是在理性的框架和编排下表述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学的,不仅是感性的感悟,还要看到文章理性的框架。经常把玩这个框架,做到训练有素,那么学生在动笔写作的时候,就不会为文章的结构而烦恼了。

回忆以前学生写作的问题: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写不具体等等,其实除了必要的词语积累不够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性积累不够;一类是理性积累不够。当感性积累与理性积累都丰富的时候,学生的写作就会顺畅多了。

以前班级中有些学生写不具体,也有些学生下笔洋洋洒洒,仔细一读,逻辑混乱甚至矛盾,有的则在次要枝节上蔓生绵延。这类情况,虽然我会在讲评时提出,学生修改。但是,我却不明白学生犯错的根源,而今天我豁然开朗: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感性的世界,但是,它的存在无不按照理性进行布局安置。写作,就是要按理性的布局,展现美好的感性世界。当学生写作出现理性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身的布局顺序,当学生写作出现感性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事物本身的形象、质地等。

我想,语文课通课只有对文章形象的想象、感悟,以为感悟了事物形象以至内蕴,目的就达到了,那是不够的。因为长此以往,学生的理性思维就会滞后,等到作文课上再提出,学生就会被动,也失去了得心应手的机会。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9

我在教学《牛郎与织女》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文章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问题一出,学生拥跃发言:有的说,他们没有恋爱就结婚;有的说,他们孩子是人还是仙没有交代;有的说,老牛怎样知道这么多的事?有的说,人与仙结合可以生小孩吗?等等。我明知这些问题自己回答不了,也知晓学生会为这些问题所不解,但问题终究是问题,是不能回避的'。虽然上述学生所提问题中,不是该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我认为可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且正是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才充分体现了该课的神话色彩,反映了语文课的文学性和浪漫性特征,为今后学习语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熟能无惑?”说明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人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问罢了。”可是传统的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圈圈里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某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足。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所幸的是,课改的春风吹进了中小学校,新课改教育理念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教学日渐丰富多彩了。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0

上星期五,我们班学习了《牛郎织女》一文,这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从古至今,它已经流传了一千八百多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善良人们的心灵。

学生们对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怎样让一个“老的掉牙”的故事,上出新意,使学生不仅爱学,而且更能学好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觉得牛郎是个什么样的人?”“织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然而然就参与了课文的研读,谈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孩子读的特别细致,甚至从“你们”的“们”这个字中读出织女和牛郎一样善良。有的孩子从牛郎不计较哥嫂对他的态度,读出了他的胸怀大度……

对于王母娘娘,在他们眼里是心狠手辣的、是冷酷无情的、是不懂亲情的、是死要面子的……在交流中,学生对这一人物进行了批判,同时在心中确立了王母娘娘应有的形象——慈爱的、有人情味的、讲亲情的。这就是美与丑的辨析。有了对与错、美与丑的认识,学生也就能感悟故事的寓意。教学中不必义愤填膺地激起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痛恨与咒骂,应该心平气和地聆听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自主评价,或颂扬或斥责。要知道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个角度,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些客观。

二、着力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由同座配合完成:

1、你是下凡的织女,请问你为什么决心嫁给牛郎?

2、和你一起下凡的姐妹们会说些什么话?

3、你是怎么反驳她们的?当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时,他们会说些什么?

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重点就突破了。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从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拓展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古诗《乞巧》,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学生基本明白了课文实际上寄托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人要勤劳善良,要勇敢、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1

《牛郎织女》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中奇幻的想象,神奇的内容,不仅让孩子们乐此不疲,也让我们这些大人们百听不厌。这篇文字内容很多,篇幅很长,一共有2200多字。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强,文字多的长篇,再根据单元目标“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要求,我思来想去,决定采用扶放结合,讲演并用的方式教学。

第一课时除了完成当前的字词句教学之外,我还精讲了牛郎“童年”这一部分。在讲授的过程中,我抓住牛郎童年的`不幸和老牛做对比。老牛在牛郎的照顾下,吃的好,喝的好,睡得好,可是牛郎呢?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两相比较,让孩子们懂得牛郎的身世悲惨,居然不如一头老牛。

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演“成亲”这一部分。其中,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1、道破天机;

2、纱衣留人;

3、互诉衷肠;

4、同意成亲;

5、回到草屋。然后我把班级分为四个大组,分别表演这五个部分。孩子们一下就投入其中,好不快乐。大家有的演,有的说,有的讲,整个教室里顿时话语绵绵,气氛热烈。最后我请各个大组的同学上台为大家见故事。每个人都尽情地展示自己表演的才能,或说,或演,精彩纷呈。

看着孩子们如此地对原作进行了更新的演绎,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2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教会孩子们些什么?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似乎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要求。所以我想应该引导他们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通读全文,让后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能说出故事的大致情节。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人物评论的环节,让孩子自己阅读课文,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说说这几个人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认为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老牛是个位善解人的人;织女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学生在评论王母娘娘时有的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有的认为他破坏了牛郎和织女美满的生活很恶毒;有的认为她没有人情味。当看到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时,同学们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当看到他们在七夕相会时孩子们又为他们欣喜。学生在一句句的'评说中,学生读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孩子们的每一句评说都是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得出的体会,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3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故事语言平等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统治者狡猾的丑恶嘴脸。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孩子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又应该教些什么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事、复述故事上了。我想应该是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堂教学中,在理清了故事情节后,我设计了人物评论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在讨论到王母娘娘这个人物角色时,学生中出现了争议。有学生认为王母心狠手辣,破坏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可恨。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织女违反天规,应该受到惩罚,王母娘娘是大义灭亲、铁面无私。孩子们互相争辩表明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能说服谁,整个课堂大有辩论赛的意味,作为老师的我根本没有插嘴的份。我边听边思考,我必须得表明我的观点。可是我到底站在哪方才是对的?我觉得对于这个人物的认识关系到孩子的价值观的判断。

“那么王母娘娘是好是坏呢?”在孩子们争论无果的时候,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是美好的,任何阻止和破坏剥夺别人幸福和自由的人,我都不喜欢。大义灭亲的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王母娘娘维持的所谓的天规是不合理的规则,所以不能说她是大义灭亲。本文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群众创作,在群众中流传的,故事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那个封建统治的年代,老百姓倍受压迫,更多的是渴望自由的生活,而这个故事就是人们这种美好愿望的表达。”听了我的观点,孩子们信服地点了头。

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完本文的感受,孩子们都说,原来读《牛郎织女》,只是觉得故事吸引人,神奇、有趣,没想到故事中还包含着这样多的思想。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引发了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4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并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了,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文章的语言平等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课文中的一些字词句,说说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一切都按我预设中的进行着,同学们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了评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很多同学都说牛郎非常的善良,勤劳;织女也是美丽贤惠;而老牛是知恩图报。所以他们三个人的'生活过得很愉快。我一一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但在举手的学生都回答过后,我发现他们说的要么是牛郎,要么就是织女或者老牛,却没人说另外一个人——王母娘娘。于是我就问学生,那王母娘娘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几乎没有没人举手。等了半分钟左右,有同学举手了。

一生说:我认为王母娘娘脾气十分暴躁,因为课文第八自然段中说了,“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如果王母娘娘心不狠,她就不会暴跳如雷,对织女进行严厉的惩罚。于是我乘机引导学生想象王母娘娘暴跳如雷的场面,更加深了王母娘娘的形象。

另一生说:老师,我从课文第九自然段看到:“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所以我认为,王母娘娘是个六亲不认的人,她连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也不认,她太坏了。抓住这个句子我组织学生说了另外一些描写王母娘娘的词语,如“铁石心肠、心狠手辣”等。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对王母娘娘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学生在潜意识中对一些正面的人物比较欣赏,而不愿面对一些反面的人物,思想确实很单纯。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5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我重点落实了说和读能力的训练。

一、朗读能力的训练。

苏教版教材或新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一般故事内容比较浅显,情节比较生动,高潮凸起,人物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情节跌宕起伏,比较适合朗读能力的训练。当然有感情地朗读并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要有层次性,一般要经历读通——读懂——读出感情这么三个过程。首先是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有感情的朗读打下基础,然后朗读和感悟相结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到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和不讲骨肉情谊,一个专制形象。织女的非常痛苦的心情和牛郎知道织女被王母抓走后的那种心急火燎的心情。再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重点词句,最后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我认为朗读的指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朗读差异性,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即可。

二、要加强复述课文能力的训练。

复述课文的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往往教师会忽视了这项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不考的。苏教版课文比较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课文都要求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必须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在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时,让学生按课文的段落层次一段一段地进行,这样降低难度,由简到难,调动学生复述的兴趣。复述前先指导学生编列小标题式的复述提纲,供复述时参考,如: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中,抓走织女——心急火燎,携子追赶——隔河想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学生一段一段地进行复述,积极性比较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全文复述,在复述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给他提个醒,其实就是复述的要求,然后问他你是讲给谁听的?他说是讲给奶奶听的,那奶奶耳朵有点背,听不清楚,你可要想点。有了这个情境,增加了学生复述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