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可贵的关注

栏目: 优秀散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87W
可贵的关注

在湖北农村时,我读过钱国丹的许多小说;到了台州,我更是喜欢读她的各类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钱国丹的小说牵引着我,让我从穷乡僻壤来到台州这个沿海发达城市来的。
  钱国丹以《师道》《自戕》《弃妇》《婚姻》《家祭》《弄璋弄瓦》《银杏悲歌》《遥远的童话》和《树上的鸟巢》为代表的郑家湾系列,因为构思的严谨,行文的流畅,语言的洗练,让她在众多的小说作家中脱颖而出。而我更看好的是她作品的大气,她的每一篇小说,甚至每一篇散文,都有重大的历史背景,显得恢宏厚重,意蕴深刻。那些史诗般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曾经那样的震撼了读者,也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最近,钱国丹的新作《快乐老家》在3期《江南》发表后,又被6期的《小说选刊》转载。我认真读完这部中篇,掩卷之后,心绪久久不能平息。
  首先,我认为钱国丹的创作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熟悉她的读者都清楚,在这之前,她写的基本是“寻根文学”,她写她的娘家郑家湾,写她们的大家族,写亲人们的悲欢离合和坎坷命运。而《快乐老家》却超越了郑家湾,她从那一方她轻车熟路的地域里跳了出来,开始了新的挑战。她用充满激情的笔墨,写现代农民,写弱势群体,写他们的生存状态,为他们的乐而乐,为他们的忧而忧,为他们的不公平待遇呼吁呐喊!
  按照目前文坛的理论,这部小说应当属于“底层写作”,或“草根文学”。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小说表现的是现代农民的生存状况。主人公黄长生是个优秀的农民,他有聪明的头脑,有勤劳的双手,还有一定的胆魄。他离开了家乡和土地,进入陌生的城市,去做他的豆腐生意。由于他的豆腐“白、嫩、纯、香”,价格公道,也因为他的为人诚信,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富起来了,具体表现为“女儿进了城里最好的双语学校,还给他的宝贝儿子买了头价格不菲的波斯猫”。黄长生发家致富后不忘党的领导,不忘农村的贫苦孩子,他拿出辛辛苦苦赚下来的10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
  就这样,黄长生出名了,领导接见,报纸宣传,电视露脸。不用说,对于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农民,黄长生曾经是很体面很风光的。如果故事按这样的思路下去,充其量不过是一篇宣传改革开放的报告文学。钱国丹的高明在于,她不会把她的人物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正像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说过,钱国丹像美国的作家福克纳一样是在掘井,掘一口很深的井,她要在井底深处,挖出某些宝藏来。
  在钱国丹的笔下。黄长生的风光犹如一叶扁舟,在大海洋洋中荡荡悠悠,乘风破浪。享受着“孤帆远影碧空尽”曼妙,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看上去很美。是的,这情这景,看上去的确很美,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看到的是,这叶扁舟,在狂风恶浪中颠簸起伏,在挣扎奋争,但是它总归是一叶扁舟,缺乏万顿巨轮的抗打击抗风暴能力,终于,小船倾斜了,进水了,最后覆没了。
  我反复阅读这篇小说,心非常沉重。农民至今还是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是艰难的,是旱涝不保的。他们也许曾经富裕,但一旦遭遇变故,比如天灾,比如人祸,很可能会家破人亡,并从此一蹶不振。黄长生的儿子豆豆就是遭遇车祸了,而肇事的恰恰是当时的市委书记廖明远的司机。为了“不打扰领导的工作生活,”办公室主任莫世风对上隐瞒,对下哄压,让黄长生他们乖乖地把尸体下葬,当然,他也有许诺,就是让豆豆的姐姐芳芳去当女兵。在“女兵”这个诱饵的诱惑下,忠厚善良的黄长生一家掩埋了儿子的尸体。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被这个莫主任忽悠了,当一切的希望都破灭以后,豆豆的妈妈疯了,黄长生自己也病入膏肓。
  底层民众是弱势群体,在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他们盼望清官,好官,而清官好官都被隔离了,他们很难听到民众的呼声。小说里,钱国丹给我们设置了一位关心农民疾苦的公仆,这位廖副省长“实在是厌倦了无穷无尽的迎来送往”,在省亲回家的路上,他坚决不坐公车,不惊动方方面面的人,他选择了五一长假,让儿子的小别克送他,一路清净地往故乡行来。于是,他遇上了那只波斯猫,由此才了解到那个辛酸而悲愤的故事,从而拍案而起:欺负农民,天理不容!
  这个中篇,有悬念,有神秘感,吸引着人一口气把它读完。在细节的铺排上,钱国丹也颇显功力。那波斯猫是个精灵,它在小主人死后,哪儿也不去,谁也哄不走,不离不弃地守着小主人的坟墩。一直等到四年后廖明远重来故地,才把这不幸消息“告诉”了他。
  一首平平常常的《快乐老家》,它不但伴随着廖明远的回家之行,带着廖副省长回家的喜悦,却也包涵着深深的含意。回老家应该是愉快的,可是,他们的老家,老家的乡亲们,正在遭受怎么样的待遇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十多亿的农民,他们生活得好不好,开心不开心,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三农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免除农业税,解决农村的合作医疗问题,义务教育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快乐老家》的立意,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非常吻合,我想,这篇小说之所以被《小说选刊》看中,这应该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作为一个读者,我想,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对农民问题的关注,是广大作者必须身体力行的。我读过的唐诗中,记忆最深的,是李绅的悯农,是杜甫的三吏三别。我想,为底层民众写作,为广大农民写作,才是作者的使命,才受百姓的欢迎。这样的作品,才最有感染力,才会成为不杇。
  当前,五花八门的“作品”充斥图书市场,一些唯利是图的出版商和为金钱奴役的写手,合作制造文学垃圾,用色情,暴力,强权,和封建意识,毒害着我们的青少年读者。也有一些作者热衷于卿卿我我,热衷于无病呻吟,热衷于小资情调,他们高高在上,根本忘记了自己的衣食父母,忘记了作家的神圣使命;而钱国丹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把笔触伸入到农村,关注着草根族的命运,关注农民问题,这种关注是十分难得的,也是十分可贵的。 

在湖北农村时,我读过钱国丹的许多小说;到了台州,我更是喜欢读她的各类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钱国丹的小说牵引着我,让我从穷乡僻壤来到台州这个沿海发达城市来的。
  钱国丹以《师道》《自戕》《弃妇》《婚姻》《家祭》《弄璋弄瓦》《银杏悲歌》《遥远的童话》和《树上的鸟巢》为代表的郑家湾系列,因为构思的严谨,行文的流畅,语言的洗练,让她在众多的小说作家中脱颖而出。而我更看好的是她作品的大气,她的每一篇小说,甚至每一篇散文,都有重大的历史背景,显得恢宏厚重,意蕴深刻。那些史诗般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曾经那样的震撼了读者,也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最近,钱国丹的新作《快乐老家》在3期《江南》发表后,又被6期的《小说选刊》转载。我认真读完这部中篇,掩卷之后,心绪久久不能平息。
  首先,我认为钱国丹的创作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熟悉她的读者都清楚,在这之前,她写的基本是“寻根文学”,她写她的娘家郑家湾,写她们的大家族,写亲人们的悲欢离合和坎坷命运。而《快乐老家》却超越了郑家湾,她从那一方她轻车熟路的地域里跳了出来,开始了新的挑战。她用充满激情的笔墨,写现代农民,写弱势群体,写他们的生存状态,为他们的乐而乐,为他们的忧而忧,为他们的不公平待遇呼吁呐喊!
  按照目前文坛的理论,这部小说应当属于“底层写作”,或“草根文学”。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小说表现的是现代农民的生存状况。主人公黄长生是个优秀的农民,他有聪明的头脑,有勤劳的双手,还有一定的胆魄。他离开了家乡和土地,进入陌生的城市,去做他的豆腐生意。由于他的豆腐“白、嫩、纯、香”,价格公道,也因为他的为人诚信,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富起来了,具体表现为“女儿进了城里最好的双语学校,还给他的宝贝儿子买了头价格不菲的波斯猫”。黄长生发家致富后不忘党的领导,不忘农村的贫苦孩子,他拿出辛辛苦苦赚下来的10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
  就这样,黄长生出名了,领导接见,报纸宣传,电视露脸。不用说,对于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农民,黄长生曾经是很体面很风光的。如果故事按这样的思路下去,充其量不过是一篇宣传改革开放的报告文学。钱国丹的高明在于,她不会把她的人物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正像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说过,钱国丹像美国的作家福克纳一样是在掘井,掘一口很深的井,她要在井底深处,挖出某些宝藏来。
  在钱国丹的笔下。黄长生的风光犹如一叶扁舟,在大海洋洋中荡荡悠悠,乘风破浪。享受着“孤帆远影碧空尽”曼妙,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看上去很美。是的,这情这景,看上去的确很美,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看到的是,这叶扁舟,在狂风恶浪中颠簸起伏,在挣扎奋争,但是它总归是一叶扁舟,缺乏万顿巨轮的抗打击抗风暴能力,终于,小船倾斜了,进水了,最后覆没了。
  我反复阅读这篇小说,心非常沉重。农民至今还是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是艰难的,是旱涝不保的。他们也许曾经富裕,但一旦遭遇变故,比如天灾,比如人祸,很可能会家破人亡,并从此一蹶不振。黄长生的儿子豆豆就是遭遇车祸了,而肇事的恰恰是当时的市委书记廖明远的司机。为了“不打扰领导的工作生活,”办公室主任莫世风对上隐瞒,对下哄压,让黄长生他们乖乖地把尸体下葬,当然,他也有许诺,就是让豆豆的姐姐芳芳去当女兵。在“女兵”这个诱饵的诱惑下,忠厚善良的黄长生一家掩埋了儿子的尸体。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被这个莫主任忽悠了,当一切的希望都破灭以后,豆豆的妈妈疯了,黄长生自己也病入膏肓。

Tags: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