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张穆撰联颂吴式芬

栏目: 对联锦集故事 / 发布于: / 人气:3.25W

“欲招蓑笠同云水,见佛尘埃勘鼎钟。”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穆在与吴式芬的10余年交往过程中,由衷地对吴式芬赞颂的诗联,暗喻他质朴如钓翁,稳重似钟鼎,清白一世,不染尘埃。

张穆撰联颂吴式芬

张穆,字诵风,字石州、硕州。山西平定人,清代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道光十一年优贡生,曾官白旗汉教习。治经史,善言地理,兼好金石碑版。

道光十九年,35岁的张穆应顺天乡试,入考场时,他带着一壶酒,监考官员让他放下。他提起酒壶喝了多半,便把剩洒壶扔在一旁。监考官吏大怒,下令打开他的行李搜查,只翻拣出了纸墨笔砚,一无所获。张穆拍着肚皮说:“这里是我的书箱,夹带的文章全装在这里边。你们能搜出来吗?”监考人员便把他扭送到刑部,诬告他怀挟入场。后经辨白获得释放,却失去了考试机会。从此以后,张穆鄙薄仕宦功名,绝意仕途,着力于学术研究。

张穆和吴式芬都是10岁左右丧母,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生活疾苦。二人身世、性情相近,才学相敬。自吴式芬40岁考中进士进京居住后,多有交往,并约定遇有金石碑版拓片相互传赏或赠阅。

吴式芬和张穆的结识源于何绍基,何绍基曾于济南购得《张玄墓志》剪裱旧拓孤本12页,《张玄墓志》是北魏墓志的顶级名品,其裱本先后有晚清金石巨擘陈介其、崇恩、包世臣、吴式芬、许瀚、张穆等10人题跋。张穆在其42岁时的跋文中说:“此志笔法之妙,亦为今世所见后魏诸石刻所未逮,余因欲匄子贞为临一通,置吾斋中,以供欣赏。唐临晋帖但下真墨一等耳,无多让也。”。吴式芬的跋文是:“魏晋人书,法帖率传摹失真,赖碑志犹存,可想见古人笔法,然如此刻之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者,见亦罕矣。道光癸已七月,海丰吴式芬借观因题。”

道光二十四年,叶志诜得到周宣王时的遂启祺鼎后,作《周遂启祺鼎考》。张穆、吴式芬等人和诗或词,作《考》、《记》。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八月,54岁的吴式芬奉旨补授直隶布政使。十月到京,被皇上召见了二次。在京城的短暂时间里,在他居住的双虞壶宅,张穆应邀到其家中喝茶做客,探讨对金石、碑帖、经史、书法的研究。

吴式芬赞道:“诵风贤弟的《蒙古游牧记》资料翔实,考证精审,分辨了内外蒙古各部落的方位,叙述各盟旗的内部和四至,就各部落所在地辨方纪事,是一篇了不起的巨著呀。”

“吴大人过奖,你博学多艺,为官清正廉洁,民间多有赞誉,对于金石学、考古学的研究更是无人能比,令人佩服。”

“你于书无所不读,兵法、农政、水利、海运、地理等学问都加以深究且务求通达,并且都能够得其精粹。名卿巨儒及一般士子都以文词求正,人们不是常说“为文不经石州呵斥订正,未可示人”吗?”

“子苾兄见笑了,我地无一寸,官无半职,身无几文,游戏于江湖,多亏你还能高看一眼。”

“你性情放纵,是不愿受官场束缚。你治学严谨,俯下身子潜心钻研,这才是做学问的风范,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学、史学、经学、地理、算术诸学科多有建树。”吴式芬继续说道:“你几经周折,抱病将师长程恩泽的散佚诗文集编校并刊行,这种懿行得到了诗友同行们的赞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能有今天,全依靠程世伯的支持、提携和介绍,特别是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的教诲。”

......

天妒英才,不料此次谈话竟成诀别,张穆当年病逝,年仅44岁。在他留下的碑帖、书信、楹联等物品中,就有上副专门写给吴式芬的对联“欲招蓑笠同云水,见佛尘埃勘鼎钟”。每当看到这副对联,吴公便想起这位放荡不羁、才华横溢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