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日记

【必备】过年日记汇编五篇

栏目: 日记 / 发布于: / 人气:1.18W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年日记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过年日记汇编五篇

过年日记 篇1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然后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然后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然后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然后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然后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日记 篇2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炸鱼与熏肉的香味,感染着空中的雪花,雪花也似乎成了一份美味。

红红的对联家家户户贴起来了,喜庆的灯笼家家户户挂起来了,火树银花的鞭炮响起来了。新年,你就这样来了!

晚上,全家人都高高兴兴的'吃年饭,吃过了团圆饭又要吃那香喷喷的状元饺,大家打开电视一块看《春节晚会》在不知不觉中“当当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那“噼啪噼啪”的炮声,像是告别的声音,那转动的、涌动的、闪光的烟花争奇斗艳,多像是迎接新年的鲜花啊!我们欢呼着共同祝愿新年好。鞭炮在响着,礼花开放着。哦,那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下,也开在人们的心中……

过年日记 篇3

新年到了,好兴奋哦,对孩子们来说最快乐的事就是捞红包了,不然选衣服怎么都选有两个大口袋的呢!

瞧那一张张小太阳红的跟什么似的,时不时拍拍自己的口袋,呦,鼓鼓的,再拿几个糖边吃边放炮仗,多美的事儿呀,对大人们来说可没这么爽,过年就等于过钱呦,美得我们还有这么多糖,可是他们呀也只是嘴上说说,可没当真,该买的就买了,该花的就花了,炮仗照样噼噼啪啪的放……大鱼大肉总不少,图一个好兆头!

看看,对联儿和福字贴的'起欢儿,喜庆庆的,好不热闹!这些个大人啊,还真好,自己都舍不得,还给儿女买,真的很好叻,咱可不要辜负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呀!

最后在这里,祝福你们合家欢乐,开开心心每一天!

过年日记 篇4

目前,城市污染十分严重,可人们还在买鞭炮,放鞭炮,今天有两件事让我心里不是滋味。

一件事在去我弟弟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个人放鞭炮。我们停下来看着。怦!怦!怦!鞭炮响了,顿时,浓浓的烟争先恐后的冒出来,我被呛的咳嗽,想:“污染好大啊

另一件事是在我弟弟小区那,我看见有卖鞭炮的,想玩一盒,弟弟好像看透了,说:"我家有好多。”可是,转念又想:‘不对,老师说文明过年,不要让自己的`热闹给雾霾再添贡献。’可是晚了,弟弟已经扔了一个,烟雾出来了,我的心里感到别扭。

“地球是大家的,请大人和小孩不要再燃放鞭炮,保护我们的地球。”

一转眼,又到大年二十八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准备过年。一出门,都是浓浓的雾,连红绿灯都看不清。空气中那么多PM2.5,每天都呼吸着这样的“毒气”,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过大年,除了买年货、收红包,还要放鞭炮。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来迎接新年。但放鞭炮会污染空气,放出更多的PM2.5。

这一下,该不该放鞭炮成了大家过年最热的讨论话题。有些人认为应该放,因为放鞭炮这一习俗由来已久。

这个习俗有一个故事来源。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逃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每年人们都要放鞭炮来吓走“年”。

这一习俗一直流传下来,每年除夕夜晚十二点,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的鞭炮声都会响起,“噼里啪啦”的响声赶走过去一年所有的不如意,迎来新年新气象,表达新的希冀。

有些人认为不该放,因为现在环境污染很严重,还是保护环境要紧。如果不放鞭炮,就不像过中国年了,如果放很多,就会放出很多PM2.5,会使环境更加恶劣,空气质量下降,雾霾更严重,让城市变成“雾都”。

我认为,我们可以想出其他的环保的产品代替鞭炮,比如制造出一种类似鞭炮响声的,但是不用明火点燃的电子产品,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年味不变样,也可以不污染环境,一举两得。

同学们,为了让空气不再变差,我们从自己做起,不放鞭炮和烟火,同时,也向家长们推荐环保过年的新方式吧!

过年日记 篇5

爷爷说:“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20xx年春节终于到来了。年前两天,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去家润多超市购买年货。超市里的生意很红火,人很多,一个个顾客推着手推车,车里的年货堆得满满的,排成了长龙准备交款。

春节这天,天气晴朗,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也不例外,早早起来约好几个朋友到外面玩。我们一起来到颐美园小区,这里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美不胜收,好看极了!我们几个小伙伴爬假山、荡秋千、做游戏,玩得乐开了花。回到家后只见我家大门的中间贴了一张好大的福字,两边一副对联:春风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锦步步高。

下午六点钟我们全家到外婆家吃年夜团圆饭,外婆的厨艺真好,什么“全家福”、“年年有余(鱼)”、“万紫千红”……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蒸蛋,共有十八道菜,好大的一个圆桌都快摆不下了。吃饭前,家家户户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爷爷也点燃了一挂万字鞭,响声震耳欲聋,好是热闹。

八时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开始了。节目丰富多彩,其中有我们湖南本土笑星大兵的相声,我最喜爱的节目还是几位老奶奶和一群小朋友表演的机械动作的'皮影式舞蹈。年纪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4岁,演得真棒!

年夜饭上我收到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鼓励我好好读书,新年要有新进步。年夜过后,街上的人还很多,我拉老爸跟我一起去买了一大堆烟花、焰火、彩珠筒、冲天炮,噼呖叭啦,嘭!开心极了,真想天天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