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励志 > 励志故事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6篇

栏目: 励志故事 / 发布于: / 人气:4.76K

生活的理想就是有理想的生活!理想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很多名人能有今天,都是因为心中的理想驱使他们不断地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6篇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1:莱特兄弟

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农场里,有一位牧羊人辛苦地帮别人放羊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牧羊人虽然很辛苦,可是他却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更让牧羊人开心的是他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一天,牧羊人带着两个孩子去牧羊,这时一群大雁从他们头顶飞过,渐渐地消失在了远方。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儿飞呀?”

“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明年它们还会飞回来的。”牧羊人说。大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多好,那样我们就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听了两个儿子的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只要你们想飞,你们也可以像大雁一样飞起来。”牧羊人的两个儿子听了,都把胳膊当做翅膀模仿大雁飞,可是并没有飞起来,相反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牧羊人说:“你们飞的姿势不对,让我飞给你们看。”牧羊人也模仿大雁飞,可是牧羊人同样没有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对两个儿子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他们相信自己一定会飞起来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他们家境贫寒,没有读多少书,可是他们却始终记着飞起来的这个梦想。

兄弟两个长大了,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飞了起来,他们就是莱特兄弟,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的发明者。

莱特兄弟能成功地发明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是与他们从小就种下的梦想分不开的。莱特兄弟也许没有多少飞行的专业知识,可是他们却有着飞行的梦想,梦想最终促使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

有一个调查小组曾经对美国哈佛大学的一群智力、学历、环境条件相差无几的毕业生做过调查,在他们走向社会之前,对他们做了一次关于梦想的调查。结果是这样:

27%的人,没有梦想;

60%的人,梦想模糊;

10%的人,有着明确的梦想;

3%的人,有着长远而明确的梦想。

这个调查小组对这群学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20xx年后的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几乎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社会精英和行业领袖;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而那60%的人则安稳地工作与生活,衣食无忧;剩下的27%的人则整日为生计奔波着,抱怨社会、抱怨他人。

这群哈佛的毕业生除了梦想,各方面都相差无几,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有很大的差别,其区别即在于有无梦想。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2:劳拉·钦奇利亚

1975年冬季的一天,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一所高中的操场上,一个女孩正蹲在凛冽的寒风中沉思,她时而仰望天空。时而眉头紧锁,她在思考: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是啊!她正面临着人生的岔路口。父亲是一个地道的“修鞋匠”,靠修鞋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16岁的她已经懂事了,看着父亲含辛茹苦地挣钱,她的心里总是涌着酸楚,于是打算辍学挣钱养家。

她把辍学的想法告诉了父亲,没想到父亲勃然大怒,骂道:“你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难道你一辈子想做一个被人瞧不起的‘修鞋匠’吗?”她当然不想做“修鞋匠”,儿时她告诉父亲:“我的理想是出人头地,做个大人物。”但现在,她的理想面临着化为灰烬,倔犟的父亲坚决不同意她辍学。

可是此后几天,虽然她还在坚持上课,但心思早已不在课堂,整日琢磨着如何挣钱。每当听到有企业家的讲座,她就如期参加。最近,她听说学校请来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演讲,便欣然前往。

这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高举着一张100克朗的钞票,面对会议厅里的200个学生,首先发问:“谁要这100克朗?”话音刚落,200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100克朗送给你们其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

说完,演说家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样呢?”他把钞票扔在地上,又踩上一脚,并用力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演说家意味深长地说:“我已经给你们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是100克朗。”

“其实,人的理想就像这张钞票,就算遇到狂风暴雨和悬崖峭壁,也不要被逆境所击倒,因为它永远不会丧失价值。”演说家激情昂扬地说道。

演说家的话音刚落,会场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坐在会场角落里的她,听得热血沸腾,她忽地顿悟了,我的理想又何尝不是这张被蹂躏的100克朗?尽管现在面临着人生困境,如果理想没有撤退,那么人生就不会贬值。

之后,她毅然打消了辍学的想法,省吃俭用,靠父亲资助和假期打点零工,艰难地读完了高中,而后考入哥斯达黎加科学政治大学学习,成绩卓越。

从1990年起,她的人生开始风生水起,从多个组织的顾问,到公共安全部长。到民族解放党立法大会议员,再到哥斯达黎加副总统,20xx年她又成功当选总统。她正为她的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儿童和老人的生活条件、打击犯罪行为和贩毒活动而奋斗着。

她就是劳拉·钦奇利亚,哥斯达黎加历史上首位女总统。钦奇利亚在一所大学的演讲中,把她的经历告诉了学生,并再三激励大家说:“我是一个修鞋匠的孩子,家境虽然贫穷。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理想,有理想的孩子生命就不会贬值。”

100克朗价值不大,但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3:亨利.福特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提到,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是缘于在一家餐厅发生的一件小事。

根据亨利.福特的描述,在他还是一个修车工人的时候,有一次刚领了薪水,兴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直十分向往的高级餐厅吃饭。却不料,年轻的亨利.福特在餐厅里呆坐了差不多15分钟,居然没有半个服务生过来招呼他。

最后,还是餐厅的一个服务生看到亨利.福特独自一个人坐了那么久,才勉强走到桌边,问他是不是要点菜。

亨利.福特连忙点头说是,只见服务生不耐烦地将菜单粗鲁地丢到他桌上。亨利.福特刚打开菜单,看了几行,耳边传来了服务生轻蔑的话语:“菜单不用看得太详细,你只适合看右边的部分(意指价格),左边的部分(意指菜色),你就不必费神去看了!”

亨利.福特惊愕地抬起头来,目光正好迎接到服务生满是不屑的表情,当下使得亨利.福特非常生气。恼怒之余,他不由自主地便想点最贵的大餐。但一转念之间,又想起口袋中那一点点可怜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亨利.福特只点了一个汉堡。

服务生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菜单,口中虽然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却很清楚地让亨利.福特明白:“我就知道,你这穷小子,也只不过吃得起汉堡罢了!”

在服务生离去之后,亨利.福特并没有因为花钱受气而继续恼恨不休。他反而倒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为什么自己总是只能点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点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

亨利.福特当下立志,要成为社会中顶尖的人物。从此之后,他开始朝梦想前进,由一个平凡的修车工人,逐步成为叱咤风云的汽车大王。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4:爱因斯坦

1955年4月13日,在家里工作的爱因斯坦感到右腹阵阵剧痛,同时还出现了别的不祥之兆。医生们迅速赶到,会诊结果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立刻动手术进行治疗。

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连做了两次手术之后,已经发现主动脉上有一个瘤。他有预感,这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即将爆炸了,自己也应该走了。

第二天,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医生从纽约赶来。尽管他知道爱因斯坦很虚弱,开刀会有危险,但还是建议开刀,因为这是唯一的抢救方法,别无选择。

爱因斯坦苍老的脸上浮现出疲倦的微笑,摇摇头说:“不用了。”

格兰医生又一次警告他:“那个主动脉瘤随时都可能破裂。”

爱因斯坦镇静地说:“那就让它破裂吧!”

4月16日,爱因斯坦病情恶化,住进了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一到医院,他就让人把他的老花眼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和一篇没有做完的计算题送过来。他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镜,从床头柜上抓起了笔。还没开始工作,他就倒了下去。宽大的布满皱纹的额头上冒出一片汗珠,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手里滑落到地上,他实在是没有一点力气了。

4月17日,星期五,爱因斯坦的感觉似乎稍微好了一些。儿子汉斯坐飞机从加利福尼亚赶来看父亲;女儿玛戈尔因病与父亲住在同一个医院,坐着轮椅也来看父亲;还有许多朋友、同事都来看望他。他平静地对儿女、朋友和同事说:“这里的事情,我已经做完了。没什么,别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爱因斯坦因腹腔主动脉溢血而与世长辞。

巨星陨落了!电讯传遍地球每一个角落:“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终年76岁。”

全球为之悲痛,到处都是悼词和颂词:“世界失去了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失去了最伟大的儿子。”“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爱因斯坦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

唁电和唁函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飞往普林斯顿,有的来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的来自著名的科学家,有的来自学术团体,有的来自普通的男男女女。人们怀念他,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开拓出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无限广阔的前景。人们怀念他,因为他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各种媒体重新刊登了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在1931年对爱因斯坦作出的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很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大。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爱因斯坦在遗嘱中说,我死后,除护送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朋友之外,一概不要打扰。不要墓地,不立碑,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骨灰撒在空中,和宇宙、人类融为一体。切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将随我一起死去。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因斯坦不死的理想呢?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作出了这样的明确阐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说得多好啊,贪图安逸和享乐,只是猪栏的理想,而对善、美和真的不懈追求,才是不死的理想。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5:爱因斯坦

一个从河北农村出来的憨厚小伙子,为了电影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为了电影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等了3年;为了电影梦想,他8岁离开家,执著地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坚持走到了现在,从最初的跑龙套到的电影《天下无贼》、大片《集结号》、电视剧《士兵突击》等等,他塑造的傻根、阿柄、许三多……

《向前进》是一本集回忆、日记与语录为一体的自传,讲述一个农民的孩子,到少林寺学武,再到北影厂门口蹲候三年只为得到一个说台词的角色。这是王宝强的自传,也是王宝强的真实写照。

这本《向前进》的自传没想到竟然引来诸多人的争议,对于那些不顺耳的声音,王宝强回应说:“我敢把我前20xx年走过的路写出来,给你们看,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看,不一定是因为我比任何人更有勇气,而在于长大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坚持。我相信一个人的成长故事与青春故事的代名词就是奋斗,就是前进……以后,到40岁、60岁,把每个20xx年都写出来,看一看一个人能在20xx年里经历多少事,发生多么大的变化。”

一个农村孩子儿时的梦想,在20xx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王宝强在少林寺学艺了六年。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守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离开家乡,走在奋斗的路上……

学了6年功夫,14岁的王宝强去了北京。刚到北京,当了几部戏的群众演员,每天挣20元钱,慢慢地他就没戏演了,但还是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北影厂门口等戏,“我天天看着天花板,回去又能够干什么?你在这儿待一天你就有一天的希望。这种信念一直在,所以我一直在坚持。”没钱的时候,王宝强会去工地打工糊口。

在《天下无贼》中,傻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迷途知返的贼公贼婆最终保护拯救了他,还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理想乌托邦;在现实生活中,傻根的饰演者王宝强无疑更是“幸运”的,拍的第一部电影就一不小心拿了个金马奖的最佳新人,紧接着第二部戏就被冯小刚导演纳入了自己的贺岁片体系,并且配以众星捧月的超强阵容,大有不捧出其来不罢休的架势。结果当然是顺风顺水,王宝强随着这部片的大卖之后名气与身价一路看涨,演艺生涯的前面似如金光大道。

这种从“北漂”的最低层几乎坐火箭般的迅速直升不要说当初怀揣80块钱闯北京,最好也只是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的农村孩子王宝强没有想到,就连那些从各大艺术院校毕业后至今还未着落,仍在埋怨命运不公的俊男靓女们也是根本无法理解想通的。的确,论相貌,论学历,论能力基础,王宝强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傻根”。但“幸运”的前面之所以需要加上引号,正是因为“成功不是靠傻福”“幸运永远也不会砸向那些没有努力准备而只会哀叹不公之人”。

几乎处在北漂最低层的王宝强当初怀揣着做武行的演艺梦想,无论寒暑冷热挤在北影厂大门前眼巴巴等戏的诸多经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说,每一个在北影厂大门前挤过、在地下过道的严酷环境内睡过的北漂都是自强不息的,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幸运女神的每一次眷顾就是发光的一次机会。而王宝强自己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本渴望做武打演员的他最终被导演李杨看中,在独立艺术片《盲井》中近原生态的表演让王宝强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电影,同时也让电影圈内的专业人士认识了他。

冯小刚可能从他不事雕琢,纯真质朴的面孔中读出了什么。《天下无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王被宝强量身打造的电影,因为和《盲井》一样,它的核心都是“一只羊在狼群中最后改变救赎了狼”的故事。所不同的是,被冯小刚认同往往直接意味着被商业市场和广大老百姓观众所认同,在一众华语影坛港台大陆全腕儿级的庇护更是压力掩盖下,王宝强“这只羊”毫不逊色,用令人难忘的质朴表演圆满了一个“天下无贼”的真实。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成名后的王宝强仍然保持了自己农村孩子的谦逊和朴实。

20xx年,王宝强主演30集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成功地塑造了许三多这个角色,其自然的表演才能在这部剧集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傻根、许三多……一连几个本“土”变演征服了很多观众。除了本色表演,王宝强还有什么?王宝强未来将一直“土”下去么?王宝强说,其实如果有反差很大的人物角色和故事他也考虑转型,“只是这个事情得慢慢来,公司希望我继续走朴实路线。”

王宝强成名以后,成了家乡河北省南和县的宝贝,全县人都以他为骄傲。家乡领导对宝强寄予了厚望,还承诺帮助宝强解决他的婚姻问题。宝强也表示,只要家乡需要,他随时随地到。 王宝强说,现在回村里他也光着膀子,拎着锄头下地。邻居都说,谁能见到像他这样的啊?

如今,王宝强的片约不断,在选择剧本方面他已经有了很大的空间。他身上已不再是刚出道的青涩。出道以来一直以淳朴形象示人的王宝强,会不会像很多明星一样慢慢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王宝强清楚,他身上的本色本质,也是大多数导演看重的,“如果保持不住,他就不稀罕了。”

有关名人的理想故事6:安徒生

从前有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朗诵剧本。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求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那是两码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储钱罐,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这个名字一定会流传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了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衣衫褴褛地落魄街头,却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终于在1835年,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20xx年了。

你有理想吗?你想怎样让梦想成真?坚持努力的过程,或许会是艰辛与充满苦痛的,但只要不放弃希望,终能获得甜美的果实。安徒生说:“只要你是天鹅蛋,那么即使你是在鸭栏里孵出来的也没有关系。

Tags: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