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说课稿

【精华】数学说课稿4篇

栏目: 说课稿 / 发布于: / 人气:2.22W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数学说课稿4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菱形》是《四边形》这一章继《矩形》之后研究的第二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也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经历"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得出菱形的性质。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能理解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并会初步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论证。

b、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激趣——探究——运用——归纳"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法,以课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合作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直观、完美的体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创设思维情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激发兴趣,得出概念(时间5分钟)

菱形被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首先我将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衣帽架模型,不难发现不管衣帽架如何伸缩变化,其四根木条围成的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再次感受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然后让学生任取一个平行四边形量其四条边的长度,并交流所得数据,会发现图中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从而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得出菱形的定义,即"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或"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回顾了上节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又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引入创设了情境。实物教具的应用,生动形象地使知识得以体现,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接下来,我让学生欣赏一组生活中的菱形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菱形的图形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动手操作,寻找性质(时间5分钟)

菱形的性质可由菱形的对称性探究得出,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一环节,我把课本上的直接探究巧妙地加以转化,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给你一张矩形纸片,你如何快速地剪出一个菱形?"问题给出后,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小组大胆尝试,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任务,同时还可以开展组与组的评比,树立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由多媒体演示,即将一个矩形纸片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就可以得到一个菱形(动画演示),从而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在归纳过程中,菱形的对角线性质的得出是难点也是重点,我将动态演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一性质便可水到渠成,这时,我会让学生尝试说点儿理,引导学生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根据菱形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发现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可把菱形分为两个特殊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再结合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特点,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肯定学生猜测的正确性,得出菱形的性质结论。

在肯定多种解决方法的同时,我还补充了这样一个环节——由菱形的对称性看菱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一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菱形的面积表示:S=a.h,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面积表示为S=1/2mn,这一设计使本节课的重点得以突出,难点也巧妙。直观地得以突破,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点缀其间,从接受概念到探究性质,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教学活动不仅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而且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也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其中。

(三)知识运用,巩固新知(时间10分钟)

这一环节,我将出示P98页例2,即当菱形中较小的内角为60°时,已知菱形的边长求菱形的对角线长及面积,对于这类问题,我先启发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老师适当点拔:结合 60°的等腰三角形或勾股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本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最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

做完本题,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如果菱形中有一个角是60°,则较短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这一环节以实际问题引入,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不仅达成了"学习致用"的目的,同时还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这一道理。

(四)课堂练习,学以致用(时间10分钟)

"想一想"环节中,我安排了两道习题,这两道题仍以"再探衣帽架中的奥秘"为题,是两道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习题,我将采用学生独立思考,讲练结合的方法达到灵活运用,巩固新知的目的。习题的安排,首尾呼应,寓教于乐。

(五)交流体会,分层作业(时间15分钟)

在这一部分,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顾,归纳本节内容,并鼓励学生归纳出菱形的性质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环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填表格的形式从对称性、边、角、对角线四个方面进行类比,以加深学生对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和认识。

针对学生基础不一的情况,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我将采取分层作业的布置,安排了"练一练"的环节,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略)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归纳、比较的过程,从而得出菱形的概念,在折纸的过程中也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体验变换思想,从而自觉地运用轴对称性发现菱形的性质,达到解决问题目的。

菱形的性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得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现图形的结论,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归纳的良好品质;可伸缩衣帽架模型的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呼应,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乐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

这节课《有多少“粘贴画”》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的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知求未知的思维方法。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估算的策略以及它对计算的作用,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会估计的方法以及它在计算中的作用,在计算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

二说教法: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了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呈现的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课本的意图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编写意图,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推到出六的乘法口诀。

1、情景教学法:利用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很简单,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学生在玩中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小组合作教学:找规律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知识,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结构的连惯性。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都可用原有的知识来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如:你发现了6的口诀里有什么秘密!让学生自已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用编写6的乘法口诀表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探讨新知

1、估算

2、编写6的乘法口诀

3、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4、6的口诀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课堂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师: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

师:谁知道怎么填?(点名学生说一说)

师:你们会填吗?(生:会)

师:那么现在来填一填P73页。(检查播放课件)

2、对口令

师:智慧老人夸我们今天真棒,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游戏:对口令(听好要求:女生说前面,男生对后面。)(出示课件)

师:看是男生棒,还是女生棒!(再交换进行一次)

3、找朋友

师:智慧老人对我们很满意,不过他还想考考我们,看看谁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朋友(出示课件)

师:打开书P73页第3题做在书上。(点名学生说一说)

4、想一想,算一算

师:智慧老人,夸你们今天真爱动脑筋,他还想考考你们,来看看是什么题目呢?(出示课件)

师:打开书P73页第4题

5、算一算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小方格。

师:智慧老人说,你们太棒了,还想考考你们。看看是什么题目!

师:提示:不仅要会算,而且要巧算。(移动方格的方法来算)。

6、解决问题

师:智慧老人,夸我们今天真了不起,他要奖给我们童话书,每本书6元钱,12本书多少钱?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乘法算式怎么列?12×6=?(元)

师:怎么算呢?(可把12拆成6和6、5和7、4和8……)

六:全课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6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概括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唤醒学生对本堂课的记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探究活动是继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之后探索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的内容。学习等腰三角形,离不开线段的相等和角相等,《分割等腰三角形》将加深同学们对等腰三角形地认识,是等腰三角形内容的延续和拓展。同时,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学生起点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从年龄特点看: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厌倦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从知识储备上看:他们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等;从技能水平上看:他们已经初步具有自主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经历可以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合情推理能力;

2、在活动中,体会知识的运用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通过探索条件的实践过程,体会数学推理的乐趣,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可以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作等腰三角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图形

四、教与学的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小组活动,探求新知

3、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节课中我始终贯彻“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的教育理念,采用“探,疑、研,悟”等环节主体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浓厚氛围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感情。充分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教学流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一、学生阅读第120页的《阅读理解》

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初步认识图形分割的意义,培养数学阅读的兴趣和方法。也为后面的如何分割做了复习。

情景二: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生活中有关的等腰三角形的图片。图片最后出现等腰三角形花坛。

教师拿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把剪刀,提问:谁来帮老师分割这个三角形花坛,使它变成两个三角形以便可以种上不同的花?

这样设计:一是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学习主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进一步体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学生上台演示。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两种分割方法:一种是分割线经过顶角顶点;一种是分割线经过底角顶点。

这样设计:为后面的分类讨论思想打下铺垫

2、小组活动,探求新知

第一部分:教师追问:已知花坛的三个角分别为36°、72°、72°,你可以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如果老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改成20°、20°、140°,你还能分吗?

合作:小组合作设计两个三角形,使这两个三角形都可以被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学生展示图片,讲解分割思路。(教师反问:为何不从顶角的顶点分割?)

归纳小结:当顶角小于底角时,分割线经过底角的顶点,反之,顶角大于底角时,分割线经过顶角的顶点。

质疑:任何三角形都能被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这样设计:从特殊的三角形出发,加上学生对这个三角形比较熟悉,学生比较好操作,再到一般三角形,从而产生质疑:不是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探索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这个等腰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关系?

学生动手画顶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的等腰三角。

这样设计:让学生感知等腰三角形的多样性,为分类讨论思想打下铺垫

设底角为X度,小组合作作图,并求出顶角的度数(X的代数式表示):第一、二组研究分割线经过顶角的顶点的情况,后两组研究分割线经过底角的顶点的情况。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亲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通过作图求解,学生可以求出:顶角是底角的2倍、3倍、倍。对于倍,教师适当引导。

第三部分:探索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这个等腰三角形每个内角是几度?学生根据内角和180度,求出角度。

3、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知识: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中的感悟。教师适当引导补充,并对学生的表现适当评价,给予鼓励。

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分层作业:必做题:把一个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分成4个等腰三角形。

选做题:把角度分别20°、20°、140°等腰三角形分成三个等腰三角形。

这样设计:一是想以动手操作开始,再以动手操作结束,使课堂教学浑然一体;二是让学习从课上走到课下,让一种学法得以构建,让一种思想得以延续。

 六、教学反思

我努力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舞台,无论环节设计,还是作业的安排,都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了学生的数学体验。通过操作、观察、质疑、验证、深化等自主探索活动。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获得体验。使学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之法、终身学习之愿、快乐学习之情。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有趣的平衡》属于六年级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综合应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的的基础上设计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同时通过验证这一规律,发现当杠杆“左边的钩码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钩码数”和“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属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平衡现象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很少对其进行过理性分析,他们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未曾上升到科学层面。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 挑战性,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理论依据(教学理念)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 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 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杠杆平衡的规律,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杠杆平衡的规律后,设计了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规律,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杠杆平衡的规律的学习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杠杆原理打基础。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难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