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寓言 > 传说

回族的经典民间传说故事简短

栏目: 传说 / 发布于: / 人气:1.75W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回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回族的经典民间传说故事简短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一:穆罕默德与蜘蛛鸽子

在回族人中间有这样一段传说:想传在先知穆罕默德与异教徒作战时,在一次战斗中穆斯林失利,异教徒们要追捕杀害穆圣。穆圣在逃跑中,被一位耕地的穆斯林救下来,藏身于犁沟壕里。一会儿,异教徒们就追来了,他们围住耕地的穆斯林问他见到穆罕默德没有,这位穆斯林指了一个方向说:“往那边跑了。”

异教徒听了,又一窝蜂地追去。当异教徒们被哄走后,耕地人的那匹骡子忽然大叫起来:“吱格吱格,在这里,在这里。”远去的异教徒们听了,又折了回来。穆圣一见,对骡子骂道:“不会生子的畜牲!”骂完了又往远处跑去。半路上,又碰到一个放牧的穆斯林,放牧人又把穆圣藏到草堆里,等异教徒追来问时,牧羊人指了指北面说:“朝北跑了。”

异教徒们又信以为真,乱哄哄地向北追去了。这时,吃草的山羊忽然大叫道:“叽嘎嘎,叽嘎嘎,在这里,在这里。”远去的异教徒们听了,又追了回来,穆圣一见山羊坏了事,狠狠地骂了一句:“不顾羞耻的东西!”骂完又向远处跑去。异教徒们也紧紧追在后面。穆圣跑着跑着,跑进一个果园里,果园主也是一个穆斯林,他见穆圣被异教徒们追得很急,就忙请他老人家躲到果树上去。一会儿,异教徒们就追进果园 来,他们问果园主见到穆罕默德没有,果园主说:“向山上跑了。”

异教徒们又蜂拥着向山上追去。这时,一只喜鹊飞到穆圣藏得那棵树上,叫道:”嘎嘎嘎,在这儿呢,在这儿呢。”跑到山上的异教徒听了又折了回来。穆圣看了一眼喜鹊,很气愤,骂道:“嘴里吐蛋,眼里滴血,五黄六月别想喝进水!”骂完就向山上跑去。穆圣跑进山里,已经两腿发酸跑不动了。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山洞就钻了进去。穆圣刚刚钻进洞内,就有几对蓝鸽子飞进洞内,一边吼堂堂,一边踏掉穆圣在尘土上留下的脚印。又有几只蜘蛛也开始忙活起来,它们飞快地抽细丝织起了蜘蛛网。在后面追赶穆圣的异教徒们,追过来发现这里有一山洞,急忙停下来看,只见尘土上面满是鸽子的脚印,连洞口的蜘蛛网也是新的,根本就不像有人进去过。于是,又向前追去,穆圣这才脱了险。从此以后,穆圣下了禁令,说金刀子也不能宰杀瓦蓝鸽子,对于蜘蛛任何人也不能伤害。

人们还传说骡子以前是下驹的,只因那次向异教徒告密被穆圣骂了,以后就再不能下驹了;山羊从前也是有尾巴的,并且不比绵羊的小,只是长了嘴尾巴才脱了的,只剩下一点点尾巴杆子,连羞耻都护不住了。喜鹊也更可怜,每逢伏天,渴死都喝不进水,在“抱儿子”的时候,蛋要从嘴里往外吐,每吐一个蛋,眼睛都要往出滴血。它们都是因为惹怒了穆圣,穆圣对它们做了都阿,真主准承了穆圣的都阿,给它们才降了这些败俩。 在今天的回族人中间,至今还有人特别爱惜瓦蓝鸽子和蜘蛛,禁止小娃娃们欺负和糟害这两种生灵。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二:毛野人母亲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寡妇,她有三个漂亮的女儿,分别叫门闩儿,门段儿、顶针儿。人人见了都喜欢她们,寡妇也非常疼爱她们。

有一天,寡妇要回娘家,就对三个女儿嘱咐道:“我要到外婆家去看外婆了,我走后你们把门闩好。谁叫也别开门,真到我回来叫门你们再开门,三个女儿异口同声地答道:“知道了”,然后寡妇就走了。

寡妇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毛野人,毛野人就把她吃了。毛野人知道寡妇有三个漂亮的女儿,然后它心里想:“那三个女孩儿,才是一口真正的嫩肥肉,比这老寡妇肉更香,我应该想办法把她们三个大都捉住吃掉才对”。于是它穿上寡女的衣服,提着寡妇给拿的礼物朝寡妇家走来。

到了寡妇家房门口后,叫道:“门闩儿,快给妈开门”,老大门闩儿就出来了,门闩儿由于年龄较大,觉得奇怪就问道:“妈,你刚去看外婆,咋这么早就回来了”。我把给你外婆带的一件礼物忘拿了,所以回来取”。这时门闩儿还是不信,就说道:“妈,你把手伸进来叫我看一下”,毛野人把手从门缝里伸进去后,门闩儿看到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大吃一惊,知道遇到了毛野人,就磨着不想开门。毛野人等的不耐烦了说道:“门闩儿,你咋还不给妈开门?”。门闩儿回答道:“你不是我妈,我妈穿的红,戴的红,全身上下都是红”,然后就回屋去了。

毛野人又不死心,在地上打了个滚,变成全身上下都红了,就又叫道:“门段儿、门段儿,快给妈开门来”。老二门段儿来到房门前,和姐姐门闩儿一样,她也发现了叫门的是毛野人而不是妈妈,不想开门,就对门外的毛野人说道:“我妈穿的绿,戴的绿,全身上下都是绿”。说完后就进屋去了。

毛野人还不死心,又在地上打了个滚,变成全身上下都是绿了,又上前叫门道:“顶针儿、顶针儿,快给妈开门来”。老三顶针儿由于年龄较小,不太懂事就问道:“妈妈,叫我做啥呢?”。毛野人说道:“妈叫你是想心疼你,快把你的指头伸出来叫妈心疼一下”。顶针儿刚把指头伸出去,就被毛野人一口咬住,顶针儿疼得大叫起来,毛人说道:“快给妈把门打开”,顶针儿由于怕疼,就把房门打开了。

顶针儿把门打开后,毛野人就进来了。这时天已黑了,到了睡觉的时候,毛野人就对项针儿说:“顶针儿过来,今天晚上跟妈睡,妈晚上要心疼你”,顶针儿就跟毛野人睡在了一起。毛野人搂着顶针儿睡下后心想:“我掐一下这个孩子看她的肉嫩不嫩”,就掐了顶针儿下。顶针儿疼得叫起来并问道:“妈你掐我干啥?”“噢,妈是稀罕心疼你的呢!”门闩儿和门段儿由于害怕和衣躺下一直未睡,半夜时两人听到炕的另一边传来咯登、咯登的声音便问道:“妈妈,你吃啥?”“我吃的是从你舅舅家拿来的干大豆”,毛里人回答道。姐妹俩听后又说道:“给我们给一点”,“迟不要,早不要,等吃吃完了你才要”,毛野人回答道。姐妹又连着要了几次,毛野人没有办法只得给她们俩人一个给了一点东西。门闩儿接过来一看是顶针儿的手指头,门段儿也接过来一看给的是顶针儿的脚趾头。

姐妹俩知道,妹妹已经被毛野人吃掉了,姐妹俩害怕毛野人再吃掉自己没有敢哭流着泪把妹妹的手指头和脚趾头装在自己衣服的口袋里。姐妹俩开始商量着如何逃跑,于是门闩儿便冲毛野人喊道:“妈妈,我尿憋了,想到外面尿尿去”,毛野人害怕门闩儿借撒尿之际逃跑不想让她出去,于是 对门闩儿说道:“锅台上尿去,”“舅舅来了笑话呢”门闩儿答道:这时门段儿又冲毛野人喊道:“妈妈我屎憋了,我想到外面屙屎去呢!”,毛野人也害怕她跑了不想让她出去 ,于是又对门段儿说道:“房间地面上屙去,”“舅舅来了笑话呢”,门段儿回答道。门闩儿答道。门闩儿和门段儿不停地要求出去解手,毛野人也没有办法只得允许她们出去解手。但又害怕她们跑掉,就给俩人的腿上绑上绳子自己抓住,然后放她们出去了。

姐妹俩出去后想如果直接跑了,毛人一拉绳子发现人不见了,肯定会去追并且会追上她们。后她们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从鸡窝里抱来一只大公鸡绑在一条绳上,再找来一个茶壶绑在另一条绳子,然后姐妹俩就跑了。

毛野人在姐妹俩出去后不久就拉一下绑门闩儿的绳也就是绑公鸡的那条绳,公鸡受惊后“呱、呱、呱”地叫起来。毛野人以为门闩儿在“哈、哈、哈”地大笑,就骂道:“你还笑呢!”我等一会儿就吃你。它又拉了拉另外一条绑门段儿的绳子也就是绑壶的绳子,它一拉,壶发出“呱哒哒、呱哒哒”的声音,它又以为门段儿在“哈、哈` 哈”地大笑,就骂道:“你也还笑呢,我等一会儿把你也一块儿吃掉”。可是过了一会儿,毛野人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又喊了几声,没有人答应,出来一看,一条绳上绑的是只公鸡,另一条绳上绑的是一个壶。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就赶紧追俩姐妹去了。姐妹俩没有办法,只好在两棵大树下打上铁镢,爬上树去了。

刚上树,毛野人就追到下面了。毛野人就问姐妹俩:“你们是咋 上去的,叫妈也学着上去。“东家一碗油,西家一碗油,油地油地上”。毛野人,听东家借一碗油,西家借一碗油,然后抹在树上,结果树越抹越滑,爬了半天也未爬上树去。又问姐妹俩是怎么上去的,姐妹俩说道:“东家一碗醋,西家一碗醋,醋地醋地上”。毛野人一听,又去各家借来醋抹在树上,结果树也是越抹越滑,更爬不上去了。毛野人又问姐妹俩是上去的,姐妹俩问答道:“东家一碗盐,西家一碗盐,盐地盐地上”,毛野人一听,又去各家借来盐抹在树上,还是上不去。于是它又问姐妹俩是怎么上去的,姐妹俩又说道:“裤带迷(接)裤带,腰带迷(接)腰带,迷(接)地迷(接)地上”。毛野人一听,于是又找来许多裤带和腰带接在一起,让姐妹俩拉她上去。姐妹俩把毛野人拉到树的半中腰后一松手,毛野人摔下去,掉在铁镢上,被铁镢扎死了。

回族的名称来历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最初为他称,后来才演变为自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唐代以来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回回”可能是“回纥”、“回鹘”的音转或俗写。南宋时,“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纥”、“回鹘”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这都和现在所说的“回回民族”不同。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

回族也有一些他称。宋元时期,蒙古民族的官方文书将回族先民称为“撒尔塔兀勒(Sartqul)”;元代将Musulman(穆斯林)音译为“木速蛮”和“木速鲁蛮”,意思等同于汉文中的“回回”,此种情形也见于明代的《回回馆杂字》(汉语、波斯语分类词汇)、《高昌馆杂字》(汉语、维吾尔语分类词汇)。迄今,在不同地区,各个民族语言中对回族还有各种的他称。藏族将回族称为“卡西(Kace)”,可能因为西藏部分回族来自克什米尔;蒙古族称回族为Hotun,据说当地回族来自和田;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则将回族称为“东干(Tung’gen或Tung’gan)”,据说因为当地回族来自潼关,也有将Tung’gan解释为“留下来居住”;因回族中马姓较多,四川彝族地区将回族称为“马家(Majia)”;云南的佤族和傣族将回族称为“帕西(Basi)”,意为来自波斯的人。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出回族和众多民族杂居的情形,也反映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以及职业和迁徙的特点。

回族的民族分布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981.68万人(20xx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等。以东、中、西三大地区来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区最多,占其总数的60.75%。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少。从南北来看,回族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区,南方分布的回族人口较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56个民族中,回族按省区市显示出的人口分布离散度仅次于汉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这表明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关于回族分布的特点,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大分散”主要表现为全国20xx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回族分布。这还体现在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的比例上,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10%以上的只有两个(宁夏和青海),占1%-5%的有6个,占1%以下的有23个省区市。同时,从回族人口占各地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回族人口占到了这些省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0%以上。在上海、安徽、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江苏等地,虽然回族人口数量小,但却是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第一大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特点集中体现全国回族居住的情形中,在西部省区,回族以连片聚居为特点,反映在回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在北方或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则以县、村、街道聚居为特点,又多在大运河沿线一带。与西北地区不同,东南地区回族聚居的规模大体在百人到万人左右。

回族“大分散,小聚居”格局集中表现在回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分布上。回族自治地方一共有14个,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11个回族自治县(包括联合);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和6个自治县(回族自治县共11个,包括联合)均在西北。全国有回族乡140个,西北地区只有37个,西南地区有28个,华北地区有27个,华东地区有12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南地区有31个。值得注意的是,在18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大约有97个城市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回族,尤其是东中部城市,回族占的比例更高。在全国还有4个城市的行政建制上专设回族区,分别是洛阳市的瀍河回族区、郑州市的管城回族区、开封市的顺河回族区、呼和浩特市的回民区。由此看出回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

回族的民族语言

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在回族先民东迁初期,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特别是汉人成份在回回中日渐增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就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元朝时期的“回回文”是指新波斯文、又称“普速蛮字”。当时元朝政府中设有回回译史、回回掾史、回回令史,就是用回回文起草文书、翻译文书的专职人员。同时元朝还有官办的回回国子学和回回国子监,教学主要内容是新波斯文。进入明代,尽管官方还有从事穆斯林语文教学、翻译工作的“回回馆”, 而汉语作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已经固定下来。明中叶,伴随经堂教育的兴起,出现了经堂语和小儿锦。

经堂语

经堂语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它是用汉语音译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或用汉语语汇意译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并吸收和改造了中国儒、道、佛各教经典用语和民间用语的成分。

小儿锦

小儿锦是经师们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它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而成,其中包含有阿拉伯文、波斯文语汇,偶尔夹杂个别汉字。不仅在经书写作时使用,有时也被运用在通信、记事等交际中。

其他语言

与其它民族杂居的回族也会使用其它民族的语言文字,并受到他们文化的影响。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回族,就还使用傣语、傣文,穿傣族服装,住傣族式的竹楼;云南洱源县的回族,穿白族服装,使用白族语;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拉萨地区的回族,使用藏语文;和彝族杂居的四川凉山的回族,兼通彝语。此外,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的回族,有不少人兼通蒙古语、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

回族的风俗文化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始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后,各地回族一直延续着这一信仰。伊斯兰教在唐代被称为“大食法”,元明时期,称作回回法,回回教门、回回教等。回族的信仰包括内心诚信、诵念表白、身体力行三个部分。具体来讲,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必须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真主)是六大信仰的核心,即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回族宗教学者把这一信条编为十六字“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信天仙,即认为除了人世即人的世界以外还有个妙世,真主用光创造的诸天仙即属于妙世的世界范畴。天仙是真主造化的,无性别、无老幼,遵照真主的意志管理天上和人间一切周转和善恶以及自然现象等。信经典,即信仰《古兰经》及其在穆罕默德之前的一切经典。除《古兰经》外,对《圣训》也很重视。《圣训》是穆罕默德的言行记录。信复生,即认为整个宇宙及其一切生命,终究有一天会全部毁灭,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人死后也可以复活。信前定,即认为人生的寿命长短,贫富贵贱,善恶丑美,一切均由真主在你生前早已定夺好。

日常生活中,履行念、礼、斋、课、朝等五功是信仰的基本功修。“念”就是男女老少都要学会念清真言。“礼”即礼拜,主要包括日常的晨礼、晌礼、晡礼、昏礼、霄礼等五时拜,每周五主麻的聚礼,以及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两次大型的会礼。“斋”就是斋戒,又称“封斋、闭斋、把斋”。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来临之际,每日东方发白前进食后封斋,日落后开斋,白天不饮不食,绝性交。“课”也叫天课,属于“济贫税”,可以散给贫穷者、管理帐务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和无依无靠的人,也可以用于修桥、办教育及其它慈善和公益事业。“朝”即朝觐,伊斯兰教规定凡是身体健康的,经济条件许可,在旅途平安的情况下,不论男女穆斯林,在一生中要去天房朝觐一次。除了五功以外,还要求子女要孝顺父母,夫妻要相互敬爱,回族同胞间互相宽忍,朋友间真诚相待等等,这均被视为信仰的一部分。

清真寺是回族举行日常五时拜、主麻聚礼和节日中会礼的地方。唐代称“礼堂”,宋代称“礼拜堂”,元代称“礼拜寺”等,明中叶以来则通称为“清真寺”。清真寺既是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举办宗教教育、传播宗教常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讲坛和经堂,还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公益事业的一个中心。平时,阿訇在清真寺给回族群众讲“瓦尔兹(戒劝)”,还要给满拉讲学,主持婚丧嫁娶屠宰食用禽畜等有关活动。

经堂教育是指在清真寺里,由开学阿訇招收穆斯林子弟,学习伊斯兰经典,传授伊斯兰教义、教法等基本的宗教知识,培养宗教宣教接班人和穆斯林专门人才的特殊教育。它是16世纪陕西渭城回族人胡登洲首先创设的,其后,其亲传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活跃于东西南北各地,形成了陕西学派、山东学派和云南学派。在长期发展中,经堂教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清真寺是推动经堂教育的重要场所,各地清真寺至今多附设有经堂学校。一般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三种。经堂教育是中国回族教育史上影响最深远、延续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宗教教育形式。

尽管回族形成后,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但却以善于经商而著称。唐宋时代,蕃客就活跃在“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上。长安(今西安)、河西走廊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广州、扬州、泉州、杭州等城市,是他们经商落居的主要地区。他们开设“胡店”和“波斯肆”,经营香料、珠宝、象牙、犀角及中国的丝绸、药材、铜器、陶瓷等。先民的商业活动,沟通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沿途城镇的兴盛繁荣,也奠定了回族商业文化的基础。元代回回的商业活动扩展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香料、珠宝、金银饰品、粮食、皮张等是他们经营的主要商品。明代回族形成后,商业经济继续发展。

回族经营传统商业主要有珠宝业、香料业、医药业、饮食、屠宰业、马贩、驼队、羊皮筏子及其长途贩运业。珠宝业和香料业是回族先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早在公元7世纪前后,有许多波斯人来到扬州、长安等地,从事以珠宝为主的生意。这个传统后来得到极大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前,北京市的珠宝业大约有70%是回族人经营的。而且回民经营的香料业、制药业、制瓷业等也蜚声海内外。饮食业是回族一项比较普遍的传统行业。俗语说:“回回两大行,小买小卖宰牛羊”;“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回族三大行,羊肉、馒头、贩粜粮”,等等。这说明饮食业是多数回民生计方式。马贩、驼队也是回族普遍经营的一个传统行业。回民在历史上就喜欢养马、骡、驴、骆驼,还经常贩运牛、羊、马、驴、骡子、骆驼等,包头等地的回民因背靠内蒙古大草原,所以一般回民都以贩卖牲畜为业,从中营利。同时,大多数“马贩”主要用驴、马、骆驼经常出去搞长、短途贩运,而且走时找几个伴儿一起走,所以,过去回民习惯称马贩为“赶脚”、“马帮”、“驼帮”、“吆骡子”,把赶车、马、骡的人叫“脚户”。

回族的日常习俗

回族在饮食习惯、服饰装饰、诞生命名、成年仪式、婚姻和丧葬、节日等习俗上,都有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食物禁忌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由于分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北方回族地区有罐罐茶;云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回族中有擂茶。盖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种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宝盖碗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

服饰衣着

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无论在泉州、广州、海南等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绿盖头清俊娇丽;白盖头干净持重;黑色盖头素雅端正。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

头饰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点的服饰。因伊斯兰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最喜悦的颜色。在衣、冠颜色上以白、绿、黑色为主。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回回帽”或“礼拜帽”。有白、灰、蓝、绿、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来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帽子的样式因教派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如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民爱戴六角尖顶帽,六瓣表示坚信六大信仰,帽圆表示万教归一。除了白帽外,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则喜爱戴缠头。

起经命

根据宗教规定,回族婴儿诞生的当天或三天之内,必须请一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礼,即起经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礼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门槛里,阿訇站在门口或门槛外,先对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宣礼词)。再对着小孩的左耳念“杀麦体”,即教民汇聚到清真寺后准备礼拜的招呼词。尔后,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或轻轻咬一下,是女孩则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其意思是把一个新生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当然的穆斯林。仪式后,便从回教众多的先贤中选出一个美名,告诉家里人。这天,有条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撒子、花花等,请阿訇,送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示庆贺。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东西给小孩儿开口。

婚礼习俗

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比较一致的程序是请媒人提亲、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婚礼时,男女各家还要摆宴席,招待宾客。当新娘子入了洞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设一张方桌,上方坐阿訇,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地下铺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聆听阿訇的教诲和宣读《古兰经》有关片断,再用汉语作一番解释。证婚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入洞房。

亡人纪念

回族忌说“死”,将“逝世”一般称为“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的称法。葬礼要经过停尸、善面、备殓、净身、下葬、纪念亡人等程序。其中殡礼(站者那则)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的领导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也有的根据亡人的遗嘱来确定,不论辈分、地位,只要懂伊斯兰教规,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即可。一般根据亡人无常时间的长短来采取不同规模和方式的纪念活动。纪念从埋葬的当天晚上开始,有“头七”、“二七”、“三七”、“四十日”、“百日”、“周年”。

回族的民族节日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古尔邦”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节前家家打扫卫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节日当天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他的诞辰与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一般合称“圣纪”,俗称“圣会”。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天穆斯林还要做讨白(忏悔)。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

其他节日主要有阿术拉日、登宵节、白拉台节、盖尔德节、法图麦节、亡人节。法图麦节也叫“女圣纪”、妈妈会或姑太节,是一个纪念穆罕默德女儿的节日,在每年斋月十四。由妇女们亲自出动,收敛钱粮,架几个铁锅,熬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訇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之后,让全坊男女老少一起来吃。阿术拉日源出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一般指伊斯兰教历1月10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还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这一天被视为神圣的日子。公元680年阿里之子侯赛因于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阿术拉节这天,吃各种豆类熬的粥,这叫阿术拉饭,也叫忆苦思甜饭。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登霄节这天晚上,大家聚集到本坊清真寺,除了礼拜、祈祷外,阿訇还要着重宣讲穆罕默德登霄的意义、情景,讲述真主对穆圣的特别恩赐。另外,云南昆明、巍山、大理、保山等回族地区为纪念清咸丰、同治年间被清军杀害的回民,定农历四月初十日定为亡人节。在亡人节时,回族穆斯林纷纷举行活动,其中昆明回民在南城清真寺集会,由阿訇讲经布道,然后登麻园公墓,恭诵古兰经,进行扫墓活动。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回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一:穆罕默德与蜘蛛鸽子

在回族人中间有这样一段传说:想传在先知穆罕默德与异教徒作战时,在一次战斗中穆斯林失利,异教徒们要追捕杀害穆圣。穆圣在逃跑中,被一位耕地的穆斯林救下来,藏身于犁沟壕里。一会儿,异教徒们就追来了,他们围住耕地的穆斯林问他见到穆罕默德没有,这位穆斯林指了一个方向说:“往那边跑了。”

异教徒听了,又一窝蜂地追去。当异教徒们被哄走后,耕地人的那匹骡子忽然大叫起来:“吱格吱格,在这里,在这里。”远去的异教徒们听了,又折了回来。穆圣一见,对骡子骂道:“不会生子的畜牲!”骂完了又往远处跑去。半路上,又碰到一个放牧的穆斯林,放牧人又把穆圣藏到草堆里,等异教徒追来问时,牧羊人指了指北面说:“朝北跑了。”

异教徒们又信以为真,乱哄哄地向北追去了。这时,吃草的山羊忽然大叫道:“叽嘎嘎,叽嘎嘎,在这里,在这里。”远去的异教徒们听了,又追了回来,穆圣一见山羊坏了事,狠狠地骂了一句:“不顾羞耻的东西!”骂完又向远处跑去。异教徒们也紧紧追在后面。穆圣跑着跑着,跑进一个果园里,果园主也是一个穆斯林,他见穆圣被异教徒们追得很急,就忙请他老人家躲到果树上去。一会儿,异教徒们就追进果园 来,他们问果园主见到穆罕默德没有,果园主说:“向山上跑了。”

异教徒们又蜂拥着向山上追去。这时,一只喜鹊飞到穆圣藏得那棵树上,叫道:”嘎嘎嘎,在这儿呢,在这儿呢。”跑到山上的异教徒听了又折了回来。穆圣看了一眼喜鹊,很气愤,骂道:“嘴里吐蛋,眼里滴血,五黄六月别想喝进水!”骂完就向山上跑去。穆圣跑进山里,已经两腿发酸跑不动了。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山洞就钻了进去。穆圣刚刚钻进洞内,就有几对蓝鸽子飞进洞内,一边吼堂堂,一边踏掉穆圣在尘土上留下的脚印。又有几只蜘蛛也开始忙活起来,它们飞快地抽细丝织起了蜘蛛网。在后面追赶穆圣的异教徒们,追过来发现这里有一山洞,急忙停下来看,只见尘土上面满是鸽子的脚印,连洞口的蜘蛛网也是新的,根本就不像有人进去过。于是,又向前追去,穆圣这才脱了险。从此以后,穆圣下了禁令,说金刀子也不能宰杀瓦蓝鸽子,对于蜘蛛任何人也不能伤害。

人们还传说骡子以前是下驹的,只因那次向异教徒告密被穆圣骂了,以后就再不能下驹了;山羊从前也是有尾巴的,并且不比绵羊的小,只是长了嘴尾巴才脱了的,只剩下一点点尾巴杆子,连羞耻都护不住了。喜鹊也更可怜,每逢伏天,渴死都喝不进水,在“抱儿子”的时候,蛋要从嘴里往外吐,每吐一个蛋,眼睛都要往出滴血。它们都是因为惹怒了穆圣,穆圣对它们做了都阿,真主准承了穆圣的都阿,给它们才降了这些败俩。 在今天的回族人中间,至今还有人特别爱惜瓦蓝鸽子和蜘蛛,禁止小娃娃们欺负和糟害这两种生灵。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二:毛野人母亲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寡妇,她有三个漂亮的女儿,分别叫门闩儿,门段儿、顶针儿。人人见了都喜欢她们,寡妇也非常疼爱她们。

有一天,寡妇要回娘家,就对三个女儿嘱咐道:“我要到外婆家去看外婆了,我走后你们把门闩好。谁叫也别开门,真到我回来叫门你们再开门,三个女儿异口同声地答道:“知道了”,然后寡妇就走了。

寡妇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毛野人,毛野人就把她吃了。毛野人知道寡妇有三个漂亮的女儿,然后它心里想:“那三个女孩儿,才是一口真正的嫩肥肉,比这老寡妇肉更香,我应该想办法把她们三个大都捉住吃掉才对”。于是它穿上寡女的衣服,提着寡妇给拿的礼物朝寡妇家走来。

到了寡妇家房门口后,叫道:“门闩儿,快给妈开门”,老大门闩儿就出来了,门闩儿由于年龄较大,觉得奇怪就问道:“妈,你刚去看外婆,咋这么早就回来了”。我把给你外婆带的一件礼物忘拿了,所以回来取”。这时门闩儿还是不信,就说道:“妈,你把手伸进来叫我看一下”,毛野人把手从门缝里伸进去后,门闩儿看到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大吃一惊,知道遇到了毛野人,就磨着不想开门。毛野人等的不耐烦了说道:“门闩儿,你咋还不给妈开门?”。门闩儿回答道:“你不是我妈,我妈穿的红,戴的红,全身上下都是红”,然后就回屋去了。

毛野人又不死心,在地上打了个滚,变成全身上下都红了,就又叫道:“门段儿、门段儿,快给妈开门来”。老二门段儿来到房门前,和姐姐门闩儿一样,她也发现了叫门的是毛野人而不是妈妈,不想开门,就对门外的毛野人说道:“我妈穿的绿,戴的绿,全身上下都是绿”。说完后就进屋去了。

毛野人还不死心,又在地上打了个滚,变成全身上下都是绿了,又上前叫门道:“顶针儿、顶针儿,快给妈开门来”。老三顶针儿由于年龄较小,不太懂事就问道:“妈妈,叫我做啥呢?”。毛野人说道:“妈叫你是想心疼你,快把你的指头伸出来叫妈心疼一下”。顶针儿刚把指头伸出去,就被毛野人一口咬住,顶针儿疼得大叫起来,毛人说道:“快给妈把门打开”,顶针儿由于怕疼,就把房门打开了。

顶针儿把门打开后,毛野人就进来了。这时天已黑了,到了睡觉的时候,毛野人就对项针儿说:“顶针儿过来,今天晚上跟妈睡,妈晚上要心疼你”,顶针儿就跟毛野人睡在了一起。毛野人搂着顶针儿睡下后心想:“我掐一下这个孩子看她的肉嫩不嫩”,就掐了顶针儿下。顶针儿疼得叫起来并问道:“妈你掐我干啥?”“噢,妈是稀罕心疼你的呢!”门闩儿和门段儿由于害怕和衣躺下一直未睡,半夜时两人听到炕的另一边传来咯登、咯登的声音便问道:“妈妈,你吃啥?”“我吃的是从你舅舅家拿来的干大豆”,毛里人回答道。姐妹俩听后又说道:“给我们给一点”,“迟不要,早不要,等吃吃完了你才要”,毛野人回答道。姐妹又连着要了几次,毛野人没有办法只得给她们俩人一个给了一点东西。门闩儿接过来一看是顶针儿的手指头,门段儿也接过来一看给的是顶针儿的脚趾头。

姐妹俩知道,妹妹已经被毛野人吃掉了,姐妹俩害怕毛野人再吃掉自己没有敢哭流着泪把妹妹的手指头和脚趾头装在自己衣服的口袋里。姐妹俩开始商量着如何逃跑,于是门闩儿便冲毛野人喊道:“妈妈,我尿憋了,想到外面尿尿去”,毛野人害怕门闩儿借撒尿之际逃跑不想让她出去,于是 对门闩儿说道:“锅台上尿去,”“舅舅来了笑话呢”门闩儿答道:这时门段儿又冲毛野人喊道:“妈妈我屎憋了,我想到外面屙屎去呢!”,毛野人也害怕她跑了不想让她出去 ,于是又对门段儿说道:“房间地面上屙去,”“舅舅来了笑话呢”,门段儿回答道。门闩儿答道。门闩儿和门段儿不停地要求出去解手,毛野人也没有办法只得允许她们出去解手。但又害怕她们跑掉,就给俩人的腿上绑上绳子自己抓住,然后放她们出去了。

姐妹俩出去后想如果直接跑了,毛人一拉绳子发现人不见了,肯定会去追并且会追上她们。后她们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从鸡窝里抱来一只大公鸡绑在一条绳上,再找来一个茶壶绑在另一条绳子,然后姐妹俩就跑了。

毛野人在姐妹俩出去后不久就拉一下绑门闩儿的绳也就是绑公鸡的那条绳,公鸡受惊后“呱、呱、呱”地叫起来。毛野人以为门闩儿在“哈、哈、哈”地大笑,就骂道:“你还笑呢!”我等一会儿就吃你。它又拉了拉另外一条绑门段儿的绳子也就是绑壶的绳子,它一拉,壶发出“呱哒哒、呱哒哒”的声音,它又以为门段儿在“哈、哈` 哈”地大笑,就骂道:“你也还笑呢,我等一会儿把你也一块儿吃掉”。可是过了一会儿,毛野人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又喊了几声,没有人答应,出来一看,一条绳上绑的是只公鸡,另一条绳上绑的是一个壶。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就赶紧追俩姐妹去了。姐妹俩没有办法,只好在两棵大树下打上铁镢,爬上树去了。

刚上树,毛野人就追到下面了。毛野人就问姐妹俩:“你们是咋 上去的,叫妈也学着上去。“东家一碗油,西家一碗油,油地油地上”。毛野人,听东家借一碗油,西家借一碗油,然后抹在树上,结果树越抹越滑,爬了半天也未爬上树去。又问姐妹俩是怎么上去的,姐妹俩说道:“东家一碗醋,西家一碗醋,醋地醋地上”。毛野人一听,又去各家借来醋抹在树上,结果树也是越抹越滑,更爬不上去了。毛野人又问姐妹俩是上去的,姐妹俩问答道:“东家一碗盐,西家一碗盐,盐地盐地上”,毛野人一听,又去各家借来盐抹在树上,还是上不去。于是它又问姐妹俩是怎么上去的,姐妹俩又说道:“裤带迷(接)裤带,腰带迷(接)腰带,迷(接)地迷(接)地上”。毛野人一听,于是又找来许多裤带和腰带接在一起,让姐妹俩拉她上去。姐妹俩把毛野人拉到树的半中腰后一松手,毛野人摔下去,掉在铁镢上,被铁镢扎死了。

回族的名称来历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最初为他称,后来才演变为自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唐代以来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回回”可能是“回纥”、“回鹘”的音转或俗写。南宋时,“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纥”、“回鹘”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这都和现在所说的“回回民族”不同。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

回族也有一些他称。宋元时期,蒙古民族的官方文书将回族先民称为“撒尔塔兀勒(Sartqul)”;元代将Musulman(穆斯林)音译为“木速蛮”和“木速鲁蛮”,意思等同于汉文中的“回回”,此种情形也见于明代的《回回馆杂字》(汉语、波斯语分类词汇)、《高昌馆杂字》(汉语、维吾尔语分类词汇)。迄今,在不同地区,各个民族语言中对回族还有各种的他称。藏族将回族称为“卡西(Kace)”,可能因为西藏部分回族来自克什米尔;蒙古族称回族为Hotun,据说当地回族来自和田;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则将回族称为“东干(Tung’gen或Tung’gan)”,据说因为当地回族来自潼关,也有将Tung’gan解释为“留下来居住”;因回族中马姓较多,四川彝族地区将回族称为“马家(Majia)”;云南的佤族和傣族将回族称为“帕西(Basi)”,意为来自波斯的人。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出回族和众多民族杂居的情形,也反映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以及职业和迁徙的特点。

回族的民族分布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981.68万人(20xx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等。以东、中、西三大地区来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区最多,占其总数的60.75%。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少。从南北来看,回族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区,南方分布的回族人口较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56个民族中,回族按省区市显示出的人口分布离散度仅次于汉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这表明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关于回族分布的特点,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大分散”主要表现为全国20xx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回族分布。这还体现在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的比例上,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10%以上的只有两个(宁夏和青海),占1%-5%的有6个,占1%以下的有23个省区市。同时,从回族人口占各地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回族人口占到了这些省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0%以上。在上海、安徽、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江苏等地,虽然回族人口数量小,但却是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第一大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特点集中体现全国回族居住的情形中,在西部省区,回族以连片聚居为特点,反映在回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在北方或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则以县、村、街道聚居为特点,又多在大运河沿线一带。与西北地区不同,东南地区回族聚居的规模大体在百人到万人左右。

回族“大分散,小聚居”格局集中表现在回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分布上。回族自治地方一共有14个,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11个回族自治县(包括联合);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和6个自治县(回族自治县共11个,包括联合)均在西北。全国有回族乡140个,西北地区只有37个,西南地区有28个,华北地区有27个,华东地区有12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南地区有31个。值得注意的是,在18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大约有97个城市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回族,尤其是东中部城市,回族占的比例更高。在全国还有4个城市的行政建制上专设回族区,分别是洛阳市的瀍河回族区、郑州市的管城回族区、开封市的顺河回族区、呼和浩特市的回民区。由此看出回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