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散文精选 > 优美文章

名人爱情文章

栏目: 优美文章 / 发布于: / 人气:6.76K

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红颜容易老,时光不倒流,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的爱情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名人爱情文章

名人爱情文章篇【1】:矛盾

他像孩子一样依赖她

有些遇见,没有欢喜,所以分别,也无须恨意。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秦德君终于释怀。说起茅盾,她坦然地称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或许,在心里早已原谅了他。

1920xx年7月,一艘从上海开往日本的小商轮上,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的茅盾像个孩子一样,一边把手里的名片一张张地抛向大海,一边快活地嚷嚷:“秦德君跳海了!”名片是秦德君的,一百张,被茅盾毫不客气地丢得一张不剩。

他已经郁闷很久了,终于可以任性一回。先是南昌起义失败后,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接着,他的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发表后,作品中的低沉气息、悲剧命运又遭到左翼文人的批判。他是在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陈望道的建议下去日本避风的。

也是通过陈望道,22岁的秦德君与茅盾同行。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席卷全国,长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秦德君,突然间失去了组织。她准备取道日本去苏联留学。对同行的这个爱洒香水的男人,秦德君谈不上喜欢。

小商轮上只有她一位女客,茅盾便经常约她去甲板上看海、吹风。他给秦德君讲他的着作,讲时下的文学界,每次讲到最后,总会说到个人生活的不幸——包办婚姻,与妻子相处不好。他的苦闷,让受“五四”自由思想熏陶的秦德君生出了同情之心。

一路上,有容貌秀丽、思想进步的秦德君随行,茅盾的心情也愉快起来。他在船上给好友郑振铎写信,里面提到秦德君,从穿戴到动作、语言,甚至是一缕被海风吹起的少白头发,都被他描写得生动、细腻。下船时,两人已经很熟,秦德君称个子不高的茅盾为“小淘气”,他则叫她“阿姐”。虽然,他比她大10岁。

到东京后,秦德君住进“中华女生寄宿舍”,进入“东亚预备学校”学习日文。百无聊赖的茅盾便常常往女生宿舍跑,不懂日语,没有职业,没有收入,小说又受到批判,他常常灰心丧气大发牢骚。消沉颓废的时候,秦德君总是耐心细致地规劝他,帮他分析革命形势,鼓励他振作起来向前看,甚至约他“一起到苏联去”。

仿佛有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感动之余,茅盾说他“像沉沦在大风大浪里,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救生藤”。他不再失魂落魄,开始高高兴兴地写作,写完《从牯岭到东京》后,兴奋地拿给秦德君看。秦德君边看边读,“我看见北欧命运女神中间的一个,很庄严地站在我面前,督促引导我向前。她的永远奋斗的精神,将我吸引着向前!”不顾身边还有旁人,茅盾突然紧紧抱住秦德君,激动地说:“北欧命运女神中最庄严的那一个,就是你啊!就是我亲爱的阿姐啊!”

浮萍一样飘零海外,寂寞的心需要温暖和依靠。两人开始形影不离,上午她去上课,他帮她提书包,扶她上电车,中午等她吃饭,下午一起看电影、逛公园。即使去理发,他也要求她陪着。无论什么场合,茅盾都紧紧拉着她的手,他像孩子一样依赖她,她是他的精神支柱。

一次乘坐高空电车时,突发故障,电车悬挂在空中。茅盾没有丝毫慌张,他脸上带着笑,紧握秦德君的手,凑近她的耳朵说:“阿姐,就这样掉下深谷里够幸福的啊!”感动于他的真诚,秦德君决定一心扶持他。当茅盾做出与妻子离婚的承诺时,她与他同居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茅盾的博学多才和体贴关怀让感情一度受挫的秦德君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中。樱花盛开的时节,她的心也如花般怒放。

名人爱情文章篇【2】:周瘦鹃和周吟萍:情痴留遗恨

1895年6月30日,周瘦鹃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小职员家庭。6岁那年,由于维持家庭生计的父亲因病去世,生活展开了一幅艰辛的画卷。但幸运的是,周母是一位倔强的女人,为了能让儿子读书,她挑起家庭的重担,日夜为人缝补做活。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周瘦鹃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因为成绩优异和家庭贫困,教过他的老师们都对他另眼相待,他也由此受到免交学杂费的特殊优待,直到中学毕业。

其实,早在中学时期,16岁的周瘦鹃就表现出非凡的写作能力。一次暑假,被旧书摊杂志上的一篇爱情故事打动,他就下决心把这则笔记改成小说或剧本。一个月的时间内,他竟然完成了八幕话剧《爱之花》,这虽然是他的处女作,但后来被搬上舞台,也曾轰动一时。

1920xx年,未满18岁的周瘦鹃中学毕业被留校任教。因为年纪小,而且教的学生大都是比他大的富家子弟,所以经常被欺负。周瘦鹃忍气吞声,也更加勤奋,很快,他就在文坛崭露头角。也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生中的最爱的姑娘周吟萍,也开始了他们之间一生一世的纠缠。

那是在上海务本中学的一次联欢会上,一个活波秀美的女生上台表演昆曲,一颦一笑让台下的周瘦鹃一见倾心,如梦如痴。得知心仪的女孩是“校花”周吟萍,且是富家千金小姐,周瘦鹃胆怯了,虽然自己小有名气,但贫困的家境还是让他感觉到两人之间巨大的差距,他望而却步,但又寝食难安。18岁的青春,正是恋爱的时节,眼波追随很久的周瘦鹃终于无法按捺内心的冲动,他还是鼓足勇气给女孩写了信。怕鲁莽唐突,他在信中极尽谦和,但炙热的情感是无法掩饰的。信发出去后,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期待她的来信又害怕她的拒绝。在煎熬中,他终于收到她的回信。就这样,书信传情,才子佳人,仿佛命中注定般,一眼万年。

他们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通信,他们谈小说、昆曲,写诗歌美文,乃至讨论花卉种植,情感与日倍增。但一直在“女神”面前自卑的周瘦鹃最初依旧不敢直言自己的爱慕之情,可深情无需直白,周吟萍自然也心知肚明。他们以为爱情会随着时间瓜熟蒂落,总有一天他们会自然地走到一起。可情感浓烈时,周吟萍的家人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恋情。

反对是必然的,她家道殷实,又才貌双全,父母怎会甘心把她托付给一个日子清贫的穷书生?面对家人阻扰,她反抗过,可无济于事。最终,两人不得不正视分手的结局,而她也面临着和一个富家子弟结婚的命运。看无可扭转,她只能选择妥协,但前提是必须让周瘦鹃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他忍着剧痛如约来了,她一袭白纱明艳动人,只是神情恍惚,双手不停地抚弄手上的浅色丝手套。两人眼神交接中,他自然是明白的,那手套是他之前送她的。她在用行动来表白自己的心意,新郎的位置上站的不是你,但心是你的。参加完婚礼,他大病了一场,仿佛精气神被抽空了一半。

婚后,他们依旧保持通信,也互赠相思的信物。周瘦鹃曾说:“每得片纸只字,目为瑰宝。”而周吟萍也在信间表白道:“想当初我也曾几次三番地想抵抗,然总没有效果,后来退一步想,我譬如寄居此间,保持清白,以后慢慢再作道理,一年工夫,居然被我挨过了……”谁能想象,新婚一年后,她竟用尽各种方法为他保留着女儿身。

遗憾的是,他们终究未能实现在一起的心愿。因为母亲的催促,年龄愈大的周瘦鹃也开始面临结婚的压力。心系的女人已然成了他人的妻子,他又无法冲破这一切,于是开始相亲,随后也结婚了。

周瘦鹃结婚时,周吟萍也来了。同样的一幕,一先一后出现在两人面前,心苍凉,也许再也所寄。第二天,周吟萍写信给周瘦鹃,说昨晚去剧院看了《黛玉葬花》这出戏,为林妹妹流了一把伤心泪。此话所包含的各种情绪,她懂,自然,他也心明。

男婚女嫁,各自参与,只是彼此不是我和你。此时的他们也许终于看透了,相较男欢女爱,也许留在心里的真情才是最值得珍藏的。虽然,各自成家后,他们也曾一起相会过,看戏泛舟,似朋友,如亲人,但再无非分之想。

纯粹的爱情也许更弥足珍贵,无法忘却。婚后,周瘦鹃把对周吟萍的爱转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她的英文名字叫“Violet”(紫罗兰),于是,他建紫罗兰庵,一生供养紫罗兰花于案头,连办的刊物也取作《紫罗兰》,甚至用紫罗兰墨水写文章。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写过太多的爱情小说,很多主人公都是他的紫罗兰,他最初的恋人——周吟萍。

多年后,也许上苍看到这对有情人痴恋太苦,也给过他们一次机会。那时,周瘦鹃夫人去世,而周吟萍也失去丈夫,按说红颜白了头,真情终牵手也算一段佳话,可周吟萍却以“年华迟暮,不想重堕绮障”的说法拒绝了。也许看过太多的痴痴怨怨,站在彼岸守着回忆也是另一种风景。

有朋友曾这样评价周瘦鹃:“弥天际地只情字,如此钟情世所稀。我怪周郎一支笔,如何只会写相思。”周瘦鹃一生写尽人间情事,唯独难忘那一眼台上看到的舞弄长袖的女子,他终生痴迷紫罗兰,最终走不出初恋的回忆。1968年的那场浩劫中,当“紫兰小筑”变成废墟、紫罗兰花被践踏时,生无所寄的他再也不留恋这个世界,一跃而下,魂断枯井。

名人爱情文章篇【3】:等了一场春迟未,爱上梨花蕊中凉

不梳洗,就废了青春。偶有打扮不是为了惊艳某人,只是想给活着一个凭证。你不开口,我永远不发出声音。嘘寒问暖多了会嫌吵,结果老娘挂了电话再也没问,才觉得不安心。天已回暖,心还不曾回温。冷漠成了琉璃鐏,敏感脆弱。不想见任何人。二月的风,幻春。没有红和绿,没有纸鸢小燕子,亦没有一棵草的鹅黄稚嫩,我不开心,委屈成一滴泪的翻滚。

女人的世界是一滴水的精华,男人的眼里是一片海的博大。女人的心思是一个人的天涯,男人的故事总有太多穿差。当一个女人把心完全系在男人的身上,就成了负担。爱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以情做枷。我不是海,我只是一滴水啊!我要的是在你眼里,不变成泪滴下。

谁人妙手画琼碧,万里晴空一念云。且听风吟,丝丝缕缕困红尘。当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候,寂寞就成了情人。此刻不被打搅成了一种渴望。月光下的影子,清冷且消瘦。那一瞬没有心事,只有呆呆的凝望、凝望成一个人的相思。很闲,就是很闲了。我不乱,我的世界是星星的眼睛。距离,是沙漠与海的传说。各有各的结界,绝不通融。不求一念春生,亦不会一生看花相思老。那细如流泉的小心思啊,就如星子坠海。斑斑涟漪溶于清透的黑暗,华丽的跌落于无形、终无悔。

生活里总有杂质斑驳在里面,而那些也是我们成长轨迹。放下的、对自己是复活,对他人是解脱。握不住的美好,是自己梦境里的衍射。一丝惊扰刺穿这平衡,会发现很多丑陋不堪。你愿意放下、生活会有新的赠与,你若纠缠、只会愈陷愈深。生活给的更多是苦难,经历越多心越硬,心就狠到了生茧。不管有多少回忆,终究与明天无关,把握手里攥着的,不迷惘、不堕落足矣。

当生命里需要一把伞,你借口可以打车避过阴天,在雨里凉透的心,与你不再有染。人生不是托管,付出与回报相差甚远,那距离也就将彼此轮回隔岸。婚姻很简单,就是我需要,你!必须在!付出和承担并生才能恒远。在乎越多,失望就越大。当一切看淡了,也就聚散随缘,无谓得失了。等待别人给幸福的人,活得都不幸福。自己寻找幸福的人,又必须携手孤独。我们配合着身体的动荡,苍老了思想。细思量,不过大梦一场,认真如世、荒唐又怎样。炊烟渐起、看斜阳,爱恨情仇皆虚妄,鞭挞出尘已冬凉。

一段感情成为过去,就不会泛起一丝涟漪。当初的疯狂被典当,爱情就放弃了生长。曾经红着脸躲避,以为彼此会是唯一,原来只要擦肩记忆都会跟着老去。朋友的距离、都不再适合彼此再遇,我们都懂得过去影响现在,是顾此失彼,不如疏离。转身无须拖泥带水,放手莫说你曾衷情。看着人来人往,那些喧嚣的过场已经于己了无挂碍。任凭岁月简单的生长,落笔倾城、念字远方……

缘分很多时候是意外,误打误撞成就了寻常日子里的美好。一见钟情通常都是看脸,第一印象的憧憬,能走远的,还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相濡以沫。爱情不是等到的,是遇见,就像风吹开冰雪,刹那满眼鲜活,春欣欣然就来了。不去小河边依然可以用心聆听溪水叮咚,感知水草萌芽。用不了多久,小燕子就该从南方飞回来了,就在那黎明的一声轻啼里,看见爱情的样子,想着你痴痴的笑了。那一刻,你是我眼中升腾的温暖,我是你心头祈盼的晴川。

选择了一张纸的纯度,就要有耐力等他成长为一本书的深度。不知从哪一刻起,心变得柔软,似乎一捏会流出水来。若草尖儿轻触眉睫,一瞬间心就痒了,却不愿睁开眼。春天踏着细碎的步子不急不缓的来了,昨夜没有风,人却醉了。因你的好,亦因你的坏!远方的你,咫尺天涯的相依。有些情愫无声无息,却不知不觉深植心底。微风把思念穿起,漫天大雪早就远去。念字如昔,弹墨烟雨。你是我掌心里的一片绿,我是你心头的一抹胭脂雨。遇见了彼此,就想融为一体,白首不相离。也许这一生都只是为了遇到某个人,完成一次轮回的洗礼,而你是我想要的本体。你用青春邀约爱情,我用余生缝补缺憾。始终相信,终有个人的存在是“此生为你”!

这个春已经过半,还埋在雪里,世界安静的就如同尘封的古卷。一切都是枯黄的,看不出复活的痕迹,买了几株花草,装点空寂,萌生暖意。我不想读别人,那安慰不了自己。我的心是早春的雪,飘成白色的精灵,裸成泪的冰凌。深夜就看着无数星星,想象哪一颗是你的眼睛、看向我的疼爱。泪一滴、一滴淌下来,你不在,我的时间、空白!千年雨歇,我想要有你的未来!思念飘在风里,你听到了么?若春天有雪,那是眼泪在飞。花开千顷,我只要一朵。这春只有寂寞是完整的,你、可念不可说。

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红颜容易老,时光不倒流,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的爱情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名人爱情文章篇【1】:矛盾

他像孩子一样依赖她

有些遇见,没有欢喜,所以分别,也无须恨意。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秦德君终于释怀。说起茅盾,她坦然地称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或许,在心里早已原谅了他。

1920xx年7月,一艘从上海开往日本的小商轮上,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的茅盾像个孩子一样,一边把手里的名片一张张地抛向大海,一边快活地嚷嚷:“秦德君跳海了!”名片是秦德君的,一百张,被茅盾毫不客气地丢得一张不剩。

他已经郁闷很久了,终于可以任性一回。先是南昌起义失败后,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接着,他的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发表后,作品中的低沉气息、悲剧命运又遭到左翼文人的批判。他是在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陈望道的建议下去日本避风的。

也是通过陈望道,22岁的秦德君与茅盾同行。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席卷全国,长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秦德君,突然间失去了组织。她准备取道日本去苏联留学。对同行的这个爱洒香水的男人,秦德君谈不上喜欢。

小商轮上只有她一位女客,茅盾便经常约她去甲板上看海、吹风。他给秦德君讲他的着作,讲时下的文学界,每次讲到最后,总会说到个人生活的不幸——包办婚姻,与妻子相处不好。他的苦闷,让受“五四”自由思想熏陶的秦德君生出了同情之心。

一路上,有容貌秀丽、思想进步的秦德君随行,茅盾的心情也愉快起来。他在船上给好友郑振铎写信,里面提到秦德君,从穿戴到动作、语言,甚至是一缕被海风吹起的少白头发,都被他描写得生动、细腻。下船时,两人已经很熟,秦德君称个子不高的茅盾为“小淘气”,他则叫她“阿姐”。虽然,他比她大10岁。

到东京后,秦德君住进“中华女生寄宿舍”,进入“东亚预备学校”学习日文。百无聊赖的茅盾便常常往女生宿舍跑,不懂日语,没有职业,没有收入,小说又受到批判,他常常灰心丧气大发牢骚。消沉颓废的时候,秦德君总是耐心细致地规劝他,帮他分析革命形势,鼓励他振作起来向前看,甚至约他“一起到苏联去”。

仿佛有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感动之余,茅盾说他“像沉沦在大风大浪里,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救生藤”。他不再失魂落魄,开始高高兴兴地写作,写完《从牯岭到东京》后,兴奋地拿给秦德君看。秦德君边看边读,“我看见北欧命运女神中间的一个,很庄严地站在我面前,督促引导我向前。她的永远奋斗的精神,将我吸引着向前!”不顾身边还有旁人,茅盾突然紧紧抱住秦德君,激动地说:“北欧命运女神中最庄严的那一个,就是你啊!就是我亲爱的阿姐啊!”

浮萍一样飘零海外,寂寞的心需要温暖和依靠。两人开始形影不离,上午她去上课,他帮她提书包,扶她上电车,中午等她吃饭,下午一起看电影、逛公园。即使去理发,他也要求她陪着。无论什么场合,茅盾都紧紧拉着她的手,他像孩子一样依赖她,她是他的精神支柱。

一次乘坐高空电车时,突发故障,电车悬挂在空中。茅盾没有丝毫慌张,他脸上带着笑,紧握秦德君的手,凑近她的耳朵说:“阿姐,就这样掉下深谷里够幸福的啊!”感动于他的真诚,秦德君决定一心扶持他。当茅盾做出与妻子离婚的承诺时,她与他同居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茅盾的博学多才和体贴关怀让感情一度受挫的秦德君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中。樱花盛开的时节,她的心也如花般怒放。

名人爱情文章篇【2】:周瘦鹃和周吟萍:情痴留遗恨

1895年6月30日,周瘦鹃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小职员家庭。6岁那年,由于维持家庭生计的父亲因病去世,生活展开了一幅艰辛的画卷。但幸运的是,周母是一位倔强的女人,为了能让儿子读书,她挑起家庭的重担,日夜为人缝补做活。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周瘦鹃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因为成绩优异和家庭贫困,教过他的老师们都对他另眼相待,他也由此受到免交学杂费的特殊优待,直到中学毕业。

其实,早在中学时期,16岁的周瘦鹃就表现出非凡的写作能力。一次暑假,被旧书摊杂志上的一篇爱情故事打动,他就下决心把这则笔记改成小说或剧本。一个月的时间内,他竟然完成了八幕话剧《爱之花》,这虽然是他的处女作,但后来被搬上舞台,也曾轰动一时。

1920xx年,未满18岁的周瘦鹃中学毕业被留校任教。因为年纪小,而且教的学生大都是比他大的富家子弟,所以经常被欺负。周瘦鹃忍气吞声,也更加勤奋,很快,他就在文坛崭露头角。也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生中的最爱的姑娘周吟萍,也开始了他们之间一生一世的纠缠。

那是在上海务本中学的一次联欢会上,一个活波秀美的女生上台表演昆曲,一颦一笑让台下的周瘦鹃一见倾心,如梦如痴。得知心仪的女孩是“校花”周吟萍,且是富家千金小姐,周瘦鹃胆怯了,虽然自己小有名气,但贫困的家境还是让他感觉到两人之间巨大的差距,他望而却步,但又寝食难安。18岁的青春,正是恋爱的时节,眼波追随很久的周瘦鹃终于无法按捺内心的冲动,他还是鼓足勇气给女孩写了信。怕鲁莽唐突,他在信中极尽谦和,但炙热的情感是无法掩饰的。信发出去后,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期待她的来信又害怕她的拒绝。在煎熬中,他终于收到她的回信。就这样,书信传情,才子佳人,仿佛命中注定般,一眼万年。

他们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通信,他们谈小说、昆曲,写诗歌美文,乃至讨论花卉种植,情感与日倍增。但一直在“女神”面前自卑的周瘦鹃最初依旧不敢直言自己的爱慕之情,可深情无需直白,周吟萍自然也心知肚明。他们以为爱情会随着时间瓜熟蒂落,总有一天他们会自然地走到一起。可情感浓烈时,周吟萍的家人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恋情。

反对是必然的,她家道殷实,又才貌双全,父母怎会甘心把她托付给一个日子清贫的穷书生?面对家人阻扰,她反抗过,可无济于事。最终,两人不得不正视分手的结局,而她也面临着和一个富家子弟结婚的命运。看无可扭转,她只能选择妥协,但前提是必须让周瘦鹃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他忍着剧痛如约来了,她一袭白纱明艳动人,只是神情恍惚,双手不停地抚弄手上的浅色丝手套。两人眼神交接中,他自然是明白的,那手套是他之前送她的。她在用行动来表白自己的心意,新郎的位置上站的不是你,但心是你的。参加完婚礼,他大病了一场,仿佛精气神被抽空了一半。

婚后,他们依旧保持通信,也互赠相思的信物。周瘦鹃曾说:“每得片纸只字,目为瑰宝。”而周吟萍也在信间表白道:“想当初我也曾几次三番地想抵抗,然总没有效果,后来退一步想,我譬如寄居此间,保持清白,以后慢慢再作道理,一年工夫,居然被我挨过了……”谁能想象,新婚一年后,她竟用尽各种方法为他保留着女儿身。

遗憾的是,他们终究未能实现在一起的心愿。因为母亲的催促,年龄愈大的周瘦鹃也开始面临结婚的压力。心系的女人已然成了他人的妻子,他又无法冲破这一切,于是开始相亲,随后也结婚了。

周瘦鹃结婚时,周吟萍也来了。同样的一幕,一先一后出现在两人面前,心苍凉,也许再也所寄。第二天,周吟萍写信给周瘦鹃,说昨晚去剧院看了《黛玉葬花》这出戏,为林妹妹流了一把伤心泪。此话所包含的各种情绪,她懂,自然,他也心明。

男婚女嫁,各自参与,只是彼此不是我和你。此时的他们也许终于看透了,相较男欢女爱,也许留在心里的真情才是最值得珍藏的。虽然,各自成家后,他们也曾一起相会过,看戏泛舟,似朋友,如亲人,但再无非分之想。

纯粹的爱情也许更弥足珍贵,无法忘却。婚后,周瘦鹃把对周吟萍的爱转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她的英文名字叫“Violet”(紫罗兰),于是,他建紫罗兰庵,一生供养紫罗兰花于案头,连办的刊物也取作《紫罗兰》,甚至用紫罗兰墨水写文章。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写过太多的爱情小说,很多主人公都是他的紫罗兰,他最初的恋人——周吟萍。

多年后,也许上苍看到这对有情人痴恋太苦,也给过他们一次机会。那时,周瘦鹃夫人去世,而周吟萍也失去丈夫,按说红颜白了头,真情终牵手也算一段佳话,可周吟萍却以“年华迟暮,不想重堕绮障”的说法拒绝了。也许看过太多的痴痴怨怨,站在彼岸守着回忆也是另一种风景。

有朋友曾这样评价周瘦鹃:“弥天际地只情字,如此钟情世所稀。我怪周郎一支笔,如何只会写相思。”周瘦鹃一生写尽人间情事,唯独难忘那一眼台上看到的舞弄长袖的女子,他终生痴迷紫罗兰,最终走不出初恋的回忆。1968年的那场浩劫中,当“紫兰小筑”变成废墟、紫罗兰花被践踏时,生无所寄的他再也不留恋这个世界,一跃而下,魂断枯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