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教学计划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集合五篇

栏目: 教学计划 / 发布于: / 人气:2.64W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集合五篇

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推理判断中得出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并掌握“法则”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感受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探究精神,增强学习信心.

重点难点

1.重点: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2.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的应用.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导入──探究提升”的方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情境导入】

“盘古开天壁地”的故事:公元前一百万年,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是混浊的一团,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手握一把巨斧,用力一劈,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累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骨头变成了高山和高原,肌肉变成了平原与谷地,血液变成了河流.

【教师提问】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那么,太阳离我们多远呢?你可以计算一下,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52 光的速度为3×10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秒,?你能计算出地球

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呢?

【学生活动】开始动笔计算,大部分学生可以列出算式:

52523×10×5×10=15?×10×10=15×?(引入课题)

52 【教师提问】到底10×10=?同学们根据幂的意义自己推导一下,现在分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举手发言,上台演示.

52 计算过程:10×10=(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10

7 =10

【教师活动】下面引例.

1.请同学们计算并探索规律.

34() (1)2×2=(2×2×2)×(2×2×2×2)=2;

34() (2)5×5=_____________=5;

76() (3)(-3)×(-3)=___________________=(-3);

(4)(1311())×()=___________=(); 101010

4( ) (5)a·a=________________a.

提出问题:①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3

②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计算结果,想一想,这些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并在黑板上演算.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计算:

3433522 (1)10×10; (2)a·a; (3)a·a·a; (4)x·x+x·x

343+47 【思路点拨】(1)计算结果可以用幂的形式表示.如(1)10×10=10=10,但是如

果计算较简单时也可以计算出得数.(2)注意a是a的一次方,?提醒学生不要漏掉这个指333数1,x+x得2x,提醒学生应该用合并同类项.(3)上述例题的探究,?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法则,运用法则,解题时不要简化计算过程,要让学生反复叙述法则.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例题,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讲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96练习题.

【探研时空】

6 据不完全统计,每个人每年最少要用去10立方米的水,1立方米的水中约含有3.34×

1910个水分子,那么,每个人每年要用去多少个水分子?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同底数幂的乘法,使用范围是两个幂的底数相同,且是相乘关系,?使用方法:乘积中,幂的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应用时可以拓展,例如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仍成立,?底数和指数,它既可以取一个或几个具体数,由可取单项式或多项式.

3.运用幂的乘法运算性质注意不能与整式的加减混淆.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04习题14.1第1(1),(2),2(1)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积累并运用。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概括三个事例,并理解从中引发出的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做生活的强者”、“不向命运低头“的事例。

2、查资料,摘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关于“生命意义”的一段话,并背诵。

3、教师准备音乐: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创设氛围,学生讲述贝多芬的经历,引出本文。

(设计意图:以音乐开始,不仅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更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作品。)

二、了解背景,整体感知

1、默看注释①,了解作者身世。

2、速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几件事?试用简明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事例一:飞蛾的挣扎

事例二:瓜子的萌芽生长

事例三:心脏的跳动

3、齐声朗读最后三段:

思考:从中可看出作者由三个事例中引发出了对生命的哪些思考?

明确:① 必须对生命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② 生命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捉摸,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③ 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不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从阅读材料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三、朗读全文,深入研读

1、朗读训练:

⑴ 各自练读;

⑵ 齐声朗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探究问题:(分四人小组讨论分析)

⑴ “我”为什么忍不住放了那骚扰着“我”的小飞蛾?

⑵ 小瓜苗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⑶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面列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之类的小生命?

⑷ 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① 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那强烈的'生之欲望令作者震惊、敬佩。

②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短,只要它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它就拥有了巨大生命力。

③ 由物到人,逐步揭示主旨。小小的生命尚且能够顽强生活,人就更应该珍惜生命,勇敢坚强

④ 参见前文中的三种思考。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很好地引发了学生深入钻研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中,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 )

3、教师小结:

记得有这么一段话:“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是的,活着就要活得精彩有意义。本文作者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深地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她由衷地呼唤生命,表达出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适宜地介绍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句,扩大了学生阅读范围,拓展了视野。)

四、品味语言,欣赏积累

1、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传达的。让我们一起来揣摩词语,品析鉴赏

同位交流研读:

⑴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中“跃动”能否换成“跳动”?为什么?

明确:不能,跃动表达心情急切,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⑵ 第2段中的“竟然”,“竟”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指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作者惊喜之情。

⑶ “那一股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作者为什么“肃然起敬”?

明确:因为小瓜子能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石缝中,不屈的向上,茁壮成长,作者对此十分尊敬。

⑷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中“应许”和“辜负”如何理解?

明确:“应许”指答应;“辜负”指对不住(期望)。

⑸ 课文题目中“生命”为什么重复?

明确:重复是为了强调,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受着生命的可贵并发自内心的呼喊。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去积累运用。 )

2、积累运用:

选择下列词语,不少于3个,连成一段话。

庸碌 辜负 肃然起敬 价值 光彩有力 昂然挺立 茁壮 挣扎 擎天撼地。

五、拓展迁移,体验反思

1、围绕文章三种思考,联系生活,再举一两个事例。

如:张海迪,高位截瘫,却矢志不移,自学成才;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凭着顽强意志和对音乐的挚爱,创作出《命运交响曲》;史蒂芬·霍金,身残志坚,勇敢无畏地开发数学新领域。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事物令你为其生命力赞叹不已?

3、学生自由发言。学了本文,你想对杏林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说些什么?

可围绕课文主旨来说,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拘一格。

4、齐声朗读保尔的那段话。

(设计意图:延伸部分,体现出“新课标”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即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三段。

2、比较阅读:将课文与美国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再次播放《命运交响曲》,结束。

【评析】

本教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流程为三大板块:整体感知,研读赏析,

拓展体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设在开头结尾,使这节课浑然一体,同时也创设出良好的意境,吸引了学生。“拓展迁移,体验反思”这一环节,丰富了课堂容量,激励着学生去主动积极地求知读书,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活动准备:

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教学过程:

1. 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2. 出示苹果图,问: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全部都一样吗?启发幼儿按特征标记记录,并读一读分成结果。

幼儿将自己的分成结果和苹果图中的结果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且没有重复的,给予奖励。

3. 观察并说出分号下面2排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一排是顺数,一排是倒数)

刚刚我们把5分成了几组不同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朋友合起来,再来读一读。(教师将分合卡倒放。并边读边写上相应的数字。我们就说合起来是5的两个数互为凑数,即1的凑数是4,4的凑数是1,2的凑数是3,3的凑数是2,

4. 谁来了。(教师边说边在画板上画上一个小兔的头像,老师现在是小兔的左耳,小朋友们是右耳,教师边在左耳上写1,嘴里边说:我说1,幼儿接说:我说4,1的凑数就是4,换2、3、4同上。)

5. 小兔子要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他来不及一个一个去家里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儿想办法。对,打电话吧!瞧这是谁的电话号码呀,请幼儿一起读读这个号码上的数字,这个号码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提醒幼儿拨6、7、8、9、等几个数字时要用合拨),你知道这个号码中哪两个数字是凑数朋友吗?那小乌龟的号码呢?小猫的呢?小狗的呢?……

6. 我们请算盘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子吧!

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在算盘上用珠宝宝表现并完整地说出算式。例如小刺猬背了3个大苹果,,吃掉了2个,妈妈又给了它3个,现在小刺猬一共有几个苹果?幼儿边拨珠,边说出答案。重复完整的算式3 – 2 3 = 4 教师举例36道题,幼儿练习。

7.幼儿玩游戏《 凑数朋友找找》。幼儿自选14的珠卡或数卡一张夹在胸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游戏2遍,结束活动。

教学计划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提高据词定音的能力。

2.能初步分清“激动、感动”等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在句子中选择填空。

3.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每组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②通过比较,把多音字的音和义连接起来。

第一组:“模”读mu时,是指“模子、模样、模具。”除此,都读mo,如“模范、模糊、模仿。”

第二组:“分”读fen时,表示成分、职责和权利限度的`意思,如“分量、分内、分外”等。

读fen时,表示分开的意思,如“分散、分开、分别、分辨“等。

第三组:“似”读shi时,如“跟……似的”,除此外都读si 如“似乎、相似、似是而非”等。

第四组:“转”读zhuan 时,是旋转、绕着某一物体转的意思,如“转椅、转动、转炉”等。

读zhuan 时,是改变方向、位置、情况的意思,如“转身、转变、转向、转让“等。

2.读读格言,想想意思。

①回忆以前学过的格言,说说格言对自己的帮助。

②读格言,想意思。

第一句是明朝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句是说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③抄写这两句格言。

选词填空

1.辨析近义词

审阅与浏览:审阅指审查阅读。浏览指大略地看,使用范围广。

2.自由读题并独立选词填空。

3.任选两组近义词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照样子把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

2.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划出中心句,体会短文的中心思想,说出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1.照样子,改写句子。

①读例句,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用表示肯定的词“是”,反问句则用表示否定的词“不是”,并用上“难道……吗?”的句式,使它和陈述句的句意一样。

②独立完成,校对答案。

第一句:难道我们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吗?

第二句: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困难吗?

2.阅读题

①读短文,划出带有“寒碜”、“自卑”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寒碜有三种解释:⑴丑陋,难看;

⑵丢脸,不体面;

⑶讥笑,揭人的短处;

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意思。

②第二题:从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学生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③第三题:短文的最后一句是中心句:“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不对,在名花中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短文告诉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能骄傲,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也用不着自卑。

教学计划 篇5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不挑食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儿歌。

2、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不挑食》、吃饭的场景(桌子、椅子、米饭、鱼、青菜、鸡蛋等)、小熊嘟嘟布偶。

活动重点: 学会儿歌。

活动难点: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讲述内容:——“真香呀,小熊嘟嘟在吃什么?”教师朗诵儿歌,然后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创设情境,表演儿歌:——“谁来当小熊嘟嘟?”(一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朗诵儿歌)(集体边表演小熊嘟嘟,边朗诵儿歌)

3、幼儿仿编:——“还可以请小熊嘟嘟吃什么呢?”请幼儿尝试仿编其中的一两句,教师将幼儿的'仿编内容总结。幼儿将自己的仿编内容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