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励志 > 励志故事

青春梦想励志故事精选

栏目: 励志故事 / 发布于: / 人气:1.99W

相信有不少的年轻朋友都会经常找一些青春梦想励志小故事来激励自己,那么青春梦想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梦想励志故事精选

青春梦想励志故事:坚持住的梦想最有价值

作者:胡敏

辞别原公司时,公司的董事长曾经对我说:“老胡,你离开公司就如同从九层(当时的公司总部在一幢写字楼的九层)到了一层,你要想好啊。”我笑着回答:“到一层好啊,万丈高楼平地起。”

辞别之后,我在家里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留下的一个重要纪念是,当时进行户籍统计的人在我家户口本我的职业栏里写上了“无业”两个字。经历了到北京后十几年的打拼,在那段时间里我终于实现了能够有空陪夫人散步、陪孩子聊聊天的想法。但是其实我的大脑从来没有空闲过,心中不断思索,今后自己干些什么,其中包括深造读一个博士学位,让自己在学术研究上再上一个台阶。经过几个月的思考,我最终还是选择重回培训业,虽然做学问的梦想充满着诱惑,但是“改变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方法,培养真正能运用英语的中国人”的梦想和责任感让我再次上路,只要这条路在,我就一定要走在这条路上。就像有人曾经问一位著名的登山家,“你为什么登山”,他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就这样,在知春路的一间民居里,拼凑起了一个公司的雏形。总共就是那几个人几条枪:整个图书部一个房间,大家围着一张会议桌,电脑摆了一圈;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和总裁秘书在另外一个房间;客厅里则是研发教材的中外籍专家和培训学校筹备组。有一次赶上大楼停电,同事们挥汗如雨地爬上九楼,兴致勃勃地围在客厅里聊正在策划的新书和教材。那时没有想到几年后是什么样子,梦想也没有那么大,但是每天都很有奔头,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那间普通民居里,看我们的第一套教材什么时候做完、第一个校区选在什么地方。有梦想,并且去实现它的日子是快乐的,虽然这个梦想还很小,但是无疑有一个坚硬的内核。

正因为这份坚持,我们的事业渐渐步入了正轨,“新航道”的名声也渐渐为人所知。而此时竞争对手的火力也被吸引了过来,潜伏反水、造谣诽谤、四面围剿,以前在电影、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桥段纷纷登场。接着是现金流枯竭,信任的战友病重故去,一个个打击接踵而至。一年多的时间,几乎经历了人生当中的百味,而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被推向了极限。20xx年春节时,我第一次没有与家人共度,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整整七天,闭门思索,反复考问自己,是不是还应该继续做下去?是不是应该继续坚持梦想?当我走出房间,面对满院子明媚阳光时,已经下定决心,把公司继续做下去。因为公司早已不是我实现个人梦想的地方,而是所有员工承载梦想、为之奋斗的家园。越是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就越是应该再坚持一下。

再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事,而公司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转眼间我们已经走过十年,每年越来越多的学员通过新航道学好英语,进入世界名校,所有的这些都源于梦想,成于坚持!

假如,当时我选择了继续去深造,而不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教育界可能会多一个饱学之士,但是就不会有如今影响了千万学子的“新航道”。

假如,当时我们不屑于从一点一滴,一本书、一堂课、一个读者、一个学生做起,不怕让梦想从小处开始,总想着好高骛远,一下子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能我们早就在第一个大踏步跳跃时就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

拿什么来换,你都不放弃的梦想才是最有价值的梦想,因为它无可比拟。回首往事,种种打击和痛苦已烟消云散,那些磨难都成为勋章,挂在每个不动摇、不放弃、一直走到底的新航道员工胸前,就像我们共同的梦想一样,持久弥新,光芒四射!

青春梦想励志故事:你的梦想到底在哪里?

作者:顾智恺

巴西当代作家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里说:“天命就是一个人总梦想着去实现的事情。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知道他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在生命的那个阶段,所有的事情都是清晰的,所有事情也都是可能的。在那个时候,人们敢于去梦想,也敢于去企慕那些他们希望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迹。”梦想不是青春的特权,青春却因梦想而璀璨。

初识“经济学”

多年前,父亲朋友的女儿丹丹姐从复旦毕业,出国后进入摩根士丹利工作,年薪数十万元。人们告诉我“经济学”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于是,“考名校的经济学院”成为我中学时代的梦想。当我倦怠之际,这个简单的梦想,能让我静心学习。

几年后,我考进复旦大学。那天傍晚,我来到了经院。学院大楼的玻璃幕墙晚霞中熠熠生辉,发出炫目的光彩,梦一般近在咫尺。眩晕中,我有了目标:争取进入经院“热门”的金融系。

我每天穿梭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同时,一如既往地研习数学,以助专业提升。我的生活很忙碌,忙得没空看望百里之外的父母。

第一个学期匆匆逝去,寒假我到一家券商实习。公司的职员大都出自名校经管专业,但他们的工作似乎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他们或推销产品,或陪客户聊天,或里外打杂,每个人都机械而忙碌。

“你天天重复工作,不觉得单调么?”某天午休时,我问同事小王。

“还行。高薪工作难找,枯燥一点算什么?”小王满足地答道。

“你所学的知识对工作意义大吗?”我追问。

“意义不大也不要紧。反正文凭已经证明了我的实力。”小王轻描淡写道。

小王的话,令我思索。十余载寒窗苦读,结果是抛开知识,从事一份机械的高薪工作?我不禁问自己:职业理想唯高薪是求吗?

思考“经济学”

为解疑惑,我拜访了正休假的丹丹姐。她已在高盛的香港分公司工作,年薪高达70万。

“丹丹姐,你的工作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我径直问。

“我主要负责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检验,用的仅仅是C语言,以及《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许多的工作用不上专业知识,技能大多在工作中学习。”丹丹姐耐心解释。“据说,投行的工作很辛苦。”我探询道。

“没错,工作到一两点很正常。薪水高,总要有所牺牲嘛。”丹丹姐很坦然。

我隐隐感到失落:“如果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就更理想了。”

“做经济研究挺好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引领实践的先进理论。你可以去数理经济班,那个班有名师指点,研究氛围浓厚。”丹丹姐建议。我知道,国家迫切需要高端的经济人才,我也清楚,挣钱远不是我的梦想。

我渴求知识,并希望运用知识有所建树。但是,庞大的经济学大厦建构至今,已经相对完善,我能有所作为吗?一人静处,我问自己:你的梦想到底在哪里?

选择“数理经济”

大一第二学期,我提前自学经济学的专业课程,并继续强化专业数学知识。同时我广泛阅读经济学文献。我深感经济学的博大精深,体味个中精妙,甘之如饴。经济学的魅力,不仅能让一个人充实,更能推动一个民族昌盛。

时光滑去,“旦园”春红渐落,夏叶始发。我读过的书日渐增多,从《宏观经济学》《博弈论》等专业课本,到数学系的重要专业书《集合论》等。此时,梦想若隐若现。

大一期间,校园里噩耗不断传来。从经学宗师朱维铮到几何巨匠谷超豪,那些我景仰的大师相继辞世。徘徊校园小径,看着静默的千纸鹤,我的心底陡然升腾起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学术研究应该薪火相传。每一个时期都该有年轻人站出来,勇敢地接过先辈的事业,继承优良的学术传统,弘扬严谨的治学精神。小则为校争光,大则为国出力。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找到梦想

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的经济学家。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一刻,毛泽东主席的嘱托,遥远而清晰地在耳边响起。如此朴素而真实,热切而凝重。

二年级专业分流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数理经济”。我的“天命”是“经济强国”?

坚定“经济强国”。

夏去秋来,校园的梧桐枝叶零落。大二的第一学期倏忽远去。数理经济班的生活紧张充实,我接触了精深的技术理论,见识了丰富的学术思想。我赞叹经济学体系的完备,忧虑自己能否有所建树。我试图学习更深的数学理论,从而“更完整地理解经济学”,却不能在抽象的数学与精微的经济学间找到更多契合;我设想通过重复实验,总结出像“物理学定律那样的经济学定律”,却很快陷入经济学繁多又难以驾驭的变量之中。

“经济理论真的难以突破了?怎么才能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这些疑惑一直盘桓在我的脑际。

元旦期间,我偷闲读完了袁志刚教授的著作《非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此书以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双轨制经济实际,对现有经济理论作了大胆的扬弃与创新,成功地解释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诸多现象。

掩卷沉思,我醍醐灌顶:一切经济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让人们生活更幸福。只要还有亟待改善生活的人群,经济学家的使命便没有完成。经济建设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就是经济研究最好的突破口。

我开始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现状。我对“市场经济改革关键期”的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虽然,经济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反复试验,可是中国经济转轨期相当于人类历史中一次经济学实验。作为一名经济学子,能够身临其境,面对大量涌现的经济学问题,“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了亿万同胞生活更幸福,上下求索,何等幸运!我的“天命”就是“强国富民”啊。

我找到袁志刚教授,交流了对经济学的思考,恳请他做我的学习导师。袁老师愉快地答应了,让我参与他组织的每周五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袁教授的激励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参与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我尝试用自己的知识分析我国的经济动态。今年4月初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公司”的骤然倒闭,让我意识到,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补贴对新兴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而危害形成的机制可以用“委托—代理模型”以及“博弈论”的知识加以刻画。如能深刻地认识这一机制,我国的产业政策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我将想法变成了正式研究课题,成为复旦“曦源项目”。

或许,我的研究不能给自己带来财富,但研究与我的祖国密切相连,与我的同胞休戚相关。春秋时期的冉求追求“富国足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如今,成为经济学家,强国富民,是我的梦想。

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中还有一段话:“实现自己的天命是人们唯一的义务。万物唯一。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

青春梦想励志故事:一个90后对前辈们的“宣战”

我过年去我姥姥家拜年,把名片拿出来。“啥?都当上老总了?”她说,“做人啊,要踏实。”

她觉得我这个公司和20万投资都是编的,为了掩饰我毕业了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尴尬。

我读北大的时候,学生是不可以因为创业辍学的,创业甚至不列入大学毕业生的去向范畴。老师会觉得,你故意找碴吧?你怎么不找工作呢?学校都有硬性指标,一定要有多少人工作,多少人就业,多少人保研,创业属于“未就业人群”。

所以父母、姥姥那一代,“正式工作”捆绑的东西特别多,没有正式工作都恨不得拖出去毙了。我爷爷当时单位落实不了正式编制,折腾了很久。我也理解他们那一代对这种事情的担忧。那一代人思想真的很落后,对生活的理解只来自青年和壮年的生活经验,再往下就不积累了,不能保持一个更新的节奏。

可是“正式工作”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规则已经写得一清二楚,年轻人进去只有学习和执行的份儿。你只能熬年头,因为规则已经制定完了,该怎么做都有规矩,不符合这个规矩就要赶紧学习、低头,你也就是一个执行的人,创造力完全被扼杀了。这样的行业里只有对和错的分别,没有探讨的份儿了。你甚至不能问。个性的东西完全被扼杀了,空间也没有了,只能接受,不能怀疑了。

我追求个性,我想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一个东西不好,我们一定会说它烂的,根本不会想还要对这个东西留什么情面。互联网时代不都是用脚投票吗?不好的东西,人家都懒得骂你,直接就走。可传统的要求是,你不得不忍受很多东西。我爸爸会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要提出改进意见”“你不礼貌了”……给你一堆雷人的理由,再扣上一个素质的大帽子,要求你对这个“烂”保持一种忍受。

为什么不能open点呢?有次我去桂林吃米粉,桂林人告诉我,我的吃法是错的,一定要先吃干粉再喝汤,我们把汤倒进粉里吃是不对的。我一听就火了,老子管你怎么吃?先吃干粉再喝汤是为了维持某种传统,“桂林人都这么吃”,其实是没什么理由的。上一代人想法很奇怪,总要维护这个那个传统,连米线的吃法都是规定死的。

一旦你不这么干,想干点儿自己的事儿,人家就要说你“叛逆”“反叛”。其实个性化的表达,人人喜欢,只是70后、80后被压抑了,90后才刚刚有一点儿变成正常人,这不叫反叛,这只是正常而已。

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了,我5岁上学的时候就可以上机了,虽然不能上网,但是已经可以玩游戏,1997、1998年开始上网了,玩过的网络游戏不下三位数。90后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和70后80后还不一样。那时动画片发行体制非常老旧,也就一两部,爱看不看,有时我甚至觉得,那一代人很可怜,他们的童年情怀是被“xx”出来的,看到蓝精灵,“好怀念哦”“好童年哦”,可是你除了看蓝精灵,难道在当时还能看到别的吗?还有选择吗?爱,是建立在选择上的,如果没有选择,那就是xx。

我不喜欢这个,那些被动的东西,我非常不喜欢。我不看电视,因为只要你不看,你的精神生活就可以一夜之间脱离控制了。电视是主动推送型,互联网是索取型,完全是两码事,思维、想法,整个完全不一样。我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对事情规则的理解是互联网式的。

我这样说可能有些绝对,但我一直觉得,婚姻也要考虑一个用户体验,婚该离就离,我不认为离婚率高的国家夫妻就不恩爱,离婚率低的就好。能离就离,用户体验不行,就得离。

有时我觉得学校都应该像公司一样,给学生提供学习这款产品,如果学生体验不好,校长应该反思,而不是“学生不守规矩了”。我们社会的很多东西都不太考虑用户体验。比如学校那种石板路,一块一块石头铺在草坪上,中间有间隔,长着草,走那种路,真是“一格娘炮,两格扯淡”:你一块一块地走,像个娘炮,可两个格子地走,根本够不着啊,连这点东西都不会考虑人的感受。

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讲起来好像有点儿屌丝,但我觉得真正的规则就该这样,就是迅速迭代,根据反馈马上更新,没有什么架子,不存在我用奔驰给你送餐就是装,就不行,一切都可以,用户会做出选择。

90后创业,也有人做餐馆,做实业,但我觉得不一样的是,他们在试着用一种互联网的思维,采取互联网公司的组织架构、运转模式,做产品的一整套模式,所以其实也有一套互联网公司的ISO的东西。只要有了这套东西,你甚至可以用互联网思维收垃圾。

我喜欢这行,很多东西刚诞生,怎么玩儿,怎么搞,全都是open的。如果我找到了一个领域,我就可以自己制定规则。

而且我很赞成陈欧(“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之一)有一句话:“互联网创业,绝对不是为了保护什么所谓创始人的小自尊,或者为了创始人的小梦想,这东西都是不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什么“创业就是对梦想九死一生的坚持”,我觉得这个真扯淡,如果你的梦想都到了九死一生的程度,你就干脆放弃它算了,真正为用户着想的企业才能真正崛起。

我合伙人跟我讲过一个道理,当时一个做分享的公司,原本是做论坛的,可他发现大家不爱发帖,反而疯狂地贴照片,于是他就自动转型了。你创业,做一个东西、一项服务,不是为了坚持自尊而跟用户做斗争,而是让用户享受到更好的东西,用户明白了这一点,你采取什么手段他是不care的。

我们创业可能跟80后不太一样。他们更大程度上想创实业,不喜欢互联网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多少还有点儿“我要跟人合伙,凑点儿钱”的意思。可90后不会这样想。互联网有一个好处,失败的代价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而且,90后的父母条件很好,我们也受过完整的教育,不是迫于生存压力出来创业的,退路也很多。退一万步讲,我的企业砸了,没有任何人愿意来跟我创业了,我再回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一个博士也是可以的。

这真的不是“你辍了学就一无是处”的时代了。

比如我自己开公司,招聘新人时,只看你的编程能力、业务能力,跟学历半毛钱关系没有,我也不会考虑房子、户口的问题——当然人家给我一个户口我也不至于不要,但我绝不会为了一个傻户口,放弃很多东西,五年待在一个傻单位。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创业者,能真正从钱的角度来理解钱了。大学时我在北大读书,整天学的都是,马克思认为有钱就是罪孽,因为你是通过剥削工人获得的,资本家双手沾满鲜血,写得跟恐怖小说一样。享受的东西、消费的东西,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变得不可耻了。

相信有不少的年轻朋友都会经常找一些青春梦想励志小故事来激励自己,那么青春梦想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梦想励志故事:坚持住的梦想最有价值

作者:胡敏

辞别原公司时,公司的董事长曾经对我说:“老胡,你离开公司就如同从九层(当时的公司总部在一幢写字楼的九层)到了一层,你要想好啊。”我笑着回答:“到一层好啊,万丈高楼平地起。”

辞别之后,我在家里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留下的一个重要纪念是,当时进行户籍统计的人在我家户口本我的职业栏里写上了“无业”两个字。经历了到北京后十几年的打拼,在那段时间里我终于实现了能够有空陪夫人散步、陪孩子聊聊天的想法。但是其实我的大脑从来没有空闲过,心中不断思索,今后自己干些什么,其中包括深造读一个博士学位,让自己在学术研究上再上一个台阶。经过几个月的思考,我最终还是选择重回培训业,虽然做学问的梦想充满着诱惑,但是“改变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方法,培养真正能运用英语的中国人”的梦想和责任感让我再次上路,只要这条路在,我就一定要走在这条路上。就像有人曾经问一位著名的登山家,“你为什么登山”,他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就这样,在知春路的一间民居里,拼凑起了一个公司的雏形。总共就是那几个人几条枪:整个图书部一个房间,大家围着一张会议桌,电脑摆了一圈;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和总裁秘书在另外一个房间;客厅里则是研发教材的中外籍专家和培训学校筹备组。有一次赶上大楼停电,同事们挥汗如雨地爬上九楼,兴致勃勃地围在客厅里聊正在策划的新书和教材。那时没有想到几年后是什么样子,梦想也没有那么大,但是每天都很有奔头,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那间普通民居里,看我们的第一套教材什么时候做完、第一个校区选在什么地方。有梦想,并且去实现它的日子是快乐的,虽然这个梦想还很小,但是无疑有一个坚硬的内核。

正因为这份坚持,我们的事业渐渐步入了正轨,“新航道”的名声也渐渐为人所知。而此时竞争对手的火力也被吸引了过来,潜伏反水、造谣诽谤、四面围剿,以前在电影、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桥段纷纷登场。接着是现金流枯竭,信任的战友病重故去,一个个打击接踵而至。一年多的时间,几乎经历了人生当中的百味,而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被推向了极限。20xx年春节时,我第一次没有与家人共度,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整整七天,闭门思索,反复考问自己,是不是还应该继续做下去?是不是应该继续坚持梦想?当我走出房间,面对满院子明媚阳光时,已经下定决心,把公司继续做下去。因为公司早已不是我实现个人梦想的地方,而是所有员工承载梦想、为之奋斗的家园。越是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就越是应该再坚持一下。

再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事,而公司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转眼间我们已经走过十年,每年越来越多的学员通过新航道学好英语,进入世界名校,所有的这些都源于梦想,成于坚持!

假如,当时我选择了继续去深造,而不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教育界可能会多一个饱学之士,但是就不会有如今影响了千万学子的“新航道”。

假如,当时我们不屑于从一点一滴,一本书、一堂课、一个读者、一个学生做起,不怕让梦想从小处开始,总想着好高骛远,一下子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能我们早就在第一个大踏步跳跃时就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

拿什么来换,你都不放弃的梦想才是最有价值的梦想,因为它无可比拟。回首往事,种种打击和痛苦已烟消云散,那些磨难都成为勋章,挂在每个不动摇、不放弃、一直走到底的新航道员工胸前,就像我们共同的梦想一样,持久弥新,光芒四射!

青春梦想励志故事:你的梦想到底在哪里?

作者:顾智恺

巴西当代作家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里说:“天命就是一个人总梦想着去实现的事情。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知道他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在生命的那个阶段,所有的事情都是清晰的,所有事情也都是可能的。在那个时候,人们敢于去梦想,也敢于去企慕那些他们希望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迹。”梦想不是青春的特权,青春却因梦想而璀璨。

初识“经济学”

多年前,父亲朋友的女儿丹丹姐从复旦毕业,出国后进入摩根士丹利工作,年薪数十万元。人们告诉我“经济学”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于是,“考名校的经济学院”成为我中学时代的梦想。当我倦怠之际,这个简单的梦想,能让我静心学习。

几年后,我考进复旦大学。那天傍晚,我来到了经院。学院大楼的玻璃幕墙晚霞中熠熠生辉,发出炫目的光彩,梦一般近在咫尺。眩晕中,我有了目标:争取进入经院“热门”的金融系。

我每天穿梭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同时,一如既往地研习数学,以助专业提升。我的生活很忙碌,忙得没空看望百里之外的父母。

第一个学期匆匆逝去,寒假我到一家券商实习。公司的职员大都出自名校经管专业,但他们的工作似乎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他们或推销产品,或陪客户聊天,或里外打杂,每个人都机械而忙碌。

“你天天重复工作,不觉得单调么?”某天午休时,我问同事小王。

“还行。高薪工作难找,枯燥一点算什么?”小王满足地答道。

“你所学的知识对工作意义大吗?”我追问。

“意义不大也不要紧。反正文凭已经证明了我的实力。”小王轻描淡写道。

小王的话,令我思索。十余载寒窗苦读,结果是抛开知识,从事一份机械的高薪工作?我不禁问自己:职业理想唯高薪是求吗?

思考“经济学”

为解疑惑,我拜访了正休假的丹丹姐。她已在高盛的香港分公司工作,年薪高达70万。

“丹丹姐,你的工作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我径直问。

“我主要负责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检验,用的仅仅是C语言,以及《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许多的工作用不上专业知识,技能大多在工作中学习。”丹丹姐耐心解释。“据说,投行的工作很辛苦。”我探询道。

“没错,工作到一两点很正常。薪水高,总要有所牺牲嘛。”丹丹姐很坦然。

我隐隐感到失落:“如果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就更理想了。”

“做经济研究挺好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引领实践的先进理论。你可以去数理经济班,那个班有名师指点,研究氛围浓厚。”丹丹姐建议。我知道,国家迫切需要高端的经济人才,我也清楚,挣钱远不是我的梦想。

我渴求知识,并希望运用知识有所建树。但是,庞大的经济学大厦建构至今,已经相对完善,我能有所作为吗?一人静处,我问自己:你的梦想到底在哪里?

选择“数理经济”

大一第二学期,我提前自学经济学的专业课程,并继续强化专业数学知识。同时我广泛阅读经济学文献。我深感经济学的博大精深,体味个中精妙,甘之如饴。经济学的魅力,不仅能让一个人充实,更能推动一个民族昌盛。

时光滑去,“旦园”春红渐落,夏叶始发。我读过的书日渐增多,从《宏观经济学》《博弈论》等专业课本,到数学系的重要专业书《集合论》等。此时,梦想若隐若现。

大一期间,校园里噩耗不断传来。从经学宗师朱维铮到几何巨匠谷超豪,那些我景仰的大师相继辞世。徘徊校园小径,看着静默的千纸鹤,我的心底陡然升腾起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学术研究应该薪火相传。每一个时期都该有年轻人站出来,勇敢地接过先辈的事业,继承优良的学术传统,弘扬严谨的治学精神。小则为校争光,大则为国出力。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找到梦想

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的经济学家。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一刻,毛泽东主席的嘱托,遥远而清晰地在耳边响起。如此朴素而真实,热切而凝重。

二年级专业分流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数理经济”。我的“天命”是“经济强国”?

坚定“经济强国”。

夏去秋来,校园的梧桐枝叶零落。大二的第一学期倏忽远去。数理经济班的生活紧张充实,我接触了精深的技术理论,见识了丰富的学术思想。我赞叹经济学体系的完备,忧虑自己能否有所建树。我试图学习更深的数学理论,从而“更完整地理解经济学”,却不能在抽象的数学与精微的经济学间找到更多契合;我设想通过重复实验,总结出像“物理学定律那样的经济学定律”,却很快陷入经济学繁多又难以驾驭的变量之中。

“经济理论真的难以突破了?怎么才能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这些疑惑一直盘桓在我的脑际。

元旦期间,我偷闲读完了袁志刚教授的著作《非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此书以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双轨制经济实际,对现有经济理论作了大胆的扬弃与创新,成功地解释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诸多现象。

掩卷沉思,我醍醐灌顶:一切经济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让人们生活更幸福。只要还有亟待改善生活的人群,经济学家的使命便没有完成。经济建设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就是经济研究最好的突破口。

我开始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现状。我对“市场经济改革关键期”的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虽然,经济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反复试验,可是中国经济转轨期相当于人类历史中一次经济学实验。作为一名经济学子,能够身临其境,面对大量涌现的经济学问题,“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了亿万同胞生活更幸福,上下求索,何等幸运!我的“天命”就是“强国富民”啊。

我找到袁志刚教授,交流了对经济学的思考,恳请他做我的学习导师。袁老师愉快地答应了,让我参与他组织的每周五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袁教授的激励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参与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我尝试用自己的知识分析我国的经济动态。今年4月初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公司”的骤然倒闭,让我意识到,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补贴对新兴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而危害形成的机制可以用“委托—代理模型”以及“博弈论”的知识加以刻画。如能深刻地认识这一机制,我国的产业政策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我将想法变成了正式研究课题,成为复旦“曦源项目”。

或许,我的研究不能给自己带来财富,但研究与我的祖国密切相连,与我的同胞休戚相关。春秋时期的冉求追求“富国足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如今,成为经济学家,强国富民,是我的梦想。

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中还有一段话:“实现自己的天命是人们唯一的义务。万物唯一。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