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说课稿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

栏目: 说课稿 / 发布于: / 人气:2.02W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背景陈述: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为依据的,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

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很强,课堂设计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教材分析: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创作歌曲,歌曲以有规律的节奏配上亲切的曲调,描绘出小象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玩耍的生动形象,告诉学生要团结友爱。此曲为歌表演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可自由创编动作,体会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认识各种动物,并说出其名称。

(2)、学会唱《两只小象》,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3)、能分辨碰铃、木鱼、双响和铃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模仿动物(如叫声、走路等)

(2)、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2)、在歌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情感目标: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进一步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1、衬词的演唱要轻巧而有弹性。

2、在多声部节奏练习中,聆听、感受、表现其他声部的节奏及其他声部的和谐美。

活动预案:

1、模仿——激发兴趣,趣中孕情。

2、演唱——感受音乐,歌中悟情。

3、演奏——深化体验,动中渗情。

4、律动——创编表演,舞中抒情。

(一)模仿——激发兴趣,趣中孕情。

①活动一:模仿动物——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

②活动二:听赏感受——感受并模仿狮子、大象的音乐形象。

(二)演唱——感受音乐,歌中悟情。

①活动一:猜一猜——通过猜手看手,让学生知道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导入歌曲教学。

②活动二:听一听——感受歌曲,从歌中知道小象的“手”,体会两只小象互相友爱,一同在河边嬉戏玩耍的生动形象。

③活动三:接口唱——通过师生接口唱游戏,学唱新歌,解决教学难点,唱准四句“哟罗罗”,并能跟着琴完整地唱歌。

(三)演奏——深化体验,动中渗情。

①活动一:找找想想——通过藏乐器、找乐器游戏,把观察、思考、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着力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有所悟、有所发、有所得。

②活动二:敲敲打打——引导学生聆听、感受、表现其他声部的节奏及合奏时的和谐美,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律动——创编表演,舞中抒情。

①活动一: 歌表演——师生共同即兴表演《两只小象》,在律动中表现小象之间互相友爱,一同嬉戏玩耍的生动形象。

②活动二: 改歌词——在律动中引导学生将“两只小象”改为“许多小象”,隐喻同学间要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③活动二: 找朋友——师生在《找朋友》的歌声中,一起律动,结束本课。

总结:本课设计预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通过看、听、找、敲、唱、舞等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乐学、敢学,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鸡蛋是幼儿比较熟悉的食物之一,他们基本上每天早晨都会吃一个水煮鸡蛋,以补充身体的营养。幼儿都知道吃鸡蛋可以补充我们身体的能量,会使我们的身体长的更加结实,更加棒。然而由于我们班的幼儿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平时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凡事爱问:“为什么?”,对周围事物喜欢探根究底,更乐意亲手去尝试一下。他们对鸡蛋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为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探索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索出使蛋站立的多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出让鸡蛋站立的多种方法。

2、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和难点定位于:探索鸡蛋站立的多种方法,让幼儿通过多次操作、比较、探索、发现,使活动得到深化。为此,我们作了如下准备:

1、物质准备:熟鸡蛋50个、蜡笔、剪刀、涂色纸、瓶盖、玻璃瓶、积木、沙包、旧手帕、碎布、小玩具、泥工……

2、经验准备:让家长和幼儿在家搞一次小实验,看看怎样能将鸡蛋站起来。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蛋宝宝可不可以站起来。第二次操作主要是探究如果不敲破蛋宝宝,借助其他辅助材料蛋宝宝可不可以站起来,有哪些方法等等。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装饰蛋宝宝,使蛋宝宝变成一位小小解放军,使活动更加完整。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可爱的蛋宝宝形象,结合深受幼儿喜爱的解放军形象,引发幼儿融入到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学会像解放军一样能够立正,并帮助装饰蛋宝宝,使蛋宝宝真正的像一个小小解放军的情境中,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探索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说学法:

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引导幼儿多操作,多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当然幼儿不一定一次就能让蛋宝宝成功的`站起来,他们不断的选择材料,重新尝试,伴随着一次次的尝试,幼儿的思维就会灵动起来,因而就有了更丰富、多样化的方法。通过介绍性的小结,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

教学程序: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韵律活动激发兴趣——第一次自由探索——第二次自由探索——装饰蛋宝宝并展示——以韵律活动结束活动

1、韵律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和幼儿一起做“这是小兵”的韵律活动,以蛋宝宝也想像解放军一样能够站起来为情节发展主线,引出下一个环节。

2、第一次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个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鸡蛋,供幼儿尝试。

这一环节中,孩子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蛋宝宝究竟可不可以站起来,为此,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把蛋宝宝敲破才可以使鸡蛋站起来。这一环节落实了第三目标。

3、第二次自由探索

在第一次操作探索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第二次操作探索,在这次探索过程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材料。让孩子自己选择所需要的辅助材料,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尝试,寻找各种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则是起到引导、鼓励、支持、合作的作用。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鼓励,鼓励孩子能够用已有的经验或新的思维来尝试、操作;支持,老师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做;合作,老师能将自己与孩子们看作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幼儿经过多次选择、尝试,探索出了更多的方法。

在整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有一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即实验结束后的讨论交流。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完成调查研究、回答该问题和向他人介绍成果。讨论交流是我们经常进行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讲述自己实验的过程、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反驳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疑惑。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将大家零碎的经验作一汇合,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这一环节落实了第一目标。

4、装饰蛋宝宝并展示

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练习了涂色、剪纸、粘贴,充分的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了手臂小肌肉群的发展。充分的落实了第二目标。

5、韵律活动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为了满足蛋宝宝的心愿,我们让蛋宝宝也排好队,和我们一起表演“这是小兵”。为此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活动反思:

本节课,其实总的来说,我觉得幼儿对鸡蛋究竟能不能站起来还是蛮感兴趣的,但是也许由于在课前做准备工作时,我让家长回家已和幼儿一起进行了一次小实验,所以幼儿基本都已经掌握了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就可以让鸡蛋站立起来,他们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很快的就都让鸡蛋站起来了,感觉没有那种探索的过程,还有就是我在幼儿探索时没有提要求,所以,导致后来幼儿的鸡蛋都已摔破。而且还有个别幼儿表现的太过于兴奋,导至幼儿常规有点混乱。但是幼儿在涂色和剪纸装饰蛋宝宝的这一环节还是可以的,幼儿比较细心、认真。

幼儿园说课稿 篇3

幼儿园认识水果教案可以通过孩子的生活经验展开,孩子们对于吃的东西总是会有百分百的兴趣,更何况是色彩鲜艳的水果呢,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孩子认识水果从而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孩子,这一年龄段已形成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概念。秋天在孩子们眼中是五彩缤纷的、盛满丰收喜悦的。最近发现我班的小朋友对水果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小朋友经常议论说:“苹果吃了很有营养的。”“我爸爸给我买香蕉吃。”…… 孩子们还通过水果形象地认识了相对应的颜色。

《纲要》也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营养方面的教育。所以我选择了这节认识水果课,让小朋友通过说一说、找一找、想一想、尝一尝、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良好习惯。另外运用情景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各种水果的作用,激发幼儿对各种水果的喜爱,体验游戏中快乐的情绪。

活动目标

1、愿意吃各种水果,知道水果有不同的味道。

2、初步了解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尝试自己剥香蕉和桔子.

3、体验品尝水果的快乐。

幼儿园认识水果教案: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孩子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见到或吃过的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味道等特点。

难点:

教会孩子表述清楚。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从家中带来水果:苹果、香蕉、桔子、梨子。

2、苹果、香蕉、桔子、梨子的图片若干及标记图。

3、教师事先准备画有苹果、香蕉、桔子、梨子五官的水果娃娃图。

4、活动前做好水果拼盘。

活动过程

一、游戏"水果找家"导入,激发兴趣。

1、T请S从装有水果的托盘里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你们手里都有什么水果宝贝呢?(S自由回答)

T:谁知道这些水果宝宝是什么味道呢?逐一出示水果:苹果是什么味道?梨子是什么味道?香蕉、桔子呢?

2、T出示水果标记图,请幼儿将水果归类:香甜的苹果要找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酸甜的桔子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软软的香蕉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甜甜的梨子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

二、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

1、T拿出画有五官的.水果娃娃,模拟水果的口吻询问:小朋友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你们为什么喜欢我?

(1)T说出香蕉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排大便。

(2)T说出桔子、苹果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预防感冒。

(3)T说出梨子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让你们不咳嗽。

2、T:下面水果娃娃要考考小朋友,你们谁能说出它的好处,说过娃娃就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有幼儿说:吃了香蕉能帮助排便,"香蕉娃娃"就和它握握手,幼儿说:吃苹果能预防感冒,"苹果娃娃"就和他握握手等等。)

三、品尝美味的水果。

1、T:宝宝,你们会自己剥水果吗?(T让幼儿尝试剥,然后老师示范)你们刚才很能干,不但说出了水果的好处.而且还会自己剥香蕉、桔子呢!水果们要好好慰问你们,请你们一边尝尝它们的味道,一边想想它们的好处。不过,在品尝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干嘛呢?(把小手洗干净,别让细菌进入小肚子里去)

2、T将事先制作好的水果拼盘盛在幼儿的小碗里,请幼儿品尝。T:每种水果都有营养,我们一定要和所有水果宝宝做朋友,要是只喜欢一种水果,其他水果就会不高兴了。鼓励幼儿不挑食。

四、游戏"水果宝宝蹲蹲蹲"

1、T:请小朋友们到篓子里选一样最喜爱的水果宝宝贴在身上,一起玩"水果宝宝蹲蹲蹲"的游戏,并说出它的好处.

2、T请小朋友带着水果宝宝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游戏吧!

幼儿园说课稿 篇4

一、激趣引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放磁带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幼儿舞基本步法,歌表演和成品幼儿舞〈〈摘星星〉〉的伴奏音乐,采用以旧引新,创设“悬念”,引入新课,在让学生回忆所学幼儿舞内容时,教师提问:假如你现在站在舞蹈课室讲台上,面对小朋友要把老师教过的律动教给小朋友,那你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小朋友最易于接受呢?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引探新知

在引导学生探新时,为了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依据大纲关于“幼儿舞蹈有哪几种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平时学过的律动、歌表演、表演舞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摸索出哪种方法最适于律动,哪种最适合歌表演等。这部分教学我按照三个步骤设计:1、讲解、演示2、引导议论3、概括运用。

1.讲解、演示

在教学中,先讲解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1)示范法;(2)练习法;(3)分解组合法;(4)观察模仿法;(5)游戏法;(6)语言提示、讲解、口令的方法;(7)个别教学法。让学生用最快的办法了解掌握这些教学方法的作用。在讲解的同时,并且配以以前自己在教学时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动作或表演加以演示。

2.引导议论

比如我现在要教一段集体舞,那么必须先要熟悉集体舞的伴奏曲,掌握基本节奏,然后根据集体舞的`形式,进行必要的基本动作、角色动作教练,最后再组合完整,反复练习。而在教基本动作时,同学们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呢?角色动作又是用哪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议论。

3.概括运用

通过学生自己所学过的幼儿舞内容,结合所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的,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幼儿实际接受水平出发,从而概括出:例如在进行律动教学时,要熟悉了解律动音乐的形象和节奏,要抓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进行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讲明律动动作的形象特点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然后让小朋友观察模仿进行练习。再如在歌表演教学时,首先必须唱好歌,然后教练基本动作,讲解歌曲形象与动作形象情绪配合一致性的要求,分句或分段练习,最后完整练习。

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律动《伸伸手、弯弯腰》,歌表演《摘星星》磁带听一遍,并请几位同学把这三小节舞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三、巩固练习

幼儿舞教学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介绍舞蹈、教练舞蹈和复习巩固舞蹈。在巩固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教学组织,根据幼儿园舞蹈教学大纲,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1.基本题:巩固练习好幼儿舞所有内容。

2.变化题:比如进行表演舞《蜗牛和黄鹂鸟》教学时,应该用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操作题:让学生用示范法试讲律动《坐飞机》的教学方法。

4.发展题:放一小节儿歌,让学生即兴创编简易动作,并进行教学演示。

5.思考题:在运用观察模仿法时,被观察者的动作应准确、富有感染力,最好是镜面示范,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镜面示范?也就是在教舞蹈时,教师该背向小朋友,还是面向小朋友?

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边根据信息反馈,边引导解决存在问题,通过多项练习,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思维,又培养了能力,练习后,教师结合舞蹈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性,渗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为突出幼儿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运用,按照运用规律,师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幼儿舞教学方法运用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弄清授课内容是基本动作或律动等。

2.运用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密切结合小朋友的实际接受水平。

最后,布置幼儿舞《春天在哪里》用哪些教法,下一节课分组练习。

这节课通过采用引导操作、议论、概括、训练的方法,既使学生掌握了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正确运用所学教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设计思路:托班上学期的(2岁半)幼儿正是自我意识萌芽期,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区别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兴趣,并对五官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手部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手指的精细动作还不是很协调,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一个跟老师念儿歌并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从而加深对手指的认识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通过这个活动能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体验活动的快乐。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以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训练手部肌肉群,手指的协调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双手能很灵活的做各种动作。

培养幼儿喜欢游戏,积极的运用想象力,去创编手指动作。

3.活动准备:

a、空间准备:一个宽敞、明亮、干净的教室里。

b、幼儿经验的准备:对手部的各个手指的名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4.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训练手部肌肉群,手指的协调能力。

难点:双手能灵活的做各种手指的动作。

二、说教法学法

整个游戏活动结合了各类教育功能,把语言、科学、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发展手部的协调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示范法:此游戏活动的示范为教师完整的示范一次,然后再和幼儿一起作。

游戏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游戏法。“有趣的小手”游戏,动作示范、重点练习、难点解决全部放在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愉快的、充满幻想的、充满创造的游戏中去掌握知识、感知快乐的'情绪,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三、游戏活动过程

1.引起动机,激发幼儿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首先叫幼儿伸出小手,并提问“你们知道你们自己的小手的每个手指叫什么名字吗?那小手可以做游戏吗?”一开始以游戏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面要展开的游戏做准备。

2.老师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

3.教师面向全体幼儿坐好,把两只手放在胸前五指张开,手心面向幼儿。教师问:谁的小手最干净?幼儿同样把两只小手在胸前五指张开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动作,教师问:谁的小手最干净?幼儿同样把两只小手在胸前五指张开,说:我的小手最干净。然后,幼儿和教师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十个巧宝宝,(幼儿两只小手伸出在胸前,五指张开,手心向前,然后转向后。)

团结又友好;(两手相握。)

生活在一起,(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尖依次相对。)

谁都离不了。(两手交叉相握。)

白天做事情,(两手五指伸开,手心相对。)

晚上休息好。(双手交叉放在肩上。)

大拇指睡了,(双手手心向外,大拇指弯曲。)

食指睡了,(食指弯曲。)

中指睡了,(中指弯曲。)

无名指睡了,(无名指弯曲。)

你睡了,我也睡了。(小指弯曲,两拳相对。)大家都睡了。(两拳互相有节奏地对击二次。接着,幼儿两拳相对,放在脸的一侧,幼儿闭上双眼作睡觉状。)

叮铃铃,叮铃铃,天亮了,起床了。(幼儿睁开眼睛,两拳相对的放在胸前。)

小指醒了,(小指伸开。)

无名指醒了,(无名指伸开。)

中指醒了,(中指伸开。)

食指醒了,(食指伸开。)

你醒了,我也醒了,大家都醒了。(拇指伸开。伸伸手,做刚睡醒的样子)

十个好兄弟,(两手心相对。)

团结一条心。(有节奏的拍手三下。)

4.结束。让幼儿自己再做一次,然后叫幼儿回家记得做给家人看,并和家人一起做此游戏。

在此游戏活动中,我始终要体现的是,幼儿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是环境的创设者,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充分、更有利的条件。

幼儿园说课稿 篇6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爱。幼儿平时可能觉得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本次活动以“母爱”为支点,在 母亲节前夕,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孩子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妈妈的爱,同时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那种爱,通过体验,让幼儿知道生活常见的爱有很多的表达方式爱是亲亲热热、爱是为了长大、爱是一起分享、爱是给予帮助。

二、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

2.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三、活动重点

小朋友觉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有的时候根本没有感受到这是大人对自己的关爱,并且现在的小孩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不知道怎么去爱,更不知道爱是什么,所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爱的不同方式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让幼儿去体验,通过用身体动作和语言充分表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对周围身边的爱,从中让幼儿了解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地球,就是个大家庭。知道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就像《纲要》中所提倡的一样: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通过环境的影响感染幼儿。

五、教学方法

这次活动中我主要采取:演示法、引导法、鼓励法、观察法、提问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获得直观的体验,是孩子从中感受到什么是爱,理解爱的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游戏法、情景教学法、教师参与法,让幼儿知道如何去感受爱,又如何去爱别人,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表现,就像《纲要 》所提倡的: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让幼儿积极投入游戏角色之中,教师赏识激励,教师参与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让活动进入高潮,教师参与到游戏中,让老师也真正成为“教育过程中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六、学习方法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体验法、观察法、讨论、谈话、表现法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

七、组织形式

以个别、集体、游戏、表演等形式进行活动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动物爱心课件四个,汶川地震录像,环境创设“大家庭”,爱心卡,字卡,录音磁带。

九、活动过程:

(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1、出示有音乐的“爱心卡”课件,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通过动画情景、音乐、视听及观察来引发幼儿多活动的兴趣,通过观察让幼儿从中发现“爱心卡”上面还有一个“爱”字,顺着孩子们的“发现”然后自然导入我们的活动主题----爱(LOVE)

2、通过讨论、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说说什么是“爱”这样给孩子一个自由讲述的空间。让孩子可以把所自己认为的爱可以随意表达出来。

(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的爱,我这里也有一些爱的故事,请你们来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爱?他们的爱是怎样的爱?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多媒体课件,看看片子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

1、播放课件《兔妈妈和小兔》的爱心故事。让幼儿理解感受爱是“亲亲热热”的。

A、兔妈妈和小兔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抱在一起?这个提问给了幼儿大胆想象,充分讲述的自由。

B、谁知道“亲亲热热”表示什么意思?还有什么动作可以表示亲亲热热呢?然后通过引导、鼓励的方法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这种特殊的表现、交流方式来感受爱是“亲亲热热”的,不但增进了与同伴的友谊,而且帮助幼儿理解了爱的表达方式。像兔妈妈用“抱抱”来表达对小兔的爱;觉得爱就是亲亲热热

2、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播放课件《熊妈妈和小熊》的爱心故事。

A、提问:“哎呀,小熊怎么了?胸妈妈怎么背对着小熊,不去救它呀?”(小朋友不知道“小熊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游泳的”这一知识。在缺乏这种经验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是小熊掉到河里了。)

B、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小熊是被它的妈妈故意推下水的。

C: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

D、师生共同举手表决“爱”与“不爱”。

E、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总结:其实熊妈妈非常爱小熊,因为小熊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游泳这项本领。它把小熊推下水是为了帮助小熊早一点学会游泳。

这一环节通过引导提问,幼儿观察、谈论、自由表现的心事让幼儿了解到熊妈妈的这种爱其实是在锻炼小熊,熊妈妈是爱熊宝宝的. 熊妈妈的爱就是为了让熊宝宝快快长大。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一起分享的`

播放课件《蜜蜂妈妈和小蜜蜂》的爱心故事。

提问:

A、蜜蜂妈妈是怎样爱她的孩子的呢?

B、小蜜蜂们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花蜜,高兴地说:“爱是一起分享”。(出示字卡——一起分享)

C、你有了好东西时和别人一起分享吗?

幼儿讨论、互相交流分享的经验。

通过观察法、谈话讨论法帮助幼儿理解”一起分享”的含义,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分享经验来说一说,为他们提供一个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爱心的平台,从中明白爱是一起分享的。

(三)让幼儿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1、播放课件《蚂蚁妈妈和小蚂蚁》的爱心故事。

A、蚂蚁妈妈爱它的孩子吗?它有时怎样表达对孩子的爱的呢?通过提问、谈话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蚂蚁妈妈在小蚂蚁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小蚂蚁帮助。从而感受到爱就是给予他人帮助。

B、除了妈妈给了小蚂蚁帮助,还有谁也帮助了小蚂蚁?(小树叶、小树枝)

2、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帮助了别人心里觉得怎么样?(再一次为幼儿提供相互讨论的机会,在又一次的经验交流中,使他们体验相互帮助带来的快乐。)

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妈妈、大家对你的爱,你觉得很幸福,你爱大家吗?你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大家的爱?你给了别人你的爱,你觉得幸福吗?(让幼儿在讨论中体会到、领悟到原来得到别人的爱和爱别人都是快乐的、幸福的。)

3、能播放录像《汶川地震》,让幼儿观看,从中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了解灾区人民灾区小朋友的不幸,激发幼儿为灾区小孩献份爱心。

讨论:看到灾区的小朋友没吃没穿没爸爸妈妈后,你有什么感觉,你为灾区的小朋友做了什么,帮助了他们你感觉怎样。(再次为幼儿提供爱心展示平台的机会,更深的让幼儿惹事到如何去帮助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群英关爱他人,是幼儿更深的领悟到爱别人也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

(四)延伸活动:

老师为大家都准备了一张爱心卡,小朋友可以把你得到的爱或者你对别人的爱画在上面,并和小朋友来交流交流,然后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最后运用绘画的形式,是想让小朋友通过这种方式对得到别人的爱和你对别人的爱有一个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