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父辈的婚姻

栏目: 网络散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6.8K
父辈的婚姻

有时,真的很羡慕父辈的婚姻。
从容牵手、相伴一生、平淡而不平凡!
父亲比母亲大5岁,说起他们的相识,还是一段故事。
父亲是东北人,长相一般,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很穷,差点让父亲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里的老师再三去家里找爷爷谈,告诉他父亲是棵好苗子,一定要让他读书读下去。爷爷才咬牙让父亲继续读书。那时父亲上学,都是带着口粮住在亲戚家的。
后来,为了尽快工作,减轻家里负担,父亲上了中专。我想如果有条件的话,父亲是完全可以考高中,上大学的,因为他的成绩一直是那么优秀。
中专毕业后,分在北京冶金部下属的一所研究院工作。听母亲说父亲当时是分配在另一个单位,因其成绩及各方面极其优秀,研究院院长亲自去那个单位要人,和人家领导磨唧没完,人家被烦的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放走了父亲。
父亲在工作的同时,自修了大本学历。在他几十年的工作期间,有许多科技发明获大大小小的奖项。还有一项发明,获得了国家2等奖。
也由于父亲的勤奋和努力,使妻女过着富足的生活。
和母亲的相识是经人介绍的,而这个介绍人很有意思、很有戏剧性。
年青的父亲初来北京,一切都很新奇,下班或休息的时候会到处走走看看。
一日恰走到母亲所住的小村落,也恰好在村头的井边捡到一个钱包。憨憨的父亲不知怎么办,就老老实实地坐在井边等着。
在天刚要黑下去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匆匆忙忙走来,低头找着什么。
父亲上前问:“大妈,你丢东西了吗?”
“是呀!钱包丢了。”老婆婆回答着,一脸的焦急。
在和老人确定了钱包中的东西后,父亲把钱包还给了她。
自此以后,父亲开始把老人当作亲人来走动。可能是因为父亲在北京没有亲人,看到老人也是孤身一人,想起了远方的父母。父亲和老人的感情也日复一日地加深了,像是一对亲生的母子。
看到父亲20好几了,还没有女朋友,老人不免着急。
于是,找到了同村的姥爷,想把母亲介绍给父亲。
母亲家一共有5个孩子,母亲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很小就送人了。母亲和小舅是姥爷最疼爱的。
在母亲还未出生前,姥爷曾经在城里经营纸铺生意。听大姨说,那时家里很有钱,姥姥冬天穿的皮大衣就有四件之多。只是后来姥爷染上了抽大烟的习惯,把家抽败了。
母亲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自然没有享过什么福了。
姥姥死的时候很年青,40出头,听妈妈说是让地主婆逼死的。那时刚解放,地主婆有个儿子好像在做什么官,所以她欺负村民。她说要没收姥爷家的房子,姥姥当时气不过,投井自尽了。出了人命,地主婆不敢再吱声了,房子保住了,却是用姥姥年青的生命换来的。
姥姥撒手人寰,留下了5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老姨就是那个时候送人的。姥爷每日要下地干活,回来还要给孩子们做饭,家里乱得一团糟。没有女人的日子让他变得脾气异常暴躁,于是两个大孩子,大姨和大舅就理所当然成了他的撒气筒,挨打是家常便饭。但姥爷从没打过妈妈和小舅,对她们两个比较偏爱。
当我成人后,想起妈妈和我讲的这些事。我想:“姥爷一定还是爱着他的每一个孩子的,不然,他不会为了孩子们一直不结婚的。没有巨大的动力,男人是熬不住没有女人的日子的。
扯得远了,说到哪儿了?
姥爷当时听介绍人说到父亲比母亲大5岁,有点不太乐意。但碍于邻居的情面,又因那位老太太把父亲夸得天花乱坠,才同意让母亲去见面。
妈妈个子中等,年青时的照片我见过,四方型的脸(象林青霞的脸型),一双大大的眼睛,双眼皮,梳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十分清纯秀丽。
父亲自然是一见倾心了。
妈妈后来跟我聊天时谈到,她当时没看上父亲。妈妈那时有众多的追求者,还有一个是研究生。至于最后为什么选择了父亲?妈妈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反正稀里糊涂地就跟了你爸了。
我想:父亲身上自然有别于常人,让母亲心动之处。
据母亲说,当时为了做通姥爷的思想工作(他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父亲太穷),父亲发动了单位的各层领导去游说。
就是现在,六十多岁的人了,他们两个还时常拿结婚的事打趣。
母亲会说:“就你爸,抠门,结婚就给我买了一双袜子。”
而父亲会说:“您呢?您老人家,结婚带过来的嫁妆就是一个线把儿。”
说完,两个人都会自己先笑了起来。
我却常常听到这里,感慨他们结合时是真正的一穷二白。
其实,父亲是攒了500元用于结婚的。可是老家的弟弟也要娶媳妇,没有500元做财礼不过门。于是,父亲没和母亲商量,就把钱寄回了老家。母亲得知也没说什么。
但简朴的婚礼却是姥爷心头的一大遗憾。
一直觉得母亲是个没什么心眼,大大咧咧,不把钱看得很重的那种女人。
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偷偷往老家寄钱,还以为母亲不知道。其实母亲早就知道,只是不说出来而已。有时,想起来,母亲会背着父亲在我们面前笑话他,说他耍小心眼。
小时候照看过我和姐姐的老家堂姐,因家里有事,来电话借几千块钱。父亲寄去了。母亲说:“应该的,人家毕竟为我们出过力,看过孩子,这钱咱就算送给她了。”
父亲老家来人的时候,母亲总是很热情地招待,好吃好喝。这让我想起很多电视剧中城里的女主人对来自乡下的丈夫的亲戚横眉冷对的情节。
我想:这也是父亲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对母亲的爱的原因之一吧。
小的时候,每天早上,父亲都会把母亲的自行车扛到楼下,检查一下车胎是否有气,晚上再扛到楼上。父亲以前在单位被电打过一下,后来身体就有些不太好,腰总是疼。从那以后,母亲总是每天用烧热的酒给父亲揉腰。为了对付上年岁以后,父亲渐渐脱落的头发,母亲会每天切一块生姜,给父亲蹭头皮,居然长出了些头发,这令他们信心大增。
父亲很会处理家庭生活中的小矛盾,用一种开玩笑的口气化解它。
母亲是那种性格上比较粗细条的,不太细心,不太会做饭,不太会整理家务的女人。这可能和她从小被姥爷宠爱有关。
在我上大学前,听以前的师哥师姐们说学校的饭很难吃。我还颇有些恐惧心理,结果发现食堂的饭菜不知比母亲做得要好吃多少倍。
于是,回家,开始挑剔母亲做的饭。
在饭桌上,我说:“妈妈,您把什么都用水一煮了事,一点也不好吃,看了就没胃口。”

母亲就会很不高兴,拉着个脸。
而父亲则会夸张地说:“谁说不好吃的,我吃了一辈子都没吃够。”
母亲会阴转晴,笑道:“那是,不吃没别人给你做。”
其实父亲也是常做饭的,并且水平要高过母亲。
从没见过父母大吵大闹,只是偶尔拌两句嘴,而且父亲也会很机智地把它化解开。
父亲下班后看到屋子里乱,会问妈妈怎么没收拾一下。
有时,妈妈会耍小脾气,顶父亲:“你怎么不收拾?”
父亲会说:“咦?我是领导呀!领导是动嘴的,不是动手的。毛主席说过:你办事,我放心。咱们家也是:老婆办事,我放心。”
老妈整个一没脾气。
从记事时候起,除非寒冷、雨雪大风天气,我们一家四口就有吃过晚饭去散步的习惯,父母总是拉着我和姐姐的手。后来渐渐长大,就不和父母散步了,总是找小朋友去玩。而父母却还一直保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
婚后,曾也想和老公一起散步。但他懒得动,把他从床上拉到地上,他也不肯动不动,总是抱个电视笑眯眯的。没办法,只好放弃。
记得有一篇文章中说,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复制着自己父母的婚姻。我想是对的,我也想拥有父母一样淡定从容的生活。
父亲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从未往家里拿过一点公家的东西,哪怕是一枝笔,一张信纸。小时我觉得有点过份,许多小朋友的家长都往家里拿办公用品。现在想来,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东西,无论大小,许多人就是分不清这个界线。父亲也非常痛恨当时电视剧里演的第三者,每当他(她)们出现时,一向温文尔雅的父亲就会不禁骂出来。
我们家在西直门附近,是父亲单位分的房子。小时候,母亲在清河上班,每天早出晚归,披星带月。照顾姐姐和我的任务几乎全落在了父亲的肩上,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从未听到父亲抱怨过。他很疼姐姐和我,尤其是我,我是个爱唱爱跳的小孩,加上长得比较可爱,从小就讨人喜欢。有一阵子,大概是5岁左右,我热爱上了给人梳小辫,姐姐不让,我就给父亲梳,他也就由着我胡闹。父亲总是老闺女、老闺女地叫我,一如现在老公叫女儿一样嗲声嗲气。
很欣赏父母生活的态度。我们小时候,他俩工资加起来,都不到100元。但从未见过他们为钱的事情吵过架,没听过他们发牢骚或抱怨生活不如意什么的。父亲很心细,每天的花销都会很认真地记账,小到一把青菜,几个鸡蛋,一丝不茍。
父母经常买些小零食:甲克虫形状的巧克力,一些水果糖,或是几块蛋糕、桃酥、萨其玛等等。当然,这些都像宝贝一样被父亲锁在大衣柜里,每天发上一块。小时候,经常站在大衣柜前,歪着脑袋,咬着手指,幻想里面是成堆成堆的好吃的,一定浪费了不少口水。有一段时间,家里的大衣柜几乎被我看成是有魔法的,父亲每天总是从里面变出好吃的零食。
在我们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家里居然买了一台松下20寸彩电,这在当时很少有人家有彩电,我不得不佩服父亲对钱的管理和规划。
现在的年青人动不动就抱怨自己不得志,不受重视,薪水太低,兜里总没钱等等,似乎整个世界都欠他们的。他们缺乏的就是这种从容不迫面对平淡生活的勇气和合理的支出计划。
后来,父亲的单位改革了,研究院各室内部划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搞自已的课题、发明,自负盈亏。父亲因一向的优良表现,被一个效益很好的小组要走,自那以后,我家的生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和姐姐婚后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父亲出的钱。我的房子买的早,价格便宜,父亲出了十几万左右。几年后,又出几十万给姐姐买了房子,搬离了娘家。
这事说起来,还真是脸红。中国古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家的姑娘,虽嫁出去了,却没泼出去。想想自已活到三十几岁了,没报答过父母什么,倒没少让他们跟着操心。
父母都是那种特善良、特善解人意的人。有什么问题,会很和气地给孩子们提出来,并列出意见,供我们选择。我一直都是成长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这使得婚后的我,在婆家很不适应。婆婆虽说大学毕业,但嘴上从不饶人,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和你理论,总得占了上风才罢休。公公和老公的脾气都很大。结婚前,看着他们家人总在吵来吵去的,还觉得挺好玩。谁知婚后,就变得矛头一致对我了。有时和婆婆发生一些不愉快,会回来向母亲诉苦。每次,父母都很坚决地站在婆家一方批评我,虽然,我认为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占理。起先,我觉得委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明白他们是真正的为我好,不激化矛盾。
现在,回想父母大半辈子的婚姻生活,和他们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家庭一样。
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没有波澜壮阔的激情、没有大富大贵的生活,没有婚外恋的刺激和面临家庭解体时的彷徨与痛苦。
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无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就像是一潭湖水,甚至没有激起一朵浪花。
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小桥、流水、人家》,很恬静、很淡雅、很怡人……



面对现代婚姻中的轻率、躁动、出轨等诸多问题。便想起了父母那一代人面对平淡的生活和平静的婚姻时,所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的态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这是婚姻的最高境界。(作者自评)

有时,真的很羡慕父辈的婚姻。
从容牵手、相伴一生、平淡而不平凡!
父亲比母亲大5岁,说起他们的相识,还是一段故事。
父亲是东北人,长相一般,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很穷,差点让父亲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里的老师再三去家里找爷爷谈,告诉他父亲是棵好苗子,一定要让他读书读下去。爷爷才咬牙让父亲继续读书。那时父亲上学,都是带着口粮住在亲戚家的。
后来,为了尽快工作,减轻家里负担,父亲上了中专。我想如果有条件的话,父亲是完全可以考高中,上大学的,因为他的成绩一直是那么优秀。
中专毕业后,分在北京冶金部下属的一所研究院工作。听母亲说父亲当时是分配在另一个单位,因其成绩及各方面极其优秀,研究院院长亲自去那个单位要人,和人家领导磨唧没完,人家被烦的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放走了父亲。
父亲在工作的同时,自修了大本学历。在他几十年的工作期间,有许多科技发明获大大小小的奖项。还有一项发明,获得了国家2等奖。
也由于父亲的勤奋和努力,使妻女过着富足的生活。
和母亲的相识是经人介绍的,而这个介绍人很有意思、很有戏剧性。
年青的父亲初来北京,一切都很新奇,下班或休息的时候会到处走走看看。
一日恰走到母亲所住的小村落,也恰好在村头的井边捡到一个钱包。憨憨的父亲不知怎么办,就老老实实地坐在井边等着。
在天刚要黑下去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匆匆忙忙走来,低头找着什么。
父亲上前问:“大妈,你丢东西了吗?”
“是呀!钱包丢了。”老婆婆回答着,一脸的焦急。
在和老人确定了钱包中的东西后,父亲把钱包还给了她。
自此以后,父亲开始把老人当作亲人来走动。可能是因为父亲在北京没有亲人,看到老人也是孤身一人,想起了远方的父母。父亲和老人的感情也日复一日地加深了,像是一对亲生的母子。
看到父亲20好几了,还没有女朋友,老人不免着急。
于是,找到了同村的姥爷,想把母亲介绍给父亲。
母亲家一共有5个孩子,母亲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很小就送人了。母亲和小舅是姥爷最疼爱的。
在母亲还未出生前,姥爷曾经在城里经营纸铺生意。听大姨说,那时家里很有钱,姥姥冬天穿的皮大衣就有四件之多。只是后来姥爷染上了抽大烟的习惯,把家抽败了。
母亲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自然没有享过什么福了。
姥姥死的时候很年青,40出头,听妈妈说是让地主婆逼死的。那时刚解放,地主婆有个儿子好像在做什么官,所以她欺负村民。她说要没收姥爷家的房子,姥姥当时气不过,投井自尽了。出了人命,地主婆不敢再吱声了,房子保住了,却是用姥姥年青的生命换来的。
姥姥撒手人寰,留下了5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老姨就是那个时候送人的。姥爷每日要下地干活,回来还要给孩子们做饭,家里乱得一团糟。没有女人的日子让他变得脾气异常暴躁,于是两个大孩子,大姨和大舅就理所当然成了他的撒气筒,挨打是家常便饭。但姥爷从没打过妈妈和小舅,对她们两个比较偏爱。
当我成人后,想起妈妈和我讲的这些事。我想:“姥爷一定还是爱着他的每一个孩子的,不然,他不会为了孩子们一直不结婚的。没有巨大的动力,男人是熬不住没有女人的日子的。
扯得远了,说到哪儿了?
姥爷当时听介绍人说到父亲比母亲大5岁,有点不太乐意。但碍于邻居的情面,又因那位老太太把父亲夸得天花乱坠,才同意让母亲去见面。
妈妈个子中等,年青时的照片我见过,四方型的脸(象林青霞的脸型),一双大大的眼睛,双眼皮,梳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十分清纯秀丽。
父亲自然是一见倾心了。
妈妈后来跟我聊天时谈到,她当时没看上父亲。妈妈那时有众多的追求者,还有一个是研究生。至于最后为什么选择了父亲?妈妈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反正稀里糊涂地就跟了你爸了。

Tags:父辈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