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说课稿

【精品】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栏目: 说课稿 / 发布于: / 人气:1.98W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 说教材

《我的母亲》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文是胡适在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事,叙述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

(二) 说学生

由于自身和家庭原因,现在学生只关注自己,一向不理解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位母亲的苦心,感悟母亲和孩子间的深厚情感。

另外,学生在组织材料和提炼材料能力上不足,如果不了解背景,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因而在课前组织学生查找资料,拓宽视野。基于以上原因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3.培养学生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和学习圈点勾划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复述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母亲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 说教学方法

1. 启发提问法

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在看似无疑处挖掘问题,解决问题。

2. 质疑讨论法

让学生针对课文写法与段落上不懂的地方提问。

3. 运用圈点勾划信息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复述情节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没有读过书,却把儿子培养成北京大学的'教授,她23岁上守寡,做了别人的后母后婆,却把家里治理的井井有条,她是严师,又是慈母。她就是文学大家胡适的母亲冯顺弟。胡适先生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深的影响。”那么他的母亲给了他哪些影响,让他一生受用呢?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母亲,共同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板书)

说明:[这一环节设计为了引起学生注意,设置悬念,同时也让学生带着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读课文,起投石问路的作用。]

(二) 介绍作者及其母亲资料

你搜到哪些资料,请你说一说。

1胡适简介

(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曾主修哲学。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国留学。1916年写成《文学改良刍议》,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

2介绍其母:冯顺弟。

说明:[本环节设计主要在于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提炼出重要信息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人物事迹。]

(三)检查预习

课前安排预习,针对生字词语在字形字音乃至字义上来认识生字。

(四)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把握好记叙事件六要素,并在复述时要求把母亲严格、慈爱、刚强的细节讲清楚。]

(五)再读课文

朗读课文,说一说“我”从母亲身上都学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试着在书上圈画出来。

说明:[此环节设计在于贯彻新课标思想,给学生读书时间同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最后一段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我”所学到了性格,也就是母亲身上传递出的优秀品质,解决这一主问题,引出学生对动作语言细节刻画进行分析。]

授课时学生可以说:学到了母亲宽厚,善良,仁慈和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品行。学习上勤奋,做人上刚强。

那么从哪些细节体现出教子严格呢?学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归纳出:“当我说轻薄的话时”和“督促我学习严格又是充满爱意”的环节时让同学找出“母亲用舌头舔眼翳”这一细节,并让学生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

当学生找出体现母亲温和宽容的句子时,再让学生读一读当债主除夕之夜到家讨债的部分,去体会文中平实的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让学生重点读这一细节“这样过年”“从不”这几个词都体现了母亲的包容和度量。

(六)质疑探究

读过本文,你还有那些疑问,提出来让我们共同研究

说明:[本环节设计针对文章写作上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学大家平凡朴实看似无奇的笔墨,实则都为文章中心服务]

学生针对课文写作上的特点提出:1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到母亲,是否切题;2写母亲对我的教导就可以了,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经过讨论可以分析出:前三段写自己在别的方面没有发展机会,除了读书外,给我做人训练的就是母亲,这样顺利过渡到母亲给我的深远影响。而第二个问题也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母亲在平时待人接物方面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可见文章字里行间对母亲饱含怀念敬爱之情。

(七)拓展交流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说明:[学生可以从文章的写作细节、记叙方面去谈]

(八)作业

母亲常常为我们默默的付出,她的爱从不张扬做作,她把对你的关爱都融到你的生活细节中,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细节,模仿文章写一个小片断。

结语:母亲就像一棵大树,她的爱,她的榜样给我们一世荫凉,让我们在这样的大树的荫蔽下茁壮成长。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主要学习了一些新的食物单词,要求掌握句型Taste this. It‘s sour/sweet.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前一课已学习了What’s this?这一句型,在这一课中又得到了巩固,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及作用,依据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能听懂会说本课的会话。

(2) 能较好地掌握本课句型Taste this . It‘s sour /sweet.

(3) 掌握有关食物的词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大胆开口,积极参与语言的实际交际,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4、教材的处理。

(1) 会话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表演为主,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2) 词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能听能说。

二、说教法。

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本课教学中以情景教学为主。并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分4个步骤来完成。

1、组织教学,引人入胜。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状态,通过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和他们一起唱英语歌曲来组织教学,结合前面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师生对话,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心理,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学习词汇,强化句型。

在词汇教学中通过借助实物、单词卡片,让他们对词汇有初步认识,把词汇套入语言项目What’s this? It‘s…进行替换练习。并请两位同学进行点单词的比赛,老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视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通过评价让孩子们感到都有进步,都有收获。

3、游戏活动,寓教娱乐。

游戏、竞赛是活跃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游戏和竞赛中让他们获得胜利的喜悦,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提高他们掌握词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本课中,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即巩固了What’s this? It‘s …这一句型,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布置。

听录音,涂颜色。

四、几点说明。

1、板书设计:

Unit 2 Tasting

orange

Sour lemon

Sweet chocolate

apple

2、时间安排:组织教学约5分钟,词汇教学约10分钟,绘画教学约20分钟,作业约5分钟。

3、教具的'使用及整个设计要体现的特色:

本节课使用的教具有:录音机、盒子、卡片、水果、巧克力、醋、糖水等。

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感性教具,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利用几个层次的口语训练,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把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让本课的重、难点在轻松的情景对话及游戏、竞赛中得到深化、化解。

说课稿 篇3

设计理念:

我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为情造文”等等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文”是“情”的载体。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语文教材正是培养儿童情感的好材料。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情感世界纯真多彩。带领孩子们在课文表达的情感世界里邀游,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活,便能形成一种内驱力,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这既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成功教学的快乐境界。

本课的设计旨在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运用自读--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文本和画面中真切的感受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今日的奄奄一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自然而然的生发一种情感: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努力通过“塞特凯达斯瀑布,我想对你说”“模拟总统演讲”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尽可能地使语文学习综合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气势和而今的枯竭情景,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3、在学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作者生动的表达方法,积累自己喜爱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今日的枯竭,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增强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1、易错点:“塞特凯达斯”这一名字比较绕口,一开课就应强化训练,以免说错。

2、激趣点: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怎么会给瀑布举行葬礼呢?

3、激情点:欣赏瀑布雄伟壮观的画面。

4、高潮点:通过朗读和“塞特凯达斯,我想对你说”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5、形成点:通过塞特凯达斯今昔的对比,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环保意识。

6、难破点:模拟演讲,部分学生可能有思维障碍,不能活学活用。。

教学准备:制作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瀑布)同学们,请看我身后的大瀑布,它就是举世闻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曾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然而,1986年9月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为这条瀑布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大瀑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他们对瀑布的向往。

二、 齐读课题,质疑梳疑

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2.交流: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四、 抓住重点,研读悟情

⒈ 感受大瀑布昔日壮观的景象。[next](1)你喜欢这儿的瀑布吗?

(2)自由地读一读描写瀑布雄伟壮观的部分,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 组织交流,适机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从语言文字入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融语言的理解、积累、及情感体验于一体。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人人都有实践的机会。

(4)出示课件,播放雄伟壮观的大瀑布画面。

(5)感受到了课文所描写的雄伟壮观吗?

(6)学生回答。

(7)如果此时你就站在塞特凯达斯瀑布脚下,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8)学生发言。

(9)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就让我们站大瀑布脚下,放声朗读,尽情为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歌唱吧!

(10)、指名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声音、画面等直观手段,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强烈的冲击,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之中,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与画面、文本产生共鸣。既能运用文中的好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1)、其实,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挥笔赞美瀑布,你能背几句相关的诗句吗?

(12)课件出示叶圣陶的《瀑布》。

(13)、师生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的美妙,同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加强积累。

⒉ 感受大瀑布逐渐枯竭的样子。

(1)师:多美的瀑布啊!可几年后,有的瀑布却面目全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塞特凯达斯。

(2)课件出示逐渐枯竭的瀑布画面。

(3)为什么惊讶呢?

(4)指名交流。

(5)是啊!由于瀑布周围的环境被破坏,塞特凯达斯从一个健壮的青年一下子变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8自然段,体会人们此时的心情。

(6)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处和前面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落差,一下子就能和作者融为一体。既为感情朗读打下了基础,又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3.理解瀑布消亡的原因。

(1)师:忆往昔瀑布雄伟壮观,看今朝瀑布奄奄一息。什么原因使如此雄伟壮观的瀑布变得奄奄一息呢?指名说 。

(2)大瀑布消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大瀑布消亡的直接原因文中说得很清楚,学生容易把握,但仅停留在表面原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会,修电站似乎有错,因而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根本原因。

五、模拟演讲,深化情感

⒈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1986年9月举行葬礼的这一天,大家想,这个仪式该是多么的神圣啊,就连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假如了这个行列,如果你是菲格雷特总统,你会怎样饱含深情地演讲?

2.学生准备(可以自己写提纲,也可以讲给小伙伴听听。)

3.当总统非常的光荣,谁愿意来当当这个总统?

4.指名演讲。(师述:现在,他就是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你们就是巴西人民。)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换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大胆地上台来演讲,台下的同学也会因为自己是一个巴西人感到新鲜,从而认真倾听,积极体验。

5.听了总统的演讲,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6.课件出示板书: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逐渐枯竭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这里,主要是拓展创新,表达感受。在学生产生情感共振、不吐不快之时老师及时把握这一火候,趁势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

7.总结全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只要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山川将依然秀美,我们的家园将依然温馨!

说课稿 篇4

《昆虫世界》一课是长春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版块的第3篇课文.这是一篇情境识字课文,由11种昆虫组成,展现了各种不同的昆虫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情景。

在教学时,我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把识字、学词、认识事物与相机发展语言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基于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喜欢昆虫,乐于搜集整理昆虫的相关知识,并愿意进行昆虫的探究活动。

2、认识15个生字,会写2个字,正确读出各种昆虫的名称。

3、结合课文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我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把学生学习生字时能够自己总结发现形声字的规律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从2方面进行说明。

一、注重创设识字情境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情境识字法,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昆虫世界中,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观察主题图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昆虫。在相互介绍中了解了不同昆虫的特点。最后在学生拼读词语后再次出示昆虫的图片,这样就做到了结合情境认识事物,并使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

二、注意“识写分开”

本着“识写分开”这一原则,我在识字和写字这两个环节上是这样设计的:

1、识字时,我首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说一说哪些生字是你以前就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然后让学生在书中把以前认识的生字作记号,重点让学生识记剩下的生字。这样即照顾到了不同孩子的不同已有经验,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课标中明确指出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在本课认识,在其他地方也认识,不抄写,不默写,所以在识记生字时,我没有一个一个生字地去分析,而是根据本课汉字的特点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如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蜻,蚊,蝗,蚜,蟋,蟀,蟑,螂”这8个字。用猜字谜的形式学习“蚕”字,用遍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两个ying字,交给学生识字方法。

最后出示一首小儿歌,使生字再现。通过让学生自由读、齐读、拍手读的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真正地在快乐中识字。

2、指导写字,感受汉字的'美

写字是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字态度,写字习惯和写字的能力。因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很有特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本课生字的书写特点和构字规律。然后再重点指导学生写好两个左右结构的字。本着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让学生写好这两个字。其它几个生字的指导在第二课时完成。

总之,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识字过程在多种情境中完成,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动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课稿 篇5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科学活动《磁铁能吸什么》。我将从幼儿、内容、目标、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流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幼儿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中班幼儿已开始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究问题,积极动手、动脑。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让他们通过探索和实际操作摆弄,获得切实的生活经验。而他们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操作、表达的能力,已能观察到事物现象的细微之处,也有针对性表达的能力,这些为本次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说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开展好科学教育,就要理解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什么,其实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就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物质世界,如小鸟为什么能飞?蝌蚪怎么变青蛙?月亮为什么会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幼儿乐于学习的科学。“磁铁”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孩子们每天都能见到。老师上课时“磁铁”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经常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的拿着玩一会。虽然孩子们都见过、把玩过“磁铁”,但是却并不了解“磁铁”,在大部分孩子们看来“磁铁”就是用来吸住图片的。而在这个暑假孩子们的生活里又多了利用磁铁搞的玩具钓鱼的'游戏,这个时候安排《磁铁能吸什么》很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三、说目标

为了在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构成和内涵上更为强调“注重幼儿的乐学和会学”,强调“注重活动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内容特点以及中班科学领域目标,我从情感、态度、能力的三维目标上来定:

1、初步了解磁铁具有磁性,能吸住铁质物品。

2、初步学习运用表格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3、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以上活动目标既有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又有愉悦情感的体验,融合了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初步了解各种纸的种类和用途,难点定位于感知纸的特征。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幼儿以及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必须借助丰富的环境材料来获得知识经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和目标,我和幼儿做了以下准备:磁铁,铁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玻璃制品,布制品等。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须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实物激趣法、探索讨论法、提问法等。幼儿与成人的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理解水平还很肤浅,容易受到兴趣的影响和支配,他们往往对探究对象的感兴趣程度决定了他们在活动中的注意力,所以活动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是一节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六、说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将通过紧紧相扣的4个大环节来开展:

(一)创设悬念,导入活动。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之前,我先用他们非常喜欢的玩具钓鱼来调动起他们的兴趣。

(二)认识记录表。

这一环节看似不重要,但是为下一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完成记录表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这个环节马虎不得。

(三)实验并记录:

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操作实验法、观察法,本环节将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探索空间,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四)汇总实验结果

这个环节是对孩子自己实验的总结,最重要的是在有争议的情况下,让孩子们再次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去验证,而不是和同伴争或者老师直接告诉答案。

(五)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本次活动的结束只是暂时的,我们将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将活动内容延伸到“找找生活中的铁制物品”这一活动。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在我校举行“聚焦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开放课活动。我是美术课的主讲老师刘红娟,有幸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我很高兴!

一把剪刀,一些纸片,魔术般的变成了彩球。既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又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第七课《彩球的设计》。下面我从对教材的把握、教法学法的运用、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准确把握说教材

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 用一种或两种正多边形可以组合二十余种不同的球体。如果设计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留出插接口,再按一定规律组合,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富有个性的球体。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个:美育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了解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特点。知识目标: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是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教学难点是做出新颖、美观有创意的彩球作品。

二、灵活运用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都坚信自己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帮助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方面的“闪光点”。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的、自觉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热忱,优化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创造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来组织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比较,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层层推进说程序:

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欣赏导入,了解彩球的作用。

首先我以一段杂技表演《狮舞》来开课。惊险刺激的杂技表演不断的刺激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他们自觉的进入情境。然后,我适时引导,将学生的眼球定格在彩球上,彩球的作用不言而喻。随即,我出示一个镂空的大彩球,迅速导入课题。 欣赏生活中的彩球,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欣赏水平。

二、自主合作,探究彩球的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分两步进行:(一) 观看课件,阅读教材,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二)观察比较,合作研讨,正多边形插接球体的规律。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学会发现、欣赏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并自己总结出制作方法。

三、教师示范,演示彩球的制作要点。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课前,我制作示范作品的时候,发现制作彩球的方法千变万化,但我相信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删繁就简,找到规律,抓住要点,就一定能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彩球。基于这种考虑,我将设计和制作中的知识要点总结出来,拍摄成短片,在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看。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后面的创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四、学生制作,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课上合作,就会考验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是否能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增进友谊、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养意志品质。

五、展示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活动,能增强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与评议能力。鼓励学生用欣赏、宽容的态度多角度的评价。这样,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六、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生活和美化生活。在学习彩球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观察分析、要自主探究、要大胆创新。

四、提高课效说反思: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纵观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综合我的个人感受,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上,我还成功运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研讨的教学模式。令我惊喜的是,同学们的作品有的很精美,很有创意,多有独到之处。有的虽然不是非常完美,但是稚嫩的创意和制作中的小小失误,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明他们在思考,在体验失败与成功的过程。当看到同学们为解决了一个个难点问题而欣喜不已的时候,当看到同学们为成功插接出一个个彩球而笑逐颜开的时候,我坚信我的开放式的美术教学课堂是正确的。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恳请在坐的各位专家和同行,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处理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模块的内容。由于我校承担着武汉市武昌区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法实验改革的任务,近两年来,一直在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以适合当前我区及我校高中生知识结构及特点。在现行的教材中,高中程序设计多以BASIC语言进行讲解。目前我们进行的改革实验中,我们选用的语言是C++。选它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是C++语言目前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很多高校的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都以它为载体;二是目前高中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将C++语言作为可选语言之一,近两年报名参赛的选手中,选用C++语言的选手的比例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学情分析

在我校,高中一年级部分班级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根据近几年对进入我校的新生所作的调查,大部分同学在初中阶段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本学科高中阶段部分模块的学习任务。程序设计模块是初中基本没有涉足的模块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进行程序设计的班级教学,既可完成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该模块的教学要求,又可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程序设计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根据两年来探索情况来看,在高一就开设这一课程,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学习障碍。

三、教学目标

u知识目标: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逻辑关系;

2、枚举法解题思路。

3、关系与关系表达式;

4、程序的循环结构与分支结构

u技能目标:

逻辑思维和推理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将类似的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机高级语言所识别的逻辑关系,灵活选用分支、循环等控制结构,采取最常见的枚举法完成模拟推理,是期望学生逐步掌握的技能目标。

u情感目标:

让学生用表演的方法来再现生活的一种场景,再用程序的模拟解决由些提出的问题,原本枯燥无味的程序设计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计算机程序的工作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u迁移目标:

1、通过一种循环结构的示例,简介其它二种循环结构,让学生举一反三完成同一问题的三种实现;

2、大量围绕这一任务的动画、图片、文字只需在老师的略加指点下,就能自学掌握,关注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

3、雨点法求常量∏(pai:3.1415926)给同学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另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学有余力、兴趣强烈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因地制宜的开展异步教学,关注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重点难点

为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会涉及到程序设计方面的很多问题。从基本的程序设计框架,基础的程序设计概念、语法,到程序流程的控制都会涉及到,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那就是如何将现实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机高级语言所识别的对应元素。

五、教法阐述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能力,在教法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当前本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为了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多而枯燥的众多元素,特别设计了让多位学生参与的“表演”,同时辅以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热情进一步驱动后阶段的教学工作。

六、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这一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源有目标地去完成任务,而又不至于迷失方向。为此,我特意设立了网络CAI课件,以简洁醒目的栏目引导学生去达成目标。

同时也设法让同学们明白,信息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技术,具备刻苦的钻研精神和超强的自学能力是迅速掌握信息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力图改变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为主动地去求学。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好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配置好WWW服务器(网络cai课件用)和FTP服务器(学生上传作业用)。设计好要求学生配合表演的情景,准备好相关的道具:五个凳子,写有四位同学所说话的标牌。断开外网,只保留局域网畅通。

2、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围绕任务去操作,引导学生边学边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圆满地完成本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任务。

3、过程简述

☆首先以学生现场被加以指导后进行的故事表演引出本课的教学任务:“实验中学有四位同学中的一位做了好事,不留名,表扬信来了之后,校长问这四位是谁做的好事。

A说:不是我。

B说:是C。

C说:是D。

D说:他胡说。

已知三个人说的是真话,一个人说的是假话。现在要根据这些信息,找出做了好事的人。”

☆接下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并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知识点予以简评:

1)如果你是校长,你能根据已知的信息判断出谁是做好事的学生吗?

(注:学生答“不能”,便反问其为什么?否则反问是谁?又是如何推理得出的?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随机点几个学生发言。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想法,能推导出答案的学生比率应该比较高)

2)(备用问题)同学们都很聪明,有的同学说凭经验,有的同学给出了严密的推理过程,只不过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跳跃性比较大。计算机可没你们聪明,它只会按部就班的工作,它能用这种方式推理问题吗?如果不能,你能设想一下计算机如何找到做了好事的同学吗?

(注:此时若学生回答不是很完整或者不知从何处入手这个问题时,可从计算机的“傻”的工作方式:逐一尝试方面予以引导)

☆然后,继续通过课件进一步分析计算机的枚举法,用相对直观的程序伪码描述这一过程。逐步求精将伪码细化变成C++源代码。这一过程将会要求配合表演的学生继续表演计算机的枚举过程,形象而生动。随着游戏的进行,课堂气氛达到本任务教学的高潮。

☆分析完毕,我会把事先准备好的样例程序运行一下,让同学们看到计算机运行的结果跟我们分析的结果是一样的。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让学生尝试参照我的样例程序完成任务。对学有余力学生鼓励他们举一反三,尝试用另两种循环方式改写这一程序,并将写好的程序上传到网络课件链接的FTP服务器中。在学生写程序的过程中,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帮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则通过广播系统及时提醒学生。

☆对那些有良好程序设计基本的同学,也会给出与本课要点――枚举相关的趣味阅读材料,开阔他们的眼界,活跃他们的思维。体现异步教学思想。

☆在本教学任务结束前的五分钟,展示学生的上传程序,现场解决几个(三个左右)有问题的程序,提醒学生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程序调试能力。

我的说课完了,多谢各位评委和老师能给我今天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这对我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8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797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85岁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你们了解陆游吗?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同学们不妨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那么陆游在临终前到底要告诉儿子什么呢,下面先听老师朗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听出些什么?

【设置悬念,以悬念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设置情境,把学生情感带入到诗境中。】

(二)初读诗歌,整体把握。

教师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朗读

通过朗读,找出诗歌的情感线索——悲,从而整体体验古诗情感,把握古诗朗读的基调。

(三)小组探究学习,理解诗义。

读诗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自己去理

解。自己去说一说,自己说好了,就与同桌说一说。师巡视 。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主动地研究古诗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古诗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 。

师: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

出示:元——原来、本来 同——统一

师: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

师: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 师: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南宋的皇帝叫赵勾,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当时战乱频繁,金兵频频进犯,宋军节节败退。由于战败,后来宋朝政府拱手把当时的首府开封,送给了金兵,自己退到了杭州。但仍不思救国。至使整个国家山河东一块西一块被金兵占领,山河破碎。而陆游就生活在这样国破家亡的年代。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了吗?指名说

师概括:这是山河破碎之痛

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

我们来读一首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 。 《秋夜将晓出

篱门迎凉有感》

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 仅仅是为这个悲痛吗?还为什么悲?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农民很悲伤…… )

师:你觉得诗人还为什么悲?随即板书:遗民眼尽哀 带着这种哀痛你再读读这两句,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统治者都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临安看一看 出示:《题临安邸》 :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指导朗读

问: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在寻欢作乐 ;他们在游山玩水 ;过着奢侈的生活)

师: 那么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还悲的是( )、( )、( )。谁来带着这些情感再读一读。

诗人死前仅仅告诉儿子这些吗?还有什么?读后两句诗,指名说

师: 是呀, 生前爱国,临死“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后还要子孙告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这是一种( )情怀 ——板书:爱 国

(五)读古诗,升华感情

教师激情引读:诗人一生盼望的就是一个日子。(引领学生读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二十岁时写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诗句,立下报效祖国的决心;四十七岁时参军抗金,七十四岁时感叹“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年一年又一年,整整六十五年过去了……此时,诗人的生命旅程已经到了尽头,他有千言万语要告诉儿子,这万语千言凝成了二十八个字,(引领学生)读……

此时,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他那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为成七言绝句一首,(引领学生)背……

此时,诗人用他最后的力量和激情,写下这样的千古绝唱,(引领学生)吟……

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让我深深地敬仰他——这位伟大的人,这位感动中国的先辈。老师也写了一首诗来表达对这位诗人的缅怀和敬意!

赞陆游

从小立下报国志,不破金兵誓不归。

四十从军到白发,壮志未酬鬓先衰。

虽死不敢忘忧过,赤胆忠心感后辈。

六十间年万首诗,一腔悲愤化诗魂。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因此,这节课我利用情节的空白,插入两首相应内容的古诗,让学生体会作者“悲”的根源,并在品味新诗的.过程中,利用学生

原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想象胡马入侵的情境,唤起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智慧,情感受到更加有效的启迪和提高。在师生共同的吟诵中将课堂推向高潮,将情感体验推向高峰。]

(六)、 课外延伸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陆游的这首《示儿》激励了无数的爱国志士。无数诗人悲愤,他们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你知道的有那些?[《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利用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关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七) 总结: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同学们课下去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