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樱花飘落青龙寺

栏目: 优秀散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43W
樱花飘落青龙寺

乍暖还轻冷。春风依恋残冬,彤云密布,雨雪点点,犹有似无。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这是多愁善感的晏殊悟解人生后对挚友的劝慰。可时隔千余年,怎么也找不着那种姿意纵情的感觉。连日不断的珍馐美味,灯红酒绿,奉迎礼送,欢歌笑舞,留下的只是挥之不去的疲累厌倦,及向往远离尘嚣、寻觅清净之地的饥渴。于是驱车直抵铁炉庙,踏上了青龙寺雨雪间或飘落的青石台阶。
这是一处在考古发掘的原址上重建的隋唐寺院。它位于西影路东段繁华闹市的北侧,青龙寺站牌下折向西北,顺着一条平坦的车行便道缓坡直上,高踞于乐游原的顶部。晚唐文坛双璧“小李杜”登临乐游原,即兴命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在傍晚之时登上乐游原,观赏落日余晖。夕阳虽美,却是太短,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哲学启迪。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抒写诗人登高纵目,胸有块垒,西望昭陵,意绪万千。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叹息和悲愤。
拾阶而上,步入壮阔的青龙寺庭院大门,闪入眼帘的是高台之上直矗云空的云峰阁,飞檐重叠,琉璃瓦覆盖坡顶;雕梁画栋,琐窗朱户,玲珑雄秀。它西向俯临青龙泉,泉池之畔,一根蟠龙石柱掘地而起,柱顶是石雕莲花。这鲜活飞动的石龙隐含着青龙寺多少奥秘?紧贴院门北侧是诗碑廊,游廊回环东拐,隐没在环秀台的竹丛中。长长的游廊,白色的墙壁上依次镶嵌诸多黛青色石碑,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游览青龙寺的诗词歌赋、佛经及本寺高僧的图像传述。它与孔庙及东岳庙的碑廊难以比肩,与西安碑林相较更是凤毛麟角。但却可以从小窥大,领略唐风遗韵,触摸盛世沉浮的苍黄历史,感知千年古刹的古老信息。因而在色彩缤纷的书法艺术的内面,透出深奥莫测的祥和佛光。拨开环秀台的竹叶,朝北折入月亮门之内,豁然开朗,别有天地。汉白玉雕磨而成的“空海纪念碑”伫立在高高的石砌平台之上,苍松翠柏,环绕四周。它坐西朝东,下临陈列室。陈列室回廊曲折连环,墙壁上嵌入青一色的诗碑,琳琅满目。名家诗文、书法交相辉映,焕发光彩,美不胜收。沿回廊一周朝南折出月亮门之外,一条曲径朝东南引入云峰阁的正门。云峰阁被樱花丛林三面环抱,窗含青龙泉,成丹凤朝阳、彩翎戏水之势。此时雨雪渐渐转换成纷纷鹅毛,未及消融,挂落在樱花丛林的枝梢上。随风飘舞的雪花擦拭着云峰阁楹联上斗大的金字:贝叶须于心底诵,樱花遥共海东研。
盘旋登上云峰阁高层,仰观高空,溟溟溕溕,雪压彤云白絮飞;环视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茫茫雪雾中若隐若现,恍然海市蜃楼;凭栏俯瞰,南边一溜青灰色砖墙把寺院界分两半。北院是青龙寺庭院,几位游客在樱花林中遣兴踏雪。南院是僧人做佛事的所在,“惠果空海纪念堂”雄居中央,紧傍殿堂南侧的“中日友好之钟钟楼”,与云峰阁隔墙遥相对峙。甬道上时见一、二黄衣僧人迎雪行走。那里同样有疏密有致的樱花林绕殿栽植,高大苍翠的松柏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溟溕冬雪”是青龙寺四景之一,眼前所见,不在其时,仅是冰山一角而已。它虽然比不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奇观,但在残冬未尽、春寒料峭的青龙寺,有缘观赏天然造化的初春雪景,也称得上是览胜幸事。“樱花烂漫”是青龙寺的四景之冠,每年春初只出现一次。青龙寺的樱花来自东瀛,它与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师空海相伴,漂泊汪洋大海,来到这里,生根开花。
青龙寺南院“钟楼”下的石碑上,镌刻着西安大书法家石宪章手书的《中日友好之钟钟楼记》。颜体大楷,点画丰腴,用笔劲健,记述了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友人捐资修建青龙寺本事始末。在南院大门道旁,有一通方棱石碑,四面各书写“青龙寺”三个大字,俊朗神秀,遒劲浑厚。这是已故的中国佛教界领袖赵朴初的遗墨。端详赵朴初的墨宝,怏怏而别时,总觉得心头萦绕未尽的缺憾,渴望一睹“樱花烂漫”的姿容。
这是去年正月初八偶入青龙寺的见闻。
猪年清明过后,我怀抱诚心所至,金石为开的心境,念叨着采芳务必览胜的词句,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再访青龙寺,观赏青龙寺四景画卷中最为绚丽的一页。行至青龙寺停车广场,一阵浓烈的清香扑鼻而来,顺着香风飘来的方位,向寺院外围墙西北角眺望,一片姹紫嫣红。走近一瞧,才发现万绿丛中浮出一块灰白的巨石,洋洋洒洒地竖写着“乐游原牡丹园”几个大字。这是空海的家乡人募捐300万日元与西安市政府合作开发的。满园牡丹,一抹春色,争奇斗艳,花肥叶茂,红、黄、白、紫,朵朵盛大如碗,千姿百态,雍容华贵。30多个品种,荟萃一园。霞光下,蜂蝶相嬉;微风中,浓香漫漫;国色天香,分外娇艳。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好一幅靓丽优雅的仕女游春图!我不禁赞叹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写得是那样真实:“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再入青龙寺庭院,泉池侧畔,高柳垂柔枝,燕子双飞弄飞絮;环秀台上,回廊近旁,竹月轩里,奇篁异筠换绿衣,清风摇曳,竹影婆娑。有的伟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有的叶大如帛,有的细如棒针;有的墨绿青滴,有的古怪扭曲。曲径通幽,连翘夹道丛生,绿枝衔黄花;石阶侧旁的四季海棠,点点腥红小,片片蝶衣轻;玉兰树下,几株红牡丹含羞带笑;草坪绿茵,三叶草顶着白绒球,卧雀蛋吐出小蓝花。云峰阁下,丛林之上,蘑菇形树冠,棵棵交叉粘连。粉红樱花,满枝怒放,遮天覆地。“仙云昨夜坠庭柯,化作蹁跹万玉娥。映日横陈酣国色,倚风小舞荡天魔。”蔟簇花朵,象倒挂的小悬钟。仰望繁花似锦,俯视红绿掩映;横看灿如云霞,纵观彩舟浮海。染井吉野、一叶、普贤像等10余个樱花品种,各展风姿,引人注目的“杨贵妃”,一树雪白,几处点缀,万般妩媚。“看到繁枝处处开,韶光骀荡锦成堆。春归沧海刚三月,骨醉东风又一回”。花树之下,绿阴丛中,偶见情侣依偎,喁喁私语:“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情人问:樱花盛开的月夜,青龙寺又如何呢?只能从贾岛的《题青龙寺》里去憧憬了:“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拟看青龙寺里月,待无一点夜云时。”此时此地的游客,只能沐浴吮吸樱花丛林喷发的香气,感触漫步琼楼瑶池、魂游东瀛的幻觉。

熟知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个民族热爱樱花。在东瀛的古典文学中,“赏花”一直是值得吟咏的恒久主题。灿若群星的中国古今文化名流,在青龙寺留下了笔迹。川流不息的匆匆游客,在乐游原留下了足迹。还有日本僧人在佛像前留下的影子,组合成悠远悦耳的历史回响,赞美樱花的灿烂,牡丹的娇艳,使得唐时日本留学僧空海的名字更加显耀,家喻户晓。隋唐青龙寺的樱花,冲天香气透长安,朵朵云霞迎客来,成了中日两个民族友好往来的国际花。
日本文化之根在中国。公元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古往今来,大和民族不胜枚举的文化精英,禁不住中华文明的强烈吸引力,浮海泛舟,来中国寻根。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日本空手道令世界刮目相看。《空手道传真录》的作者金城昭夫,是日本空手道研究会创始人,这本书是他48年心血的结晶。48年来他沿着白鹤拳的传说一路寻迹,多次到台湾、福州等地探寻研究,收集的大量史实和证据证明了日本空手道源自福建永春白鹤拳。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不少东南亚国家古老文化的根系都扎在中国版图上。这是做一个中国人的荣耀,也是亚洲文明的荣耀,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排名榜上赫然写着“中国”的国名。



时至今日,无论在世界那个角落,人家都把“中国人”与“唐人”理解为同一个名词。那是因为唐朝国威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早已在世界上深入人心,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敬慕。唐文化承袭并突破六朝风韵,博大清新,灿烂辉煌,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都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东方国际大都市。据近年考古工作者对遗址的实测,周长约35公里有余,大于现在的北京旧城,相当现在明建西安旧城的5—6倍,大明宫遗址远大于明、清北京故宫。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有足够的自信心。安史之乱前,唐政府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与欧亚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与世界70余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长安城里各国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人等络绎不绝。唐玄奘西游天竺,于贞观年间归唐,带回经书600余部,并奉诏著述《大唐西域记》。此时天竺佛教由于种种原因已渐趋衰落,唐朝反而保留珍藏着佛教和印度历史的一些重要典籍,吸引了一些天竺僧人千里入唐,探秘寻真。唐太宗为唐玄奘所译1300卷经著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充分肯定佛教及其学术地位,并说明了玄奘取经的功德和意义。因而,唐朝佛教影响广泛,声名远播。长安城更成为唐朝乃至东南亚的宗教中心。
空海是四国岛香川县人氏,俗姓佐伯,幼名真鱼。空海是他的法名。他天资敏慧,笃志好学,孜孜不倦。15岁学《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18岁游学京都,进入大学明经科,研修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汉学基础。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虚空藏求闻持法》,从此信佛作了居士。24岁著《三教指归》,叙述自己的宗教感悟和笃信佛教的思想。这部著作被看作是他皈依佛门的宣言。公元793年,空海于奈良东大寺接受具足戒。接触密宗后,开始念诵《大日经》。日本当时尚未形成体系严密、众望所归的密宗教义。空海芒鞋走遍岛国近百处寺庙,磨砺修行,求师问道。不遇高僧,彷徨困惑,佛学上许多疑难问题找不到答案。804年,空海与最澄等人以留学僧的身份,随同遣唐使一道入唐求法。落脚福州,北上扬州,转道洛阳,进入长安。先住西明寺,各地名刹高僧都访遍,研习《华严经》和梵文。805年,就学于长安青龙寺,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探究密宗真谛。对于空海,惠果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及至相见,他欣喜异常,发了一通“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的感慨。在青龙寺,空海接受传法阿阇黎灌顶。惠果圆寂后,他奉唐宪宗敕命撰写碑文,位列正统密宗第八代祖师。空海生平著述甚丰,有佛教著作《即身成佛》、《付法传》、《十住心论》及文学作品《文镜秘府论》等等,都收录在近年编辑出版的《弘法大师全集》中。空海的佛学代表作是《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六大”、“四曼”、“三密”这三说,集中体现了他的佛教主张,为他归国后创立真言宗奠定了思想基础。真言宗具有肯定现实的倾向,由此衍生出“兴密护国”的宗教观点,这在空海的佛教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表明他的教义是为日本统治阶级服务的。因而他得到日本天皇的格外敬重,声名鹊起。
空海博学多才,不仅精通佛学,弘扬佛法位列密宗一代宗师,而且汉文学、书法、诗文、教育、建筑等方面也造诣殊深,多有建树。尤长于书法,在长安留学期间,篆、隶、楷、行、草五体书法挥洒自如,有“五笔和尚”之称。相传曾奉诏入宫殿试,唐皇极为赞赏,长安士林为之震动,名不虚传。据说宫墙上王羲之的墨迹因年久失修,残缺不全,唐皇命他填补。空海挥毫而就,与真迹没有差别。他师承王羲之笔法,成为日本书道的开创人,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并称为日本的“三笔”,即三大书法家。
806年,空海学成归国,带回大批唐朝新译佛经、梵字经疏、法物等。现存青龙寺石碑诗文中,有一首《空海留别青龙寺》:“同法同门喜遇深,空随白雾忽归岑。一生离别难再见,非梦思中数数寻。”诗文既抒发了空海感恩师门的拳拳深情,又直言不讳地表明日本真言宗和唐朝密宗的渊源关系,是珍贵的佛教历史文献。空海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在日本各地传教、建佛寺。初住京都雄山寺,从事传法灌顶。816年开创高野山,号金刚峰顶。823年天皇诏赐京都东寺为密教永久道场。“东密”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他的故乡四国岛,寺庙群集,形成著名的四国“灵场”,从而更为天皇所器重。他首创了平民学校“综艺种智院”,教育平民,德高望重,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用佛教语言说,86岁(即921年)往生后,日本醍醐天皇颁赐“弘法大师”谥号。香川县出了个空海,才成为日本的佛教胜地,每年吸引着百万虔诚的佛教徒、观光游客到四国岛朝圣,祈祷平安。今天的西安青龙寺,就成为“东密”(日本真言宗)的祖庭。寻根溯源,如今的四国四县,尤其是香川县佛教徒和日本友人,飘洋过海,频频接踵而至青龙寺朝拜,与现代西安人共同培植樱花树,把两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友谊浇灌在樱花树的根下。

“东密”入唐八家,其中有六家到青龙寺拜佛求法,空海影响最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龙寺有了惠果,传法于空海,造就了日本真言宗的创始人。一衣带水,中日佛缘。大和民族深深挚爱的樱花,飘落长安青龙寺,雨露滋润,根深叶茂,岁岁年年,鲜花盛开,成为隋唐古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绚烂之极,复归平静。
掐断云峰阁下的缕缕遐思,离却纷纷扬扬的樱花林,缓步轻移,转身来到“中日友好之钟钟楼”下,品玩石宪章的颜体书法,透过方正敦厚的笔体,仿佛看到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争烽烟。是呵,戚继光抗倭,明鉴史籍。《马关条约》,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八年中日战争的亡灵,六朝古都的30万冤魂,向谁索命?煌煌大唐,给海上岛国注入了蓬勃生命力,同时又在自己的锦绣江山给后代子孙播种了兵燹之灾。历史常常恶意捉弄人类。笃信因果报应之说的佛教徒,总是拥有百花争艳、阳光明媚的极乐世界。可是,无所不能的宙斯,偏偏伸出冥冥之手,把世界闹腾得一塌糊涂。善良勇武的普罗米修士偷来火种给人类,触怒了宙斯,不仅用铁链子把英雄锁在断崖上,命神鹰啄食他的眼睛和内脏,还造出了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这个宙斯用泥捏的冷血美女杀手,打开装满一切灾祸的盒盖子,放出战争、恶魔和瘟疫等等危害世界,却把希望压在了盒底。神道佛家,各守本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释迦牟尼普度众生,把希望施与人类。观于沧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炎黄子孙相信这个流传了2000多年的古训,海纳百川,虚怀若谷。以马克思的智慧铸造民族之魂,以诸子百家的思维编织筋骨经络,以孔孟之道、老庄学说化育万物,用博大、深邃、宽容、博爱滋润心田,让恶魔带走战争。历经血雨腥风后露出隐痛的微笑,把一切灾难重新装入潘多拉的盒子,让昨天带给过去。
从“中日友好之钟钟楼”朝北,沿甬道经过“惠果空海纪念堂”,折西绕殿穿行,又回到一进南院大门就可以观瞻的“世界和平祈念塔”。它位于大门之内的北侧,正面朝东,也是日本友人捐资合建的。所用石材和规模与“空海纪念碑”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是塔前有一尊鎏金佛像,前置长方形铁铸大香炉,红烛明灭,香烟缭绕,来来往往的游人香客,上香默祷。有一位文质彬彬的青年导游,正好在为一群外宾作讲解,说日语,间或说汉语和英语。佛寺被认为是清净圣洁之地,营造出祥和肃穆的氛围,使朝拜的众生虔诚地接受灵魂的洗礼。佛教戒妄杀。缔造和平友好,消除战争仇杀,这是中日两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共同的心声。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包括在昨天的恶梦中曾经蹂躏中国的仇敌。但是,日本靖国神社里所供奉的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牌位,不断受到历届日本首相的参拜;钓鱼岛主权归属之争执;几次三番篡改日本近代史引发的东南亚历史教科书大论战,以及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某些军事演习等等,在东瀛不时投下暗淡的阴影。这不能不是大和民族的悲哀和不幸,不能不说是对和平友好的亵渎和漠视。当然,这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是两码事。现代中国人不一定欣赏老祖先伍子胥掘墓鞭尸的壮举,对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所唱的“仇恨入心要发芽”也未必完全赞同。但至少不会误导已步入老年的李铁梅,把在后代心里发了芽的仇恨连根拔掉。这样做岂不是有一床锦被遮盖之嫌?中国人的智商自认为不可能打破吉尼斯记录,但也不会沦落到数典忘祖的地步。



鉴真东渡,空海入唐求法,一叶扁舟,万顷碧波,两个民族和平友好、和谐发展的情结世代传递,创建出今日之“世界和平祈念塔”,屹立在青龙寺。佛心即人心,佛心即光明。正如佛家所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汉白玉石塔在春日照耀下,光芒四射。薰风阵阵,片片粉红樱花瓣随风飘摇,散乱地撒落在塔座洁白的平台上。“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轻吟晏殊的词句,是感奋?是落寞?是忧虑?是悲伤?难以分清。离别青龙寺,身上还飘拂着樱花的幽香。

乍暖还轻冷。春风依恋残冬,彤云密布,雨雪点点,犹有似无。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这是多愁善感的晏殊悟解人生后对挚友的劝慰。可时隔千余年,怎么也找不着那种姿意纵情的感觉。连日不断的珍馐美味,灯红酒绿,奉迎礼送,欢歌笑舞,留下的只是挥之不去的疲累厌倦,及向往远离尘嚣、寻觅清净之地的饥渴。于是驱车直抵铁炉庙,踏上了青龙寺雨雪间或飘落的青石台阶。
这是一处在考古发掘的原址上重建的隋唐寺院。它位于西影路东段繁华闹市的北侧,青龙寺站牌下折向西北,顺着一条平坦的车行便道缓坡直上,高踞于乐游原的顶部。晚唐文坛双璧“小李杜”登临乐游原,即兴命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在傍晚之时登上乐游原,观赏落日余晖。夕阳虽美,却是太短,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哲学启迪。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抒写诗人登高纵目,胸有块垒,西望昭陵,意绪万千。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叹息和悲愤。
拾阶而上,步入壮阔的青龙寺庭院大门,闪入眼帘的是高台之上直矗云空的云峰阁,飞檐重叠,琉璃瓦覆盖坡顶;雕梁画栋,琐窗朱户,玲珑雄秀。它西向俯临青龙泉,泉池之畔,一根蟠龙石柱掘地而起,柱顶是石雕莲花。这鲜活飞动的石龙隐含着青龙寺多少奥秘?紧贴院门北侧是诗碑廊,游廊回环东拐,隐没在环秀台的竹丛中。长长的游廊,白色的墙壁上依次镶嵌诸多黛青色石碑,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游览青龙寺的诗词歌赋、佛经及本寺高僧的图像传述。它与孔庙及东岳庙的碑廊难以比肩,与西安碑林相较更是凤毛麟角。但却可以从小窥大,领略唐风遗韵,触摸盛世沉浮的苍黄历史,感知千年古刹的古老信息。因而在色彩缤纷的书法艺术的内面,透出深奥莫测的祥和佛光。拨开环秀台的竹叶,朝北折入月亮门之内,豁然开朗,别有天地。汉白玉雕磨而成的“空海纪念碑”伫立在高高的石砌平台之上,苍松翠柏,环绕四周。它坐西朝东,下临陈列室。陈列室回廊曲折连环,墙壁上嵌入青一色的诗碑,琳琅满目。名家诗文、书法交相辉映,焕发光彩,美不胜收。沿回廊一周朝南折出月亮门之外,一条曲径朝东南引入云峰阁的正门。云峰阁被樱花丛林三面环抱,窗含青龙泉,成丹凤朝阳、彩翎戏水之势。此时雨雪渐渐转换成纷纷鹅毛,未及消融,挂落在樱花丛林的枝梢上。随风飘舞的雪花擦拭着云峰阁楹联上斗大的金字:贝叶须于心底诵,樱花遥共海东研。
盘旋登上云峰阁高层,仰观高空,溟溟溕溕,雪压彤云白絮飞;环视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茫茫雪雾中若隐若现,恍然海市蜃楼;凭栏俯瞰,南边一溜青灰色砖墙把寺院界分两半。北院是青龙寺庭院,几位游客在樱花林中遣兴踏雪。南院是僧人做佛事的所在,“惠果空海纪念堂”雄居中央,紧傍殿堂南侧的“中日友好之钟钟楼”,与云峰阁隔墙遥相对峙。甬道上时见一、二黄衣僧人迎雪行走。那里同样有疏密有致的樱花林绕殿栽植,高大苍翠的松柏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溟溕冬雪”是青龙寺四景之一,眼前所见,不在其时,仅是冰山一角而已。它虽然比不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奇观,但在残冬未尽、春寒料峭的青龙寺,有缘观赏天然造化的初春雪景,也称得上是览胜幸事。“樱花烂漫”是青龙寺的四景之冠,每年春初只出现一次。青龙寺的樱花来自东瀛,它与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师空海相伴,漂泊汪洋大海,来到这里,生根开花。
青龙寺南院“钟楼”下的石碑上,镌刻着西安大书法家石宪章手书的《中日友好之钟钟楼记》。颜体大楷,点画丰腴,用笔劲健,记述了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友人捐资修建青龙寺本事始末。在南院大门道旁,有一通方棱石碑,四面各书写“青龙寺”三个大字,俊朗神秀,遒劲浑厚。这是已故的中国佛教界领袖赵朴初的遗墨。端详赵朴初的墨宝,怏怏而别时,总觉得心头萦绕未尽的缺憾,渴望一睹“樱花烂漫”的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