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作文

目送的作文精选15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4.42K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目送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送的作文精选15篇

目送的作文1

在我的印象之中,姥姥总是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姜茶,和蔼可亲地陪着我缓缓走过似水的流年。

姥姥的家挨着一家饭店,无声地蜷缩在楼道后面的那寸土地上。殊不知,我几乎一半的幸福都来源于此——哦,是姥姥做的姜茶。

冬天的早晨是沉默无言的。姥姥几乎在第一片雪花落地时就起了床。妈妈起得也早,轻轻告诉我:该动身回宁波了。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震惊,我不禁哆嗦了一下。原来,姥姥起那么早,就是为了给我们做一次再简单不过的饯行。姥姥佝偻着背在小小的厨房里忙碌。在客厅里,我隐隐在烟雾缭绕之中看见姥姥忙碌的身影。我忍着泪,问姥姥在做什么,她微笑着说,没什么,只是姜茶。所谓姜茶,只不过是生姜末儿加上炒熟的白芝麻,再冲上开水,茶余饭后用来消遣的小吃罢了,这时候,却显得比宫廷御膳还珍贵了。姥姥一丝不苟地忙着,像个正在考试的学生,每一次落笔,都深思熟虑。不多一会儿,四碗热气腾腾的姜茶摆在了我们面前。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涌了出来,融入茶里,成了喝不完的牵挂。

车子启动了,我趴在后车窗沿上,看着姥姥和她的小屋子,渐渐远离,愈来愈远,愈来愈小,慢慢地变成一个小点,最后消失在漫天飞雪中。姥姥默默地看着我们,目送着我们;我们,也目送着姥姥,直至对方没入地平线。

两年后,来到姥姥家十五天的我们准备离开。如往年一样,姥姥起得很早,在厨房里备着姜茶。我躲在门后偷偷地看,这才知道,姥姥再这两年,居然老了这么多:时光将她的皱纹挤得更加深了,将她的背压倒得更加弯了。原先无比熟练的姜茶,现在,也做得不那么利索了。我看着姥姥颤巍巍地抓一撮芝麻,再颤巍巍地撒在碗里,颤巍巍地倒上水,颤巍巍地端上桌。这时我才意识到,姥姥做的不是姜茶,而是悠悠的似水的情。

将鼻子靠近碗沿,细嗅散发出的浓情;用嘴轻触姜茶,体味晃荡其中的岁月。

出了门,姥姥被姑妈搀着来送,两人一并站在风中,姥姥的白发仿佛和雪景融为一体,而她自己,则像一棵柏,伫立雪中,坚定地目送着我们。风声拖得长长的,似乎像姥姥一样,有着满肚子说不出的话。我们离姥姥愈来愈远了,终了,姥姥消失在我的视线之中。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了:姥姥用一生做茶,朴实的茶香早已深铭于她心,她正用这无数碗姜茶,在目送前夕,传递着。而我们,承接着,感悟她在流年似水中,深刻于骨髓的用心和永不被淡化的本真。

目送的作文2

人生如浮萍,聚散两依依。

记得初中毕业那天,6月26日,正值盛夏,校园里的映山红开得正艳,黄桷树郁郁葱葱,爬山虎肆意地布满了操场边的一整面墙,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

全体毕业生聚集在操场上,举行完毕业典礼之后,各自再回到自已班里去。教室早已被我们用心布置了一番:桌子围成了一圈,教室中间空出来作为一个小舞台,四周挂上了五颜六色的气球,黑板上几个欢快的大字:我们毕业了!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定律:初中时代结束了,一件事情的毕业,将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随着同学们自娱自乐节目的表演,时间也一分一秒地流淌。时针快要指到十二点了,班主任俞老师对大家说:孩子们,时间差不多了,该回家了!看着陪伴了我们六年的俞老师,我心里真有些五味杂陈:俞老师十分严厉,我们私下里都说,巴不得早点毕业,今天真的毕业了,都怎么又觉得很不舍呢?我们排好队,从教室缓步离开,俞老师送我们到校门口。走出校门,我一回头,看见俞老师站在阳光下对我们微笑着挥手:好像穿过了六年的时光,好像回到上一年级的第一天,我的视线和她凝望的目光隔空交会。

我们渐行渐远,我频频回头,直到俞老师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十二岁的我,似乎第一次体会到了人生的聚散离别。我们成长了,俞老师仍旧坚守在那里。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人生就是在不停地相聚与离别中交错前行。

今年的中秋节,按照惯例,父母带我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就立刻要往回赶,因为作业还没做完呢。爷爷为我们准备了一大堆他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南瓜、空心菜、莴笋、苕尖爷爷用背篓装满了菜,再帮我们一一放进后背箱,还说:吃完了,我再给你们送来!自己种的,吃起来放心!妈妈推辞说:您要注意身体,别种这么多菜,我们自己可以去菜市场买的。哪能和我种的相比啊?爷爷自信地反驳道。

爸爸发动汽车,我探出头去和爷爷道别,爷爷背着他的背篓,站在路边朝我挥手,秋风吹乱了爷爷花白的头发,发丝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汽车缓缓驶向大路,我使劲儿地朝爷爷挥手,爷爷慈祥的目光里写着对我们的不舍与关爱。风里夹杂着桂花的香味,飘散着,沁人心脾。爷爷深深地凝望着我们,就这样一直目送我们,直到我们再也看不见对方。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人生,只不过意味着一次又一次地相聚,再一次又一次地离别,一次次挥手,一次次目送。师长们目送着我们的背影,我们渐行渐远,而且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他们:不用追。

目送的作文3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对学生说:“我再看看你们。”

即将说再见,老师不舍,要“再看看”。是啊,人生路那么漫长,可老师能陪伴学生走过的,终究只有一段路。这段路是艰辛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这条路上必经。老师要对学生们倾囊相授,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之;要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对学生倍加关怀,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仅在获得知识,寻求真理,更在得到老师的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如此,图中的老师如此,普天之下的老师也莫不如此。也因着这一颗心,才有了“我再看看你们”的那份不舍。

当然,除了不舍,还有希冀。

正如图中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你们再看看书。”

对于老师而言,即将挥手作别的是学生。老师希望学生再看看书,字短情长:再看看书,学生们才能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更稳健地走好未来的路。

师生一回,学生们终究要远行,老师能给他们的,是不舍,是希冀,是一场充满爱的目送。

这样充满爱的目送,我一定是拥有过的,可惜的是,在我拥有的时候不曾有太强烈的感受,直到毕业多年,才在回忆中享用。譬如我在大学毕业后回东北故乡探亲的时候,小学班主任远远看见我并喊我名字,说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说这些话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眼里满是真挚。

那之后我在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远远看到老师的背影,我认得出么?恐怕不能。譬如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多年之后托人打听我的手机号码,同我联系,只是想知道我过得怎么样,她说她会为我骄傲,而我呢?接到语文老师电话那一刻,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羞愧,我可能对老师也有一样的牵挂?上述种种,应了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老师对我们那份爱,那份不舍与希冀,总是在分别之后,才被感知。

老师们知道的,是分别时,他们对学生们那一场爱的目送。

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分别后,他们也正在或终将成为学生们心中一道爱的风景,随着时光永恒。

今天,因着图中这一场爱的目送,也让我想对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说一句:“请让我再看看书,也请让我再看看您!”

目送的作文4

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个人在你的身后默默地目送你离开。他只是站着,直到你成为了那一个小黑点,最后消失在他的视野里。

“快去吧。”我望着弟弟,摸摸他的头,笑着说。

因为爸妈出差了,而我刚好暑假,不用上课,所以送弟弟上幼儿园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牵着弟弟的小手早早出了门。幼儿园离家其实并不远,但弟弟一会儿东玩玩,一会儿西玩玩,磨磨蹭蹭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到了幼儿园门口,我放开他的手,蹲下对他说:“你到了,上课时要听老师的话,好不好?”

“好!”弟弟干脆利落地用稚嫩的声音回答。

“那快进去吧,快上课了。”可他还是站着不动,手拉我衣服,嘟起小嘴儿,垂下头不说话。

“怎么啦?”我蹲在了他面前,看着他肉乎乎的小脸,轻揉他的头问道。

而他只是摇了摇头,又将头抬起来,用他那清澈的眼睛望了望我,然后松开手,朝我挥了挥手,跑进幼儿园。进门的那一刻又回头一瞥,虽然只是短短一秒钟,我却读出了他眼中的不舍。

望着他渐渐与热闹的人群融在一起,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也第一次体会到了目送的滋味。树上不知名的花瓣飘落,让我回忆起儿时。

我小的时候,都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与我最亲密的人是外婆,外婆陪我一起玩积木,一起去野外拔野菜,一起去小溪里网小虾。只要是我想要的,外婆都会给我。凡是我爱吃的菜和小吃,都会做给我吃。可我慢慢地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这就意味着我要离开乡下,离开外婆。那时的我很兴奋,一个劲的说些上学会遇到的好玩的事情,我憧憬着不一样的生活,那是没有野菜,没有小溪,没有外婆无时无刻陪伴的生活。而外婆只是默默地听着,用她深邃的眼睛看着我。等我说累了,她才缓缓地嘱咐我路上要小心,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并没有如我一般的欣喜,似乎,还有点失落。我没多想,随意的应了一声“嗯“。

等到要分别的那次,爸爸来接我了,我兴奋地爬上了车,从车窗探出脑袋,和窗外的外婆告别。外婆佝偻着背,揣着手。站在车旁妈妈不停督促着,让外婆回去休息,但外婆任由风吹乱她额前的头发,任由时光在她脸上肆意地留下道道痕迹,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她一直看着我,眼里的不舍是我如今才明白的。

车开了,外婆依旧站在原地,向我们挥着她那布满皱纹的手。我回头望着外婆和那个一直居住的小山村,慢慢地,慢慢地消失于白茫茫一片之中。

“叮——”幼儿园的铃声响了,我还站在那紧紧关闭的大门前。花瓣飘落到我身上,我只是微微一笑,走了。

目送的作文5

寒冬,冰冷的北风呼啸着,退休在家的外公来我家帮忙做晚饭。

我的外公曾是军人,看到照片上的他,年轻时那飒爽的英姿,爽朗且坚定的笑容,以及强健的体魄,不禁对他产生几分敬佩之意。

晚年的他喜爱抽烟,因而有了一口黑黑的牙齿,但却丝毫不影响他笑起来的那一份亲和力。外公做菜水平一般,可当我看着他苍老的脸上露出丝丝专注的神情,目光紧紧盯着饭菜,霎时间觉得饭菜的味道已然不重要了,就算是烧焦了我也愿意入口,那是他的一番心意。当我夸奖他的饭菜味道好的时候,他会天真地大笑起来,露出黑黑的牙齿,满脸的皱纹愈发深邃,却未曾影响他的开心,仿佛是一个得到了老师夸奖的学生。

天色很快暗淡下来,尤其是冬天。外公要回家了。外公在门口依依不舍地与我分别,可脸上却挂着笑容。是幸福?是满足?还是留恋?在楼梯间那昏暗的灯光下,我忽然有些看不分明。

外公又瘦又小的背影在楼梯间缓缓地挪动着。他的腿曾经骨折过。未曾打扫的楼梯扶手显得肮脏而破旧,可他却不得不伸手紧紧抓住。一个阶梯要分成两步走,一步,一步,又一步……只有一层的楼梯,但外公走起来是显得那么艰难,仿佛要用尽用身的力气,这可是受过伤的腿啊!我不禁鼻子一酸,眼角微微有点湿润。刚准备上前去扶他,他却回过头来,发现我还站在门口。

“快回去吧!大冬天的可别着凉了!”他仍是笑着对我说。那你呢,你穿得也不多,还要在这夜晚的刺骨寒风中行走、等车。于是我下意识地回应到:“外公你坐出租车吧,公交车太慢了!”虽然我知道他是无论如何舍不得坐出租车的——年轻时候的他节省惯了吧。他已走到楼梯的尽头,听到我的话,依然笑着,朝我摆摆手。这次隔得远,可我却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那是幸福而快乐的笑,也许这份笑容包含着欣慰,欣慰他的小外孙女懂事了,懂得心疼外公了。

本以为外公的体质一如从前那般硬朗,却未曾想岁月磨人,谁也躲不过时光流逝所带来的一切,更何况是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呢!目送着他的身影在夜色寒风中一瘸一拐,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拐角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有一日,我将目送身边亲人的远去,恍若隔世,凝望,在那拐角处……

目送的作文6

我年纪虽还小,但在这短短13年中,却也经历了不少,从自我的成长到老人的离开。

寒假,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冬令营。出发那天,清晨6点来到学校集合。天还是黑的,仿佛还能看到星星的踪影。路边,路灯撒下昏黄的灯光,灯下是不愿离去的家长们。把行李拿上车,我和妈妈拥抱告别,为了赶快“脱离”这悲伤的离别场景,我快速上车。我很快选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妈妈就在我的前方的路灯下,虽然那天依旧黑暗,虽然路灯灯光依旧昏黄,我却也能从她的双眼中看出丝丝缕缕的不舍与担忧。她焦急的目光搜寻着,很快便找到了坐在窗边的我,她对着我微微一笑,我也冲着她傻笑。车开了,我仍不舍地往后看,寻找她的身影。车子转弯,她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然后一点一点消失在拐角处……

九岁那年,外婆离我而去。从她失去呼吸到把她安置进墓里,恍恍惚惚,仿佛一切都只是一场梦而已,但这场“梦”,永远也不会醒了。

回到老房子,看着空荡荡的厨房,没有了她的身影,心中是无言的痛。外婆厨艺高超,总会“研发”许多新菜品。每当这时,我总是会争着去做第一位试吃官。我坐在餐厅的椅子上,用筷子夹起一些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然后便开始一本正经地评价菜品的好吃与否,此时总会引来大人一阵笑。我也记得,在那个洒满阳光的午后,外婆总会为游玩归来的我和姐姐准备一杯西瓜汁或一人半个西瓜。西瓜很甜、很凉,我和姐姐每人挖一大勺放入口中,凉凉的、甜甜的汁水流淌在心田,每当饱足后,我和姐姐总会捂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然后冲着外婆笑,外婆也总会被我们的姿态逗乐,无尽的欢乐。

外婆站在家门口目送我和姐姐一次次离去,一次次归来,看着我们从天真幼稚的小孩变成少年。这一次,换做我目送她离开。我不愿哭,因为哭并不是表达思念最好的方式,目送也从不是泪水的堆砌,而应该是对他人衷心的祝福。我希望她能在新的世界幸福快乐。我也相信她会愿意看到一个坚强、笑对未来的我。

生命是送与被送的轮回。“目送”或许会是永别,但请别让泪水成了它的主角。我们可以有所不安,可以有所心痛,有所不舍。但也请记住每一次目送背后的深情与爱。这便足矣。

目送的作文7

看到今年的高考成绩出来后,网上在不断炒作这个话题,尤其是网上有人说,拿到通知书进入大学后,他们和故乡只有寒暑假,和父母也只是微信和电话,再以后是……。忽想起龙应台的《目送》,我心戚戚,是为序。——题记

龙应台女士的作品《目送》中写到:“所谓父母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父母一辈子对我们含辛茹苦,把我们从牙牙学语的稚童拉扯到如今的翩翩少年,目送着我们一步步一步步的成长,而我们,又目送着父母从意气风发而又英俊潇洒的年纪慢慢变成了有着白发丝的中年人。他们看着我们成长,我们看着他们慢慢变老。

太阳清晨东升,黄昏西落,读过一轮紧扣一轮的春秋。看着房屋饱受摧残,腐败倾倒。看着岁月走过的痕迹,看着父母被时光抚摸的印迹。

哇哇哇”“乖乖,别哭别哭呦。”婴儿时期的我们,有母亲对其的细心呵护。“呜呜呜,妈妈。”当小婴儿慢慢成长变成了孩童,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母亲为了孩子的独立忍住了母爱的本性。“妈,我出门啦。”“好,早点儿回来。”如今的我们,也已经从孩童慢慢蜕变成了逐渐成熟的小大人,母亲对孩子的爱都寄托在了对孩子的每一句关心的话语中。做父母的,总是放不下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孩子。他们总是会说:“尽管你长得再大,也永远是我的孩子。”

我们做孩子的,总以为自己长了双翅膀,越长大越想往外飞。而父母总会扯着扯着你的翅膀,因为他们害怕你摔着受到伤害。

岁月的洗礼,让父母不断的老去,根根的白发丝不断滋生。看着他们逐渐邹化的容颜,让人心疼感到心酸。但或许那都只是岁月吹拂的痕迹,日月更替世间永恒的定律。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动。红颜扛不住岁月也早已变成了老夫老媪。

“你站立在小巷的这一端,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女士在书中写到的这段,是发人深思的。

人的一辈子总是不断地在目送和被目送着。是看着他成长,是看着他慢慢变老。这或许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目送的作文8

走过阳台,不经意间发现隐约有些老房子阳台的风格。心绪就这么被牵动,思维跳跃着,拉扯着我回到了老房子。

它在下吕浦,没什么特别的一个地方。我从出生开始,在那里度过了七年。七年,实在不算长,尤其有记忆的只有三年。那略显破旧的房间,承载着我童年的梦,幼儿园的美好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回忆是书页,虽说只是寥寥的几页,里头却尽是八号字体还小的密密麻麻的文字。门内的布局我闭着眼睛都能判断出来。客厅斑驳的墙上是我小时候涂鸦的色彩,也许是我在未上幼儿园前拿母亲的唇彩画的吧。那些图案无非是恐龙,火柴人,它已被时间带走了吧。电视机里几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台,以前是我最热捧的,是我每天准时准点必看的,也已被时间所遗忘。那个小书包,是我上幼儿园时在我背上跳动的精灵,上课抱着它就有了一种自豪感,它也已被时间抛弃。我还拥有什么呢?我只剩下这些事了。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有意识的过生日,第一次看电视,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扭了脚……我应该庆幸自己还有记得这些陪伴我走过几年的事件。这是为数不多的老房子留给我的印迹。

上幼儿园的我,赖床的毛病就时有发生。难得有一次早到了,神气得不得了地站在门口,以为这回总该是第一个了吧!一看却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已经淡定地坐在位置上了。我顿时有点儿发愣,时髦点说就是我“石化”了。也不清楚是怎么走进教室的,只记得回家后在墙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今天我比别人qǐ晚了,以后一定要gǎnchāo他。”年幼的我在这样的字迹中第一次记录下了竞争的念头。这是我始终不曾忘怀的语句之一,只是这句话一直没能兑现。

总会有走的时候。老房子旧了,它不再适合我发展了。父母忙东忙西的准备着搬家,大大小小的物品被打包。几天后父母告诉我要走了。我环顾没剩下多少东西的房间:墙上涂鸦的话和画呢?那台老旧的电视机呢?我的小书包呢?它们塞不进已被挤满的包裹,唯有遗弃。我不甘心,他们凭什么要被遗弃呢?“因为要有新的事物来陪伴你啊!他们被淘汰了。”新的事物?新的墙上还有我的话和画吗?新的电视机上还有我看过的台吗?新的小书包还会跳动吗?茫然的我趴在灰蒙蒙的`后视窗上,目送着老房子离的越来越远。

小小的伤感过后,我安静的坐在一边,默数着老房子的脉络。载着梦与幻想的小船驶走了,此刻,一首新的乐章正在响起。

目送的作文9

白雪皑皑。

各家都是贴着红彤彤的对联,穿着各自刚买的新衣,而我,却被妈妈要求穿上一件全黑的棉衣。连鞋都是黑的。

看看阿姨,两个表妹,妹妹,外公,外婆,都没有穿一点的亮色,无一例外。我有点好奇,但看妈妈脸色沉重,到嘴边的话一股脑地全咽了下去。

妈妈领着我们出去了。路上,茶树上的花红艳艳的,由白雪衬得更加娇嫩欲滴,绿油油的树叶反射着太阳金色的光芒。妈妈停下了脚步。我一抬头,不是想象中的红,而是无边无际的黑和白占据了我的眼眶。

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之前就听妈妈说过,我的一个舅舅在高速上被车撞了,很严重,在重症病房。我也去过医院,但妈妈不让我进病房,但我从大人们的描述中想象:他全身裹着绑带,手上插着一根管子,脑袋……可能是凹进去的。

看着妈妈,阿姨,舅妈都红着眼睛出来,我抱着妹妹的手不禁紧了紧。

突然一阵嚎啕将我从回忆中拉出来。是舅妈,她扶着的棺材中是她的丈夫。说真的,我不喜欢她,倒是喜欢那个舅舅。但她哭的那样的悲痛,那样的真切,那样的无助,令人石打的心也会软下来。我跪在软软的缎子上,心口却犹如塞了一团棉花,十分难受。

一个人拿着舅舅的照片……或者说是遗照,来到我面前。

我酸涩的眼睛眨了眨,颤抖地伸出手,在抚上冰冷的玻璃的一刹那,突然红了眼眶,泪水覆盖在眼睛上,看什么都不清楚,不真切。心中却反复说着,他……就这样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吗?我又回想起当我叫他舅舅时,他会用他那粗糙,干燥,温热的大手揉揉我的头顶,我就会感到一股热流从头顶洋溢开来。

他……就这样长眠于世了吗?

我跟着众人随着大队走,目光紧紧跟随着那个藏着他的身体的大盒子,生怕一转眼就少了一秒看他的时间。

要动土了。我和众小孩站在外围紧盯着棺材,目光跟随。到看不见时,我紧紧的闭上了双眼,眼角淌下一滴晶莹的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你……一路走好。

直至如今我都觉得不真切,希望那只是个噩梦,梦醒了,他就回来了,我会像以前那样叫他舅舅,他仍然会用他的大手拂过我的头顶。

眼前又晃过他朴实的脸庞,不禁红了眼眶。

泪,砸中手中笔。

目送的作文10

当我懵懂地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门时,感到新奇,也感到陌生。扎着麻花辫的我在去上学的路上,“麻花辫”的身后有一位三十五岁左右的男人——我的父亲。“爸爸,爸爸,我们今天要考试!”“考什么呀?”“考数学!”“口算题你都会吧?要细心一点……铅笔削好了吗?”一问一答,一个学期就在这些平常的对话中过去了。下学期时,我依然和爸爸一起去上学,不同的是,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的我和爸爸讲学校里的趣事。春天,路两旁的银杏树也焕发出生机,好像在与这对父女打招呼。

路短,学校到了。爸爸放开牵了一路的手,说:“去吧!慢点跑。”我答应一声,便跑上前去,与小伙伴一起进了校园。后来有一次,我没遇到同学,便独自走进校门,可总觉得有目光在一直追随我。我向左寻,向右找,向前望,都没找到,我便回过头,那一瞬间,我看到了父亲。

他就站在门口,定定地站着,注视着我。我向他挥挥手,他看见了,也向我挥挥手,但没有要走的意思。我便回过头,继续向教学楼走。我进去后,偷偷在窗边望父亲,他推了一下眼镜,呆呆地望了一会儿,确定我已进楼,看不见我了,这才摸摸头发往回走。刚走几步,又不放心了,转过头来,试图寻找我的身影,找不着了,这才作罢。

从校门口到教学楼,才几十步距离吧。这段距离,是我离开他的牵引后独自走的路,是一段安全却容易被跑得太快的小朋友撞到的路,是一段我走了六年的路,也是一段他目送了六年的路。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已入初中的我在上学的路上独自前行。偶尔父亲来送我,我们之间也总是沉默。聊什么呢?往往没说上几句话,校门已在眼前。我匆匆走进,又想起什么,回头一看——他这次没有目送。倒是我,目送了他一回。

他的背影看起来又消瘦了几分,春天里,他的背影竟有秋天的萧瑟。我痴痴地望着,猜测着他之前目送我时是怎样的心情。龙应台说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大抵是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发现,他目送着我,我也目送着他,互相目送着对方的背影渐行渐远……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多少场离别、多少次目送?

我忽然发现,在这么多场目送中,被注视的人是最幸福的。

目送的作文11

我们曾经目送过父母转身离去的背影。同样的人,一般的画面,却有着不同的心情。我们的生命是无数次目送的过程,我们的生命在不断的目送中完成了成长或蜕变,也懂得了什么。

当你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啼哭时,你就已经被父母用爱包裹了起来。当你在温暖的被褥里调皮地玩耍时,父母已经快去上班了,他们仍依依不舍地看着你,眼里满是你不懂的温情,他们轻吻了你白嫩的脸,终于狠下心转身,走走停停,深情地凝视着你。当他们终于消失于你的视线,你傻傻地盯着他们离去的地方,却不知所措,你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爱。

当你第一次踏入学习的殿堂,正与新朋友开心地交流时,父母只是微笑着看着你。当你迟迟飞回他们身边时,他们只是轻轻地摸摸你的头,牵着你的手,走了几步,停下来,沉默了许久,似乎是内心在挣扎着。他们终究放开你的手,缓缓地朝校门口走去。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你的眉毛第一次皱了起来,你的眼睛噙着几滴泪,似乎是有些于心不忍,内心空荡荡的。但新同学的笑声又将你吸引,你又飞奔过去。

当你踏入初中,懵懂地步入青春期,叛逆心也随之而来。繁重的学业使你无暇搭理父母,悉心的问候与关怀似乎变成了一句句枯燥的唠叨。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胜利,你得意地瞥着伤痕累累的父母。你的不讲理逼得步步谦让的父母无路可走,当父母哀叹着气转身离去时,你仍在得意地冷笑,轻蔑地斜视着他们,你恶毒地希望他们尽快消失在你视线,无影无踪。

但当你真正的第一次受伤时,你却感到如此绝望。你的那些“哥们”,那些所谓的朋友、兄弟,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诺言,完全弃你与不顾。但让你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赶来的竟是你的父母,被你深深伤害的父母。但你不愿放下自以为是的面子,拒绝了父母的帮助。注视着父母在拗不过你后转身离去的背影,你发现母亲竟显得有些憔悴,父亲昔日强健的身躯也有些枯瘦。当他们消失于你视线,一瞬间,你似乎有一些悲哀,心情有些沉重,眼眶也不禁湿润。你是否在想,有一天,当父母的背影再一次出现在你眼前,当他们蹒跚的步履渐渐模糊,当他们佝偻的身躯渐渐远去,一眨眼,他们便消失于你视线,再也不回来了。

珍惜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一次一次的目送,让我们懂得:珍惜亲情,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因为有一天,你最后的目送,黄昏下摇曳的身影,一眨眼,一恍惚,这一切也就不复存在了罢。

目送的作文12

一幢又一桩幢灰白色的高楼缓缓立起,取代了往日的青山绿水。我站在那不远处的一条土埂上,目送着这山、这水、这树一点一点地消失。

此刻,我呆呆站在这土埂之上,眼睁睁地看着那巨大的挖掘机不停地工作,原本的小山坡此时已被铲成了一片平整的土地,一堆又一堆的水泥正准备盖住它。我目送着这小山的消逝,不禁想起在金灿灿的余晖之下,我和小伙伴曾在这小山坡上玩“滑滑梯”的情景。

一声“开始”响起,我们便兴奋地向山坡顶上冲去,不定哪个人脚下一滑,便整个人翻滚了下坡,但只是笑着站起来,拍了拍沾满黄土的裤子,便又开始拼命追逐前方的伙伴。我爬过的这些山,也有着它们自己的名字:龙头山,虎爪山,蛤蟆山想到他们即将消失了,再也不能与我们相伴了,我的眼角不禁淌出了泪珠。

又是那么一瞬间,只见那些工人将那一条又一条的抽水管放入了那清澈的小水潭当中,“咕咚”,“咕咚”,这些巨大的抽水管转眼间便将那潭中的水吸干了。

望着这一幕,我心中一阵酸楚,这清澈的小水潭之中,也曾飘荡过我与朋友们欢乐的笑声。那时,每每到了夏天,这水中便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蝌蚪,宛若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逗号在水中嬉戏打闹,我们便会脱了鞋,淌入这清凉的潭水之中,抓起蝌蚪来。运气好时还能与几个大田螺不期而遇。我们将那大田螺从水中捞起,它可能是意识到有危险了,便一下子将整个身子缩到了壳中,但不一会儿又悄悄地把头伸出来探望,我们见了都开怀大笑起来。

但是现在,这小水潭也离我们远去了,我望着那干涸的潭子,目送着它们的离去,内心宛如塞了一个大石头般沉重。我的眼泪止不住地从两颊流下。

一排又一排的杨树连排倒下,不一会儿就堆满了大车,接着便向远处运走了。此刻,我仿佛听见那无家可归的鸟儿痛苦的哀号。就在去年的春天,我们还曾在杨树林中玩捉迷藏,还在这里数鸟窝。但是现在,郁郁青青的杨树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风儿轻轻,树儿哔哔,啼声嘤嘤的情景再也回不去了,我的泪水不禁又喷涌了出来。

夕阳快要落山了,昏黄的余晖照在了这几幢灰白的楼房之间。是啊,这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但如今却消失了。人类开发、利用土地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做大自然的好朋友,不然最后受伤的仍然会是人类自己呀。

目送的作文13

当你真的离去,我才发现我真的爱你,从小到大都是你在用心呵护着我,但现在,你却抛下我,永远离我而去,您怎如此忍心啊!

从小,我便没见过我父母,我是您养大的,和您一起的日子,虽有不快,却总是开心的,那时的记忆忘不了,我也不想忘记。

爷爷!您是最高尚的,您的一生都在苦难中成长,您总是用您的一生来教育我,那艰苦的日子,是人间炼狱,您和奶奶一起经历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能承受的苦难,但不论那时的生活多苦,您始终走过来了。您总是向我提起那时,我知道您不是在夸赞自己,您是想让我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您没有文化,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但我理解您,您的经历,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都不愿经历的。

从小,您便养着我,我和您的关系最亲密,您最爱我、最疼我,什么好的都给我留着,而我每次看到那平时都得不到的美味时,总会狼吞虎咽,一点不留的扫光,我在吃完时,从不会想到您,但您却总是笑呵呵的,我吃完了您留下的东西,便是您的快乐了。小时候,您总是用竹篓把我背到地里,我干不了活,只会给您带来一件件小麻烦,您会骂我,但您从来舍不得打我,虽然我只会捣乱,您却依旧乐得把我带到地里去,不为别的,只为您在自己休息时能看着我傻傻的笑一笑。

爷爷,您真傻!为什么不把好吃的给自己留一点;爷爷,您真傻!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下一点好用的;爷爷,您真傻!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爷爷,我真傻!为什么我从来不记得您的好;为什么我从来想不起您;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关心您。为什么,当您离开后,我无知无觉,唯一能发现我心中的痛的,只剩下眼角流下的两行泪迹。我是您的,您养着我、爱着我、呵护着我,我却从未给过您什么,唯一给您留下的,便是无尽的麻烦。

眼睁睁的看着您的离去,心里不知的味道,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的痛苦,我什么也做不了,只有看着死神把您从我手中抢走,眼里满含一种被称作泪水的东西,如洪般在眼里咆哮着,脆弱的双眼却怎挡得住,汹涌的奔腾而出,却不带起丝毫动静。

默默的向您告别,目送您的离去。我最爱您走了,我的生活少了您的身影,我会习惯吗?您养了我的前半生,却毫无索取的离去,我真的念您、想您、爱您!

您安静的走吧!

目送的作文14

他们冒着风雨向前行,不顾道旁花开得正好却被打得憔悴。他们风雨兼程啊,只求遇见那梦里都不曾出现的桃源。

——题记

我流泪了,这是我第一次看电视流泪。

屏幕上是一位父亲目送两个儿子,父亲叫陈独秀,两个儿子——延年、乔年。父亲没哭,但泪在眼里打转,他强忍着,一言不发,他那已经斑白的头发在风中慢慢晃着,作为父亲他如何能在儿子面前轻易落泪。可他的两个儿子早已被酷刑摧残得体无完肤。三人在一条路的两侧,坚定而缓慢地向前走。雨无情地打在他们鲜血淋漓的伤口上,疼得他们发抖,前面是毫无人性的绞刑台,正冰冷地对他们不怀好意地笑着,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丝毫退缩。

最后一步时,两个儿子回头了,他们望着饱经沧桑的父亲,眼中含着清澈的泪,阳光不再,但他们的笑,如此热烈,照亮了那个黑暗的社会。他们笑了,笑得天真无邪,笑得无忧无虑,笑得像个吃完糖的孩子。这一笑让目送的父亲顿时想起来曾经的他们——那乐观,坚定,热情,奋斗的革命青年。他终于,向白发人送黑发人无法忍受的心结低下了头,放声大哭。一个成年人,在旧社会的压迫下,哭得如此惨烈。

机前的我,一时竟泪水汪汪。感慨这一次目送是告别,更是永久的诺言在那革命的路途中的失去。我关掉电视,仰头,闭眼,出神地恍然……

陈独秀的这一目送,又何尝不是在对我们的今日招手呢?

陈独秀的这一目送,又何尝不是为革命事业开启了大门呢?

是啊!延年、乔年的牺牲在革命史上画下了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啊!他们牺牲了,一批新的革命者觉醒了;他们牺牲了,一个新的征程开始了;他们牺牲了,新中国的新篇章即将拉开帷幕!

这批革命者,艰难却又热烈地燃烧自己。这个征程,漫长却又充满热血的斗志;这个时代,坎坷却又开满英勇的鲜花。

这一送,送走了两位年华正好的青年,更是送走了先前麻木与冷酷的中国!

我听到窗外的鸟鸣,闻到新鲜的空气,摸到和平的中国大地,这都是在千千万万像这样悲壮的目送中换来的。

没有当时的风雨兼程,哪有如今的繁花似锦?没有当时的英勇献身,哪有如今的安宁和平?没有当时的悲壮目送,哪有如今的深情注视?

感谢你们的目送,感谢你们的血泪,感谢革命成就幸福和平对悲痛怅然的目送!

知道吗?北京有条延乔路,尽头是繁荣大道。现在的我,十三岁的我,站在延乔路上极目远眺,渴望望到二十六岁便牺牲的延年、乔年的回头一笑,以及陈独秀那含泪无奈的目送……

目送的作文15

我和爸爸妈妈挤在排队过安检的长龙中。队伍移动得很慢,像一只蠕动的大虫。我百般无聊地东张西望,这时,一连串语速极快的声音吸引了我。

偏头一看,原来是一对母子。母亲穿着一身并不时尚的棉麻长裙,嘴里不知在说着什么。队伍拐了个弯,我离他们近了些,这才听清她的话:“到了那边要好好学习啊,晚上别熬夜,记得按时吃饭。一周要打5次电话回来,不顺心的事和爸妈说,别压着。和同学好好相处”也许是激动的吧,语序上有些颠三倒四。”她身边那个靠在行李箱上的少年是她儿子吧。“我猜,”他要到外地念书去了,家里人来送他。“

队伍又往前挪动了一些,于是,我便依在行李车上看着他们。

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背包,拉起行李箱,对她说:“我走了。“母亲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走没几步,忽然,他像记起了什么,转过身,往回跑了六、七米,俯下身,抱了一下比自己矮小得多的母亲。

一瞬间,我看到她的眼中迸出了泪水。泪水顺着她的双颊,滴落在了儿子的T恤衫上。

过了安检门,我又回头看了一眼。儿子已经排进长龙中了。他的母亲还没走,眼眶红红的,双手拉着隔离带,其上挂着的“送客止步“的牌子轻微地晃了起来。

我回过头,拾起自己的小包。这时,我又听见那位母亲的声音了,她喊得很大声,声音有些沙哑:“到了给妈打电话呀!“儿子回首,轻点了一下头。

儿子的身影渐远,母亲还没走,她还是拉着隔离带,朝儿子的方向眼巴巴的望,眼圈依旧泛红,睫毛微颤,向前伸的两只手轻轻兜着,从儿子逐渐模糊的背影中她仿佛看见了儿子的未来,看见四年之后的他,微笑着,手捧毕业证书,站在礼堂中央;看见毕业后的儿子,事业有成,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龙应台的《目送》文中龙应台和华安不也是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机场分别的吗?但华安要走时,他没有回头,而是默默地用背影告诉母亲:不必追。我想,这个儿子想告诉他母亲的话一定和华安不同,他的背影也许传达着::妈,我已经是个男子汉了,我能照顾自己,不用担心。

离别时分,儿子能给母亲的,只有一个温暖的拥抱,在心底告诉她,不必担心我,而母亲,只能远远的目送着他,目送他走向自己的未来。虽无声,但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