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说课稿

【精选】说课稿模板6篇

栏目: 说课稿 / 发布于: / 人气:1.08W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说课稿模板6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说教材:

生态环境的破坏,矿物资源的枯竭,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大自然已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本科在了解岩石,矿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从资源枯竭的角度来认识岩石。矿物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爱惜资源的观念,了解一些保护矿物资源的方法,并积极付之行动。

说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看人类开采矿石的录像资料;

●采用手抄报等形式交流自己对岩石和矿物的认识;

●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对岩石的开采情况;

●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的一些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交流,乐于表达;

●意识到岩石和矿物资源的重要以及滥采矿物的危害;

●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保护矿物资源作出一份努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难点: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消费情况。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教师举起一块石英,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吗?不认识。想不想知道呢?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日益减少的款物资源。(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快进入角色。)

二,探究新知:

(一)看见这个课题,你们平时都有那些了解呢?这节课你们还想学会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副板书)。师指着副板书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1、各组展示岩石、矿物广泛用途的资料。

2、小组相互参观各组“展台”,并认真听取各组“讲解员”的介绍。

3、评选最佳“展台”。

4、为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奖。

【意图】学生制作展台,集体编写“解说词”,评选最佳“展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加深了对岩石、矿物的了解,为形成“保护矿产资源”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岩石的.开采

1、讨论: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进行岩石开采的吗?

2、观看有关岩石开采的录像。

【说明】录像内容是学校组织环保中心成员去当地采矿基地参观考察的情景,包括采矿过程、开采后的迹地以及当地每年开采矿石的数据等。

3、交流:看了有关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4、辩论:你认为矿物资源可以这样不受限制地开采下去吗?

5、分正反两方开辩论会。

三,得出结论:

【意图】组织学生搜集证据、开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会上大胆想象人类无节制地开采矿物所造成的后果,并插入“部分矿物资源枯竭时间表”,这必将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他们将认识到大家所担心的后果已不是遥远的事,因此而产生紧迫感、危机感,意识到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四,巩固应用: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

1、讨论:你认为人类应为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做哪些事?

2、学生发表意见。

3、讨论:我们能为矿物资源的保护做些什么呢?

4、小组活动,制定小组行动计划。

5、全班交流,完善各组计划。

意图:通过小练习,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五、拓展延伸:

1、计算自己家一个月用去多少一次性用品,估算一年用掉多少资源?

2、估算班级每个月用掉多少一次性用品,估算一年用掉多少资源?

意图:学习无止境,把课堂带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同学们意识到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感谢大家的倾听,说课结束。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一一《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 脏》下面,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 等方面说说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二)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四)教学重点分析: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分析: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有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 制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且,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 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那么如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二、说教法

1、自学导思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媒体动画演示,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说学法

1、指导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图片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学习。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程序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课件内容,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其次,新知识传授(约35分钟)

1、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心脏的位置。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2、识别心脏的各个方位后,通过观察猪心脏的挂图结合课件,讲授心脏的结构。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然后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3、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准备利用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68页,通过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然后,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横剖面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通过观察与提问使学生明白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显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与心脏瓣膜开闭的关系,同时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

倒流。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

4、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的教育。

最后是课堂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结合板书设计,请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我的板书设计见附表,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洁明快,体现了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与艺术性。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

左心房一一连通肺静脉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左心室一一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一一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一一连通肺动脉

2、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房室瓣一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

动脉瓣一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五、教学思想

下面我简要地说明一下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优点,以及理论依据。

1、注重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中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语言活动《蒲公英》。

下面我就说说本次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说教材:

《蒲公英》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篇幅短小,结构层次清楚分明,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使孩子们在领会诗歌拟人手法产生的美时,从蒲公英的这种微笑的植物中感受生命的美丽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而易于孩子了解的比喻手法,使整篇儿童诗优美而又富于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易于孩子们朗诵和仿编。结合季节特点,我在活动前带领孩子们去感受大自然,去接触和了解认识蒲公英,让懂得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美德。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欣赏儿童诗,理解诗中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手法的运用,感受。

2.要求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并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仿编新的儿童诗。

三、说重难点

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儿童诗优美的词句而重点则是在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学会朗诵儿童诗。

四、说教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兴趣。活动程中我运用了自制的课件、背景乐和儿童诗录音、教师自身的朗诵,把孩子们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了儿童诗的语言美,体验学习儿童诗的快乐。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孩子们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验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欣赏倾听法、谈话交流法、游戏表演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敢说、想说、愿意说,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次活动达到美的享受,快乐学习的和谐统一。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直观视听法、讨论谈话法、情境表演等学习方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感兴趣。

六、 活动准备:

1。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利用散步或春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朗诵录音磁带。

(3)、蒲公英头饰若干。

(4)课件及背景乐(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画面二: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画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谢过程,结出绒白色的球→风一吹,花朵上的绒毛随风飞扬→雪白的绒毛轻盈降落;画面四:第二年绒毛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七、说过程 :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环紧扣一环,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分成几个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过课件的展示,激起幼儿兴趣。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和课件的展示给孩子创设了一种散文意境。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孩子说:“昨天,老师做了个梦,梦见我来到了青草地上,看到了什么?你们来猜猜!”孩子们一定会积极的响应我的提问,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猜想我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这时我再告诉孩子们我看到的是草地上开着许多美丽的野花,让孩子们继续猜想我最喜欢什么花?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想象说话的空间和机会。孩子们在谈话想象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体验到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这时教师再打开课件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让孩子得到答案会无比兴奋和满足,激发起幼儿想去欣赏和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第二部分:欣赏儿童诗,引导幼儿了解儿童诗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 这一部分我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一)通过播放课件和配乐录音,让幼儿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在孩子们对儿童诗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我回提问:①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②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我”最喜欢什么?③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④蒲公英长得和其他花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说它“打着一把伞”?…蒲公英在晴天和雨天各做什么事?你听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诗人为什么对蒲公英说“你悄悄告诉我吧,我不会和别人讲……”?你觉得蒲公英美在什么地方?通过提问,让幼儿对诗的形象及其产生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帮助幼儿欣赏儿童诗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情景表演和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对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过程的描述,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优美的词句,利用课件展示帮助孩子理解,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在示范朗诵时,教师配以情境表演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的张口习得诗歌的语句,丰富幼儿的语言。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活动的重点在这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突破活动的难点,理解什么是比喻句。教师采用的是学习诗歌形象的比喻(把蒲公英比做小伞)和拟人的手法(和人一样有良好的情感和能力),让幼儿谈谈:你平时看到的花草(如向日葵、仙人掌、荷花、茶花、菊花、含羞草等),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什么不同的姿势,或有什么作用,学习说说比喻句或拟人句。启发幼儿充分想象,鼓励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发现,帮助幼儿使用恰当的词语编出一首小诗。

(四)请孩子们戴上蒲公英的头饰,跟着配乐录音磁带,一边表演,一边自己轻轻地跟着朗诵儿童诗,进一步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

在每个环节中,无论是提问还是孩子交流中,我始终注意和孩子处在同一平行线上,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而且每次的提问都出自于双方自然的对话,使整节课轻松自然。在设计提问中,我给予孩子们更多说的空间,不去束缚他们的思维,充分体现孩子们在活动学习中的自主性。

第三部分:延伸后续部分设计了两个活动:

1.带领幼观察,观察后谈话:“你看到什么花儿也开放了,它们开着什么样的小花朵?”

2.在观察谈话的基础上,提出绘画要求,请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花,在绘画中表现出它们的特征。

(幼儿语言的获得依赖于环境,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活动是幼儿积累感性经验的过程,也是幼儿整理经验的好时机。)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是第五组以“生命”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是本课向我们诠释的生命的全部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力的顽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四、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本文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询问学生搜集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搜集到,可以先告诉学生一些这方面的名言。如: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2、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3、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五、说教、学方法:

1、教法:

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与感染。

2、学法:

通过品读课文、交流、讨论,感悟生命力的顽强,理解生命的真谛。通过畅谈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抒写对生命的感言,提升对生命的认识。

六、说教学设计理念: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目的是要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师转入幕后,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七、说教学过程:

一、采用故事引入,铺垫情感基调。

1、将本课的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个一生有五分之四时间都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会有这样的生命奇迹的出现?

总结学生的发言后,自然的引入本课。(这样的引入,是为了与即将学习的文本进行无缝接轨,在学习文本之前,先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2、引入。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通过三件事,向我们阐述了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宝贵。还记得是哪三件事吗?(学生回答后,板书三个事例:飞蛾求生 瓜苗破土 静听心跳)

二、品读课文、感悟生命的顽强。

㈠、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次感知。

㈡、交流、讨论、思考三个事例中所蕴含的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思考感兴趣的事例。可以谈自己喜欢的原因,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课前可先让学生自由结合成6个学习兴趣小组。)

2、以“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三个事例的顺序,让小组推出代表,说说从事例中体会到的内容。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提问。(总结学生对三个事例的发言后,

板书:珍爱生命 生命力是强大的 严肃对待生命)

三、情感升华。

教师在总结学生的发言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

(总结学生发言后,板书: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创造价值)

四、课外拓展,抒写生命感言。

1、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下来,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选做题)

八、说板书: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珍爱生命珍惜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强大的善待生命

静听心跳——严肃对待生命创造价值

说课稿 篇5

宋晓娟

一.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识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真、父、母”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歌。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乐趣,掌握识字方法。

(4)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5)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通过读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三、说教法。

1、图文识字法: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为了让学生易于识记生字,我将采取图文结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识记生字。

2、观察归纳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大胆地归纳汉字的规律,从而达到自学、自悟的学习体验。

3、自主学习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所以我在学习儿歌中,不给予学生固定的学习模式,把学习的自主权再一次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

四、说学法。

根据本首儿歌琅琅上口的特点和本课教学要求的特点,确定运用“自主读——多种形式读——练习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不断读的过程中巩固生字,领悟儿歌的情境,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及自己根据策略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主认读

学习目标:对识字有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知语境,基本

认读生字。

操作要领:利用各种活动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此环节要注重通过复习旧知、方法渗透、能力展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识字的快乐,产生识字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音、猜读、请教、工具书等方式自读词串、段落或短文,初步感知语言情境,能够基本认读新生字。此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励学生大胆尝试、自能识字。

《识字2》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自主认读

1、师: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学习一篇识字课文。这是一篇三字歌,小朋友们学好了,就会知道怎样对待父母、对待长辈、对待他人、对待劳动。

板书课题:识字二,学生齐读课题

2、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现在读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读拼音

请同学们自由读三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读

4、课件出示本课课文男女生比赛读

5、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反复读

出示本课去拼音的生词,多种方式读

6、出示本课生字,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二)、交流收获,合作发现。

学习目标

交流识字经验,分享他人成果,提高识字能力。

操作要领

多种方式交流学习收获,感受合作的快乐。此环节要充分体现生生之间的互助识字、师生之间交流中的有效引导,善于发现汉字音、形、义的联系,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法,发展识字能力。 《识字2》教学设计

1、回忆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变一变、其他方法

2、小组内交流识字收获

师: 你有什么好办法牢牢记住本课这些生字?快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生:(同桌合作探索学习生字,老师边巡视边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作指导)。

3、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师:孩子们,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认识汉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留在自己的头脑之中,永不忘记。谁能说说自己记字的好方法,帮助同学们都能学会?

(1)、出示“筷”

①、指名读

②、说说识记“筷”的方法

③、出示筷子图片

一般我们用的筷子都是竹子做的所以“筷”是竹子头 可以组成词语:竹筷、筷子、碗筷

(2)、出示“碗”

①、指名读

②、说说识记“碗”的方法

③、出示碗的图片

古时候用的碗是石头做的所以是“石”字旁,我们现在用的碗多数是瓷质的所以可以说成:瓷碗;还有玻璃碗、塑料碗。

(3)出示“扫、认、错、愿”

这四个字也可以用刚才的方法记忆,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词语学生跟读。

(4)出示“事”

①、指名读

②、说说识记“事”的方法

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事”,古人把捕猎当做重要的事,所以下面的这部分就是“手”手里拿着长长的工具捕猎就是做事的意思。谁能帮它找个朋友?

③、出示句子

“故事”人人爱听,“事故”个个害怕。

说课稿 篇6

现在,我重点讲第二课时。通过这—课时的教学,准备突破第二和第三个目标。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才能使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充和改变。为此,根据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准备用复习导入法导入新课,首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导、扶、放”教学法进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针对儿童好奇的特点,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小朋友们的掌握情况,看哪些小朋友掌握得最好,掌握得量好的小朋友呀!老师呆会儿有非常漂亮的奖品送给他,大家想要吗?出示“读字读词读句”练习(课件播放)。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都很好,奖品呀,老师等会儿就要发给大家。但是,奖品有限,还要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谁表现得最好,奖品就是谁的?大家有信心拿到奖品吗?”

第二步:读文赏句,品味课文

l、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

①第一段主要讲谁干什么?说什么?(出示课件)

(狐狸摘不到葡萄,指着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因为狐狸摘不着葡萄。)

★这葡萄是酸还是甜,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大家继续学习课文。

②同样的一颗葡萄架上的葡萄为什么狐狸、小松鼠、小白兔说他是酸的而小猴子却说他是甜的呢?他们各自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发表你们的看法。

★小猴子摘下葡萄尝了尝,知道了葡萄是甜的;而小松鼠、小白兔没有亲自去尝一尝就相信了狐狸的话;狐狸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随机学习体会词语、句子

“硬说”是什么意思?

读读比比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 迫不及待可见小猴子非常想吃葡萄,也可见葡萄长得非常好,很吸引人)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可见葡萄非常好吃,很甜,并不酸。也可见小猴子想在小白兔和小松鼠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干,我就比你们强,敢大胆试试,比你们先吃到葡萄。)

我主要采用抓住关键词,直奔中心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教学时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接着让学生齐读课文,弄清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谁干什么?说什么?并让他们勾画和朗读重点句子,最后,在学生反复朗读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是想让学生在逐步适应并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合作学习,角色表演

1、小组合作,协调安排,分组练习。

2、交流表演。

4、评出最佳演员。

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所以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表演达到这堂课的高潮。

第四步:畅谈感受,发表看法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说几句自己想说的话。

以上这步教学过程,我结合直观生动的画面,希望使他们在想象、思维、表演和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我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凡事自己去做才行的道理,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所作的这一系列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张扬。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诱使学生产生新的联想,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促使他们在思考、表达、表演等活动中理解、巩固知识,使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