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作文

孝在我心中作文(通用13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2.1W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在我心中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孝在我心中作文(通用13篇)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

每学期开学,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书发到我们手上,其中有一本中华经典导读,我会迫不及待地拿起来认真地读,上面的内容吸引了我:三字经、弟子规、老子的道德经、孟子等,还有不少古诗词。每个星期的课表上还安排了一节经典导读课,我们的语文老师会带着我们去读经典,看经典动画,引导我们理解里面的内容,渐渐的,我从经典里悟出了不少道理:要珍惜时间,从小就要发奋努力学习,和人交往要讲诚信,要孝敬长辈……

《三字经》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我读了以后,脸不觉红了,和黄香、孔融比,我就差远了,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逝,就和父亲一起相依为命。她夏天为父亲铺好凉席,让父亲好好休息,到了冬天,她每天晚上提前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将被窝捂暖,好让父亲睡觉的时候不会那么冷了。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在一起吃梨,哥哥让他先拿,他每次都是拿小一些的梨,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年龄小,应该吃小的。”这些尊敬长辈的事情古人就懂得要去做,何况现在的我们呢。而我却做得不是很好。

我的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奶奶在家带着我。对于奶奶的唠叨,我听的时候总是显得不耐烦,有时还要反驳几句,这时我看出来奶奶很伤心。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奶奶做的饭菜,我也是抱怨:这不好吃,那个太咸了,有时干脆就不吃了。这时奶奶总是百般哄我多吃点,想法设法弄好吃的给我吃。想想黄香和孔融,我觉得我这样做太过分了,真的不应该这样。于是,我回到家里,耐心地听奶奶的“唠叨”——教导,听完了总会回应道:“哦,我知道了。”“奶奶,您在家里也别太累了,有些事等我放学回家帮您做。”对于奶奶做的饭菜,我也是好好地吃,尽量吃得津津有味。有时的菜确实做的不怎么好的,我就轻声地提醒奶奶下次盐少放一点儿。放学回家我就帮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奶奶经常在外人面前夸我懂事了。其实奶奶还不知道,那是经典里的内容所教的呢。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孝经》里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让我懂得要孝敬长者,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些事情,不要光嘴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2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还记得,我在这方面的成熟是初中的生活带来的。

初三前老是和父母犟,那时我爸妈有时会特别厌烦我,对我态度也不冷不热的,我很生气。因为那时我认为虽然我说话口气差了些,但说的内容却也是对的,所以我在初三前经常和父母犟。初三开始的时候好了一些,因为那时我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尤其是在暑假的时候。看着父母挣钱的不易,我感到了些许心酸。对父母的话也柔和了一些,也同时由于我住校的原因不经常在家,所以和父母的矛盾也不是很多了。再后来呢,也就是体育训练期间,学校的辛苦和累更使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我开始依赖在家时的感觉。终于,我和家人间再没有了隔亥。我似乎也从来没有再和父母犟过并和他们吵过,我越来越能够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爸妈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和我一般计较,并且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他们也能够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他们也体会到我学习的辛苦和我所拥有的巨大压力。他们为我做他们能够为我做的一切。例如,中考前的一天,本来考试地点离家不远,但我爸却坚持让我在考点旁边找旅馆住下。两天的考试期间,父母和我一起住在旅馆,单是那仅仅的两天,爸妈就因为我的原因而自愿花了几百块。我认为,是与父母彼此的相互理解使父母与我相互深爱着对方。那之后,我就深切地体会到了家的宝贵,同时,也了解到了孝的重要性。“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训……”孝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也是道德义务。

我曾听说过一个叫做打虎救父的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通过这则故事,我感受到了杨香的孝。“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3

在自然界中,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们都明白的道理,人类怎会不明白?正如苏辙所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孝顺是我们需要培养的第一人格。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百善孝为先。孔子的弟子闵损幼年丧母,其继母虐待他在寒冬时节只给他穿用芦花做的衣服,而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棉衣。有一次闵损将车绳掉到地上而遭到父亲毒打,衣服破烂芦花飘出父亲才知道他受了虐待,于是准备休妻。这是闵损却苦苦相求说若是继母留下只是他一人受苦,若是继母走了三个孩子都会受苦。父亲十分感动,继母也开始善待他。即使不是亲生母亲,对待长辈我们也需要孝顺,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格,闵损的纯粹的孝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孝是天地之间最可贵的感情。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小时候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其实,董永是为了给亡父办丧不得已卖身为奴,感动了天帝,天帝拍自己的女儿下凡,织锦缎卖钱来帮助董永。两人相识之地也因此得名为孝感。还有孝子为了继母而寒冬中用体温融化冰面来抓鲤鱼给继母食用;花木兰为了年迈的父亲毅然女扮男装出征;窦娥含冤赴刑场时为了不让婆婆伤心苦苦相求小吏去走小路;还有哭竹生笋、扼虎救父等等……古代的一则又一则小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孝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孝心,那就是失去了人性,在社会上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当父母渐渐苍老,我们应该学会成长学会孝敬,不再和他们顶撞多关心体谅他们。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后悔。孝就是烈日下为父母提供一丝阴凉,风雨中用臂膀替父母遮挡,为父母撑起一片天地,只报喜不报忧,经常想想他们经常回家看看。孝是我们要用一生践行的。

平凡的小人物也会因为拥有孝心善心而被世人尊敬的。一直十分佩服那个女孩,孟佩杰,五岁被生母送人,继母只照顾了她三年后瘫痪,小小的肩膀担起了所有重任,十几年过去了,孟佩杰从未放弃一直细心照顾着继母,并且背着继母上大学,这样的孝行感动了人们。她确实是最美的姑娘,她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虽然会苦会累,但她的爱是天空中最灿烂的星辰,被每个人铭记。还有绑着母亲去上课的老师陈斌强,他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孝如汩汩清泉净化着我们的心灵,那是一种最透彻纯净动人的力量。让我们与孝同行,成为孝子吧。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4

曾子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也是历史上一个极其有名的孝子。关于曾子的孝顺,民间有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有个朋友登门拜访曾子,适逢曾子出门干活去了,曾子的母亲对那人说:“请稍后,他马上就会回来的。”说罢,用手在自己的左臂上使劲掐了一下。当时曾子正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左臂一阵剧痛,于是放下活计,直奔家门。见到母亲后说:“真纳闷,刚才干活的时候,我的左臂不知怎么突然就疼了起来。只好尽早回家了。”母亲说:“无需担心,今天有客人造访,我掐了一下自己的左臂,叫你回来招待客人啊!”曾子对母亲的孝敬,已经达到了心灵感应的境界,母亲身体上的一点小小的不适,曾子都能及时而准确地感应到。曾子对父亲也同样孝敬有加,一生从不违背父亲的决定和旨意,哪怕父亲有时候蛮不讲理,甚至动手打他,曾子照样做到逆来顺受。

有一次,曾子在地里劳动,不慎将一株长势正旺的秧苗踩断了。他的父亲看见了,气得怒发冲冠,拿起一根木棒在曾子身上狠狠地打了一下。曾子居然没有闪躲,老老实实挨了父亲的棒子。由于父亲用力过猛,曾子被击倒在地上,好半天不省人事,醒来后仍然感到背上火烧火燎地疼。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挣扎着跑去对父亲说:“孩儿不肖,惹得父亲大人生气,您老人家教训我时可曾用力过猛,伤了您的手?”问候完毕就回自己房间弹琴唱歌,以此表示自己对父亲毫无怨恨。这件事很快就在社会上传开了。大家一致称赞曾子是一个难得的孝子,宁愿自己受罚,也不愿忤逆父亲。曾子的老师孔子也听说了,却对此颇为不屑,并吩咐其他弟子,如果曾子来了,千万别让他进来。其他弟子虽然疑惑不解,可一看孔子严肃的表情,谁也不敢问个究竟。没多久,曾子果然来拜访老师了,一边走一边还在想:“这回老师一定会大大表扬我的。”谁知道刚走到门口,就被关在门外,不准进去。曾子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做得不对。

事后,孔子对他说:“上古时期的舜也是个大孝子,可他才不像你这么傻。舜的父亲也经常打他,如果用的是小棒,舜就欣然领受;如果用的是大棒,他就迅速逃得远远的。而你明知大棒子威力巨大,还要送上自己的血肉之躯。你自以为这样做是对父母的孝顺,也不为自己的父母考虑考虑,万一你被棒子打死了,你父亲岂不是要背负弑子的恶名?天下还有比陷父亲于不义更为大逆不道的吗?”

听了孔子的一席教诲,曾子才恍然大悟,原来甘愿受罚也是要把握分寸的,以前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差点就酿成了大错。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5

孝,什么是孝,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可以是三皇五帝中舜的孝感是大汉王朝中汉文帝的亲尝汤药;也可以是思想家曾参的啮指痛心和子路的百里负米;;还可以是文学家黄庭坚的涤亲溺器……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由此可见孝在我国的传统美德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是,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利益化,而孝道的基础渐渐从亲情转移到了利益动天;也可以之上。因此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老人有子女却无法得到其子女的孝顺。正是人们观念的变化,孝道也被迫发生了变化人们心中越来越以为只有自己有了钱才能够孝顺父母。而在我心中这种观点却是错误的。

我认为孝顺父母虽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这些物质方面的毕竟只是次要的。老人们或者说我们的父母长辈们最需要的是儿女们在精神思想方面的孝顺,也就是我们源于内心的那种孝顺。所以他们并不在意我们回去时为他们带了什么东西,只是希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他们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儿女是否一切安好。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不只是母亲在担忧,父亲和其他的长辈们也同时在担忧我们。所以我们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即使无法常回家看看,但是我们至少也应该和父母长辈们多通通电话,让父母长辈们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多对父母长辈们说些关心的话,就只是这样我们的父母长辈们的心中也会是阳光普照的。

弟子规中有这样几句话;首孝悌,次谨信;父母命,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承。从第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孝的地位。而后面的两句在告诉我们父母要求我们做事或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应有的态度,但是位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能有多少人多少人做到这些呢。当然了,我们有时肯定有与父母不同的意见与观点,但我们也应该在父母说完之后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观点。父母也有错的时候,这时我们才更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和父母讨论。其实,这也是一种孝道。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学生时代,自然没有什么钱去给父母买东西所以我们应该用我们能用的方式去恪守孝道。每次出去的时候,和父母说一声;去上学的时候和父母说声再见;回来的时候和父母说一声;闲暇之时,多陪父母说说话,帮他们多做些家务……这些方式虽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但却是真真正正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孝心的最好方法。

百善孝为先,但每个人心中的孝都不一样。不过我们有一点是一样的——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自己自己的孝。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6

黑夜静静地笼罩在巴掌大的屋头,隐约的虫鸣嘶嘶地叫着夏天。偶然地传来几声流浪狗的吠叫,轻轻地牵动着趴在窗前的我的心。

从密黑的巷拐探出一个女人的影子,急匆匆地穿过那栋新建的楼房,钻入这栋老居。黄昏的灯光扑打在她身上,照亮了她灰黄破旧的老式大衣。

“妈,我回来了。”我打开门。那守旧的女人便是我妈。

“林子,今天有好好学习吗?”我点点头,遂想起了还没吃过晚饭。母亲的脸上似乎些许憔悴,却仍强笑着,她结了好些大茧的手,抚过我的头。“妈给你做饭去,今晚煲粥。”我笑了,让她快快过去。每天的等待与守候,不就是盼着那一碗砂锅粥?

我又坐回到那硬实的板床上,思想起第一次尝母亲的粥。

家里刚好换新货,买了个现在流行的钢锅。那销售员卖时硬说如何得好,硬着头皮买个放家里。倒好,不会用,刚好贪玩的我又被那口锅子划了条口子,那疤一直挂在我手上,老人家们都说:“倒了这霉。”

母亲却不以为然,她听说这锅煮粥才叫一个美味。于是沿着这街,寻了十户有钱人家才学会。当晚就给我煮了一大锅粥,如此美味。于是每日,心里便只守侯着那香喷喷的粥了,连自己也些许学会。

回忆了良久,渐渐听不到声音了。寂静的街口又扬起狗吠,在狭窄的巷间飘荡。肚子又在打鼓,却仍未嗅着那香味,我有点失望地撞进了厨房。

妈妈不曾见了,我灰头灰脑地走入了厨房,妈妈躺在地上,紧闭的双眼不显一丝生气,我急了,背起她往床上送,她全然地累垮了。

她艰难地睁开双眼,怏怏地说道:“林子,别急,妈这就给你煮粥去。”万般艰难地想要爬起,却终于还是不成,惘然若失间,隐约看见她眼角闪过泪光。

林子我有世上最好的妈妈。我经常在附近的穷乡僻邻里这么喊道,引得其他小伙伴们一阵羡慕。然而,望着累垮的母亲,我心酸了。

一场激烈的搏斗发生在我的内心深处,静静地走到厨房,不出声响。我将日日夜夜守候的那份秘方从心底掏出,模仿着步骤操作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悄悄端了一碗粥,轻轻扶起母亲,将粥送入她的嘴中。母亲笑了,笑得很甜蜜,我也笑了,没写在脸上,写在心里。

我似乎明白,心在守着一份爱。我高兴,将那爱装在心中,并发誓用尽一生去履行心中守住的孝。轻轻将母亲安抚入睡。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7

何为“孝”?“孝”字的组成为上“老”下“子”,意味要尊重长辈。“孝”也是一种善,古人说“百善孝为先”,想做一个德行良好的人,那么首先要尊重长辈,而“孝”也是从中国古老的礼仪流传至今的,是一种悠久的文化。

“孝”并不是人们刚出生就知道该怎么做的,也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孝”是由长辈以身作则,如同圣火一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而我们将来也要以身作则,教会我们的子女“孝”该怎么做。

如果一家之中的孩子很孝顺,那么他的父母也一定是孝顺的子女,而我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孝道的家庭中。爸爸是最注重孝道的,爷爷奶奶走得早,他便把外公外婆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看待。,每个星期一定会给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问候,每年回家去的第一个地放就是外公外婆家。妈妈对孝也是注重万分,爸爸每次让她给外公外婆打电话但她总是说烦,然而在爸爸给外公外婆打电话时,她总是抢过电话,跟外公外婆讲上十几分钟。

外公外婆在农村生活,到夏天后,天气b不仅热,蚊子还多,而两位老人年近七旬,怎么忍受得住这种折磨?记得是在20xx年的暑假,爸爸放下繁忙的工作开了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外公外婆家找人装了空调,还在那陪了外公外婆一个多星期,爸爸在家里总是威风凛凛的样子,然而到外公外婆家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对外公外婆轻声细语,就连他不爱做的家务也一并承担了,当爸爸看见外公外婆的厕所又脏又臭时,他毫不犹豫地重新把厕所装修了一遍。这种行为怎么不叫人敬佩呢?

爸妈每天回家都是带着一身的汗,他们多想一回家就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摆在桌子上,有冰凉的水可以喝啊!但是并没有,只是因为我的懒惰。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是有多么不懂事啊!爸妈为了我那么辛苦的付出,而我却对此视而不见,丝毫不懂得感恩。可现在我会力所能及的干一点家务,切菜切到手指,不要紧,因为我是为了帮助父母而流血的;开水泼到身上了,不烫,因为我是为父母而受伤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在推动我去做这些我百般厌恶的事,等我回过头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母的“孝”所传染了。

“我为自己付出”,“我为父母付出”,现在我们往往都说自己是后者,但其实我们选择的是前者,“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孝敬父母一时简单,但孝敬父母一世却是难上加难。同理,父母为我们奉献一生,也是难上加难之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孝敬父母一生呢?

父母在我心中点燃了“孝”的火苗,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它越燃越旺,并将“孝”永远传承下去!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8

今天,我听到一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内心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以前,有个叫李根的小女孩,她和我差不多大,但她的童年浸满了辛酸和苦难。她的爸爸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妈妈也因此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从此,支撑这个家的重担就落到了李根瘦小的肩膀上。一边要照顾父亲,一边要上学刻苦学习。李根精心照顾父亲,是用了心的。晚上父亲要起夜,她就在自己脚上系了根绳,要起夜了,让父亲一拉就叫醒自己。这不是根普通的绳,而是女儿孝敬父亲的“孝女绳”,这绳一头系着爸爸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女儿的不舍,另一头系着李根对爸爸 的爱心和孝心。李根十分辛苦,但是丝毫不落下学习。她几乎每学期都捧回“三好学生”的奖状,乐的躺在床上的父亲能三天不觉伤病的痛和苦。

讲的人,含着泪花,听的人,揉着泪眼,我却是面红耳赤,心里却是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非常不好意思。同是花季少年的我们。李根那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岂是我能比的?我们虽是同龄人,但命运与道路却相差之何其远?比起李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李根的那根“孝女绳”更牵出了我的羞愧难当,牵出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以前,妈妈切好了苹果让我吃,我说削的不干净。对我上学出门前的叮咛,我却嫌太唠叨。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不知是考了差分数的原因,我竟对刚做好一桌佳肴的妈妈大叫道:“又是这么油,你想把我变成猪吗?我要吃蛋炒饭!”妈妈生气了:“你这小孩怎么回事!我菜多做好了......”“我不管!”我甩下这句话就回到房里,把门重重的关上了,只剩下妈妈在门外的叹息!

古人曾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出。”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在古时就有了,父母在外劳作而我们却天天过着小皇帝、衣来伸手、方来张口的生活。我决心丢下"小皇帝"的帽子。孝从今天开始,妈妈上班前泡了一盆衣服还没洗,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洗了起来。洗干净了衣服又把爸妈的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自己看看心里也舒服。

我忙了一天,估计爸妈该下班回家了。我靠在门口,想着爸妈看见我“西边出太阳”做的那些事时的喜悦,更想着现在、将来怎样为父母,为祖国,为人民行孝!

李根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善,什么叫孝,我感谢她。孝,我们已经起步。明天,我走得更坚定,更踏实。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9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那么何为“孝”?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有些人认为只要敬养自己的父母,便是孝顺了。可这最基本的“孝”做起来却很难很难……

在母亲节那天,“祝老妈节日快乐”、“母亲节快乐”、“我爱你,老妈”等类似祝福语,附着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妈妈和自己的合照、甚至是自己的自拍,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都会呈现刷屏之势。一刹那间,全世界都是“孝”子“孝”女……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不是回复完下面的评论,看到有人点赞后,就心满意足地关掉微信了呢?你在发这条朋友圈状态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来解除对妈妈的屏蔽呢?更甚,你妈妈用微信微博吗?在朋友圈发母亲节祝福,没有什么不对,错的是无视母亲节的深意,把在朋友圈过母亲节弄成形式大过于意义,发条状态就觉得任务完成的人。比起在网络上看到你的一句轻飘飘没有温度的祝贺,和父母在一个城市的,她可能更想见见有段时间没回家的你,是不是累了、瘦了;和父母分隔两地的,她可能更想听听你的声音,听你讲讲最近工作是不是顺利,生活有没有不如意。父母就是这样的存在啊,他们给你买东西总是挑最好的,再贵也舍得,但是自己的东西却总是凑合就行;他们会花几个钟头去研究微信QQ,就为了能和不常打电话的你时常说说话;他们是不管何时,有多突然,只要你说要回家,就会给你准备好一大桌子菜。他们是你买了贵重礼物,还会担心你破费,让你下次别买了的人。对于这样的'父母,在节日,你的要传达的心意,怎么能简单地就随着朋友圈的更新,被覆盖,然后遗忘呢?

听了这个故事后就有人会深感疑惑地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孝子呢?”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外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来流行过年出去旅游,对于这种做法,大家的观念也不同。而我认为,过年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在一起,这个世界上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怆,等到那一天,我们再怎么追悔也没有用了。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今社会却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孝,忘记了应该尽孝。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朋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这就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0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

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小黄香。他九岁丧母,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长辈。

夏季,他帮父亲把床席扇凉,赶走蚊子;冬季,他用自我的身体把父亲的床席睡暖,再让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学习刻苦勤奋,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相传在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个九旬的母亲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能选择赡养母亲或孩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连夜将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

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像小黄香和郭巨这样的孝子不计其数。我们对孝并不陌生,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常听长辈们教育道: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可事实并非如此。

上小学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此刻的孩子多为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应付作业罢了。

不仅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此刻人们的生活特点。不停的找个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老人们不图儿女回家做很多事,只期望儿女们回家看看。

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个广告:一位老母亲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儿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儿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我不由得问:这是怎样了?

此刻,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香一样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样为母埋儿。那是不是说,我们能够把孝抛弃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此刻这两处。孩子听从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现。

为人父母更应当孝顺于自我的父母,不能总为自我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只是尽孝,更是给孩子做出榜样。

若连大人都不尽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龄,能温席也是无用的。因为他们并不明白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们都应当发扬和传承下去,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1

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地读懂了妈妈,妈妈的孝。

我早就听说过外婆对女儿很严,他们少不了受到外婆的打骂。由于家住农村,妈妈要去背柴,听妈妈说她一次贪玩背柴回来晚了,外婆狠狠地骂了她一顿,还没让吃晚饭。看着外婆被留在老家,妈妈也几乎不回老家看望她,我不禁觉得妈妈是不是对外婆很冷淡。

那一次我陪妈妈回老家,彻底改变了我以前的想法。

多年未曾见了,外婆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丝丝银发从外婆的帽子中探出头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刚走进门的妈妈抢先一步走到外婆身边并将外婆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在外婆充满皱纹的脸上亲了一下。“妈,身体好不?几年都没来看了,对不起哟。”妈妈对外婆亲切地说道,她的手紧紧地握着外婆的手不放开。外婆听着妈妈的话,看着坐在身边的妈妈,外婆慈祥地笑了,轻轻地我摸了摸妈妈的肩。我不禁怀疑我自己,难道我原来的想法是错的?妈妈还是爱着外婆的?

到中午,在妈妈的多次要求下,外婆答应了不下厨,外婆也被妈妈哄着看起了电视,然后妈妈亲自做饭。不一会儿,一道道香喷喷的菜被端上了饭桌。外婆看着眼中便流露出欣喜,那都是她最喜欢吃的家乡菜。妈妈在吃饭的时候总是不时夹点菜给外婆。她每一次将筷子伸进菜里“挑挑拣拣”,把最嫩最好吃的部分挑给外婆,当那道菜有辣子时,妈妈便小心翼翼地将辣椒刮到自己的碗里,怕外婆咬不动或被那辣椒皮呛着。“妈,来,多吃一点。”妈妈不时地向外婆叮嘱,“不够锅里还有呢!”然后我便注意到外婆的眼中闪着泪花。

下午,妈妈又为外婆削了一些水果,切成小块放进碗里,又沏好了一壶菊花茶,与外婆一同坐在床头。外婆一面用针线扎着鞋垫,一面和妈妈聊着往事。妈妈时不时叮嘱着外婆多喝些水。正在玩耍的我不时听到外婆愉快的声音。

吃过晚饭后,妈妈便让外婆坐在床上,自己却搭了个小板凳坐在外婆身后给外婆捶背揉肩。此时从外婆话中我才知道外婆是舍不得那几块土地才不与妈妈一起回北京的。妈妈正在使劲地给外婆揉肩,由于气候潮湿,妈妈的脸上早已挂满了汗珠。而外婆则闭上了眼睛,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看着这幅场景,我终于读懂了妈妈。她对外婆的那份关心,那份体贴,那份温暖便是儿女真正的孝,这种孝使我真正感动了。

这份孝,虽然可能远隔千里,虽然可能不易发现,但是只要这孝在我们身边,我们便都会感到舒服、感到温暖、为此感动。——我读懂了那份孝。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2

也许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寻常的问候,一个朴实的动作,也是一道动人的风景……

暮色黯淡,残阳如雪,一道紫红色将天边渲染成一幅画卷,好不真实。

雨点淅淅沥沥的拍打在屋檐上,干脆利落的在石子路上完成属于它的绽放。想起今天是冬至,不由加快脚步朝着早已准备好四菜一汤的避风港。到了楼口,我远远的瞧见一位男子带着一个小孩在楼下,低头专注着,地上还放着两袋菜,“应该也是回家吃饭的吧,真好。妈妈应该也准备好做汤圆了吧”我不禁微笑思索着……

“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啊!知不知道孩子早就放学了”男子将停彻在手机上已久的视线转向一位骑着少了一个后视镜的电动车上的老人,也打破了我的沉思。

老人微微颔首,咬着下唇,“我告诉你啊,你要是这样,我就把孩子寄到我朋友家,知不知道我在这等了多久?”男子带着语气中几分威胁,而老人也将头埋得更深,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入木三分。

就这样僵持着,老人不敢去对上那燃烧着怒气的眼睛,而男子却将心中的怒火化作一束刺眼的光,围绕着老人,毫无保留,将怒火愈演愈烈,似要将老人捏碎于自己的掌心以发泄……直到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份死寂。

隐约看见男子望见电话上的名字瞬间换了一副嘴脸,似捡到了宝。恶狠狠的瞥了老人一眼。转过身,迫不及待的滑下来接听键,“好勒,我保证给你办好了,那是必须的,好好好……”一顿阿谀奉承,嬉皮笑脸。却殊不知在他的背后,是一道言不完道不尽的凄凉,是一份心伤,是一场期盼,期盼着男子会在转身的不经意间为他留下一个嘴角的弧度。

但只是期盼罢了,现实之所以真实就是因为它否决了所有假设。男子依旧是阿谀奉承着,老人是佝偻的背影,而那个孩子只是在草丛中玩弄着,大概是不想去面对罢了。落叶时不时从树上落下,天边的残阳将眼前的景色渲染得竟透着一丝苦涩。

本该是万家灯火其乐融融的日子,却不想是如此。回到家,望着母亲微杨的嘴角,在橘黄灯下显得那么温暖。我再次陷入沉思: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明明近在咫尺,但却似隔着千山万水。明知那笑容不是发自内心的,可却多么希望他为老人留下一个弧角的温度,那足以弥补老人内心的空虚。

不要让不笑成为一种习惯。

也许我们都被生活的物质、功利所迷惑,当你疲惫了,切莫忘记在转身时为那一份等候,那一份期待,那一份空虚……留下一抹弧角的温度!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3

"姐姐,你的信让我更加想念我的父亲,也更加觉得对不起我的父亲,就在前不久,爷爷和父亲相继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却无能为力,他们走了,只留给了我永远的想念和无限的哀思.亲爱的姐姐,我想请你替我给他们写个天堂帖,我现在得陪着奶奶和妈妈,而且,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

——摘自20xx年12月30日网友妹妹的邮件

这封来信——把我为20xx年新年刻意堆砌起来的虚假的美丽——摔得粉碎。

命运,从来也不会因为我们灿烂的心情而改变他冷漠的公正,即使是我们以至孝的心思匍匐在他苍白的眉毛下面。

我不怕命运,我偏要挺直我灵长类的脊梁,为朋友的父亲,也为我们的父亲,唱一曲悲歌——

父亲,在爷爷的坟前跪了下去。我看到他凌乱的头发和坟上疯长的蒿草。灰白色的晚云胡乱的塞住北风的喉咙,我看到风的喉嗓正大口吞咽着,吞咽着它斑驳的愤怒和父亲凌乱的鬓角。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我看到坟里的祖父和坟外的父亲,在北风的心口,打开了生与死的对白。父亲凄凉哀长的一声号啕,撕裂了天地间被雪封藏住的所有词汇,它们奔跑到我的笔尖上,逼迫着我以一个冰冷的意象,浓缩这场生离死别的宿命。它们全然不顾,我身体里正在奔涌的家族的血。

我写不出来,尽管我骄傲的以为,自己熟悉每一个汉字的秉赋和脾性,可我,还是写不出来。父亲在爷爷的坟前长跪,他大声地呼喊着他的父亲;我在父亲的面前啜泣,我低声的劝和着我的父亲。

当光鲜的生人,以赤裸的躯干和赤子的良心,坦陈于生死的祭案之上;当世俗的缧绁,以功名的锦衣和利禄的金簪,悬荡于生死的毫厘之间——除了父亲,还有谁会以最冷静的神情,牵着我们的手,回到你我该回到的地方去!

我看到整个人类,被20xx年的最后的一场大雪,雕刻成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我看到我们的父亲,蜷缩成最下面的一个点,擎起他该与不该擎起的所有。

命运,以钱袋的憔悴,米袋的轻浮,生死的狞笑,连同生计的幸灾乐祸,把父亲压榨成蜷曲的一个点号。

我看到无数个点号牵着手缓缓的抬起他们高傲的头颅,以最挺拔的尊严,把人类的历史延续成一长串生生不息的省略号“……”。

我就这样写了,我的这些字,从新年快乐空气的罅隙里挣扎着挤出来,我敢带着一个完整的20xx年歌颂我们伟大的父亲。

20xx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