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作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精选8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5.78K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精选8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

有人说,年味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是天空五彩滨纷的烟花,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还有人说年味是长辈对晚辈宠爱的钱压钱……,我看来,年味还是凝结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无论是大年三十的团圆,还是以后的走亲访友,都离不开一个“吃”字,过年是一场场饭局的大串联。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平时省吃俭用,一年下来,难得吃会儿肉,但到了春节,父母总要张罗一桌似样的菜犒劳全家,鸡鸭鱼肉,还算丰盛。但那时,毕竟家里穷,这桌菜是不能全吃完的,得留下相当一部分用作招待从即将来访的亲朋好友。譬如那条身兼“年年有余”祈望的“年鱼”是不能动的,那时期“年鱼”又称作“看鱼”,顾名思义只看不动,若有不懂此规矩的小孩冷不防挖下一块,主人便将“看鱼”翻个面,第二天端上桌来,客人看到的还是一条整鱼。这是吃的技巧问题,也是一个时代喜庆时期里包含的酸涩和无奈。

现今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已成了人们桌上的家常菜,舌尖上的味蕾也开始刁钻了,时不时要换口味,先前过年时用的有些菜便从餐桌上消失了,“高梁肉”就是其中之一,一小块肥肉,外面粘上面粉,放油里炸过,黄灿灿,香喷喷的.,一口下去,滋滋冒油,但如今桌上已基本看不到了,人们已将它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种精致的菜肴,基本上跟饭店同步而不是以往的“家常便饭”了,甚至还有鲍鱼龙虾之类的,颇有“高大上”的气势。

时下的饭局真有点让人应接不暇,不仅亲戚之间要设饭局,朋友同学也要设饭局,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也要设饭局,同事之间也少不了设饭局。问题是每个人只有一张嘴,不能分身,顾此失彼的事经常发生,于是,一家人分队赶赴饭局,派代表出席宴会已成常事。有时,为了应付扎堆的饭局,有人不得不赶场子,同是一餐饭,要赶二个甚至三个饭局,不同地点错时完成。

过多的饭局,“吃”成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当然,困难总比办法多。热情、富裕、好客的家乡人已对过年宴请作了改革,他们把传统的年后请客提前到年前进行,无影中拉长了过年的时间,让请吃与吃请变得从容不迫。时间走进腊月,人们就开始打电话约请,摆酒设宴,忙得不亦乐乎,这不,腊月才过一半,前两个周末我都是亲戚的酒桌上度过,且剩下的周末日程也早已排满。

家乡人不仅时间上对过年饭局进行颠覆,宴请的方法方式上也作了探索。人们已把请客的地点从家里转移到饭店,张嘴就来,省时省力,如果保留家设宴,常请个一条龙服务的厨师,厨师不仅负责烹饪,而且还有带着锅碗标盆,甚至是桌椅板凳,东家无须操劳,任务只有一个,劝客人吃好喝好。

年是吃出来的,难以想象没有吃的年怎么过,过去、现、将来,吃是过年永恒的主题曲。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2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吃”是一大爱好,喜欢搜罗各种美食,即使搜到一幅“美食图”也是乐的。对于“吃”的记忆也是敏锐的。放假了,有时间会回到以前常去的“美食店”或小学门口去找寻记忆里的味道。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时光。

小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咸的味道。让我垂涎的是小学门口一位大叔卖的鸡蛋卷饼。那饼煎得焦黄焦黄,里面裹点蔬菜加点火腿,再一卷起,撒上葱花,滴上香油。不管怎么看,都令人口水直流。再配上下午放学的悠闲时光,绝对的幸福。背着书包,手拿金黄可物。一边吃一边悠回家。烦恼、忧愁就这样一跳一跳的撒在路上。还有,卖臭豆腐的,虽然家长一再告诫不卫生,但一看见它们,那些叮嘱就化成了耳边的风。卖臭豆腐的是个老奶奶,真是十分慈祥。对小孩子很和气,卖的臭豆腐也质量上乘,炸得外焦里嫩,五毛钱三片。买一碗五毛的足够了,拌上辣椒。这一碗快乐就是我的了。哗……这样想还有好多,卖炒粉的、卖豆皮饭的、拌菜……全部一下子在头脑中复活起来了。真想一一找他们来叙叙旧,可它们太调皮了,谁也不肯出来见我一面。一定是它们以为我忘了,所以他们不肯来见我了。

记忆里“甜的味道”也不少。

一到夏天,门口就有一个蹬着三轮车卖冰淇淋的小伙子。价格也是极为便宜的,五毛一杯。他有一个白色大箱子,一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冰淇淋,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味道。小孩子喜欢什么色,他就用圆勺子在那一块刮几下,一个好看的大圆球就出来了。在炎炎夏日下,端着一杯小圆球躲着太阳,是别有一种乐趣的。秋天与冬天,门口会有卖烤煎饼与小蛋糕,这个看上去高级一些,所以是一块钱一袋。小蛋糕小小的,胖胖的,装在袋子里鼓鼓的.一满袋,满足感迅速将心充满,一口一个,十分爽呀。偶尔也会买一两支棉花糖,白白的围满竹签一群,像精灵飞速旋转留下的轨迹。只是吃的时候有点麻烦,总是一脸的糖,黏黏的回家。快乐被我黏在脸上,招摇过市,妖魔鬼怪绝不敢靠近的。有这些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各色糖,圆球大粒泡泡糖,狗骨头糖,石头糖,大支黑色的糖……全围着我手拉手的转呀转。

慢慢地,我长大了,而这些卖各类小吃的大部分也消失了。有的被城管队的大叔吓走了;有的嫌小本经营,没什么赚头吧;还有几家残存的也多偷工减料,失去了昔日的美味。我只能在记忆中来回味这甜美的味道了,也追忆着那快乐的时光。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3

有人说,年味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是天空五彩滨纷的烟花,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还有人说年味是长辈对晚辈宠爱的钱压钱……,我在看来,年味还是凝结在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无论是大年三十的团圆,还是以后的走亲访友,都离不开一个“吃”字,过年是一场场饭局的大串联。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平时省吃俭用,一年下来,难得吃会儿肉,但到春节,父母总要张罗一桌像样的菜犒劳全家,鸡鸭鱼肉,还算丰盛。但那时,毕竟家里穷,这桌菜是不能全吃完的,得留下相当一部分用作招待从即将来访的亲朋好友。譬如那条身兼“年年有余”祈望的“年鱼”是不能动的,那时期“年鱼”又称作“看鱼”,顾名思义只看不动,若有不懂此规矩的小孩冷不防挖下一块,主人便将“看鱼”翻个面,第二天端上桌来,客人看到的还是一条整鱼。这是吃的技巧问题,也是一个时代喜庆时期里包含的酸涩和无奈。

现今条件好,大鱼大肉已成人们桌上的家常菜,舌尖上的味蕾也开始刁钻,时不时要换口味,先前过年时用的有些菜便从餐桌上消失,“高梁肉”就是其中之一,一小块肥肉,外面粘上面粉,放在油里炸过,黄灿灿,香喷喷的,一口下去,滋滋冒油,但如今桌上已基本看不到,人们已将它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种精致的菜肴,基本上跟饭店同步而不是以往的“家常便饭”,甚至还有鲍鱼龙虾之类的,颇有“高大上”的气势。

时下的饭局真有点让人应接不暇,不仅亲戚之间要设饭局,朋友同学也要设饭局,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也要设饭局,同事之间也少不设饭局。问题是每个人只有一张嘴,不能分身,顾此失彼的事经常发生,于是,一家人分队赶赴饭局,派代表出席宴会已成常事。有时,为应付扎堆的饭局,有人不得不赶场子,同是一餐饭,要赶二个甚至三个饭局,在不同地点错时完成。

过多的'饭局,“吃”成人们的心理负担。当然,困难总比办法多。热情、富裕、好客的家乡人已对过年宴请作改革,他们把传统的年后请客提前到年前进行,无影中拉长过年的时间,让请吃与吃请变得从容不迫。时间走进腊月,人们就开始打电话约请,摆酒设宴,忙得不亦乐乎,这不,腊月才过一半,前两个周末我都是在亲戚的酒桌上度过,且剩下的周末日程也早已排满。

家乡人不仅在时间上对过年饭局进行颠覆,在宴请的方法方式上也作探索。人们已把请客的地点从家里转移到饭店,张嘴就来,省时省力,如果保留在家设宴,常请个一条龙服务的厨师,厨师不仅负责烹饪,而且还有带着锅碗标盆,甚至是桌椅板凳,东家无须操劳,任务只有一个,劝客人吃好喝好。

年是吃出来的,难以想象没有吃的年怎么过,过去、现在、将来,吃是过年永恒的主题曲。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4

小时候,外婆总是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似“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5

年味在大街小巷散逸,沁入我的血液,正不自觉地在胸膛里快乐地跳动。

——题记

年味,一个惬心的字眼。年味是什么呢?我细细地去品味着,感受她那浓厚的乡间气息。年味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象更新的景象;年味是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热闹非凡的气氛;年味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其乐融融的气息……也许,这就叫年味吧!

在年的开端,人人都会为这喜庆的佳节书写下一个校标题,给自己生命的崭新日子一份心灵的承诺。一家人都团聚在家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大家边品尝着旧年里靠自己的双手取得的果实,边辞旧迎新。大人们总是有讲不完的话茬,小孩们总有吃不完的美味。而我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多么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一颗诚恳的心去发现年味儿,感受年味儿!

走在熙熙攘攘的五马街,望着络绎不绝的人,我略有所思。走进一家别具特色的饺子馆,店内座无虚席。一股股浓厚的饺子香味扑面而来,孤身坐在空余的一桌。不一会儿,热情的店员端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旁边有些醋、香油等美味的佐料。店员还精心介绍道“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也有‘招财进宝’的含义……”,隔桌的吃客也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似乎饺子里包含着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期盼。老老少少脸上笑意盎然,无忧无虑地感受着年味。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还向我问了声“新年好”,那种友好的感觉让人感到如此的温馨,真可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呀!但心中又有些无法讲述的.悲伤和苍凉在心中回荡着,情不自禁地想起刚刚瘫倒在路边的乞丐,没有人来关心他,只有成群的苍蝇陪伴着他。新年之际人人都是合家团圆,而他只能把此当作一种“奢侈的欲望”,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年味越来越淡,他心里是非常想过年但找不着年味儿。因此,我觉得春节渐渐质变为一种具有内涵文化,但应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享受,这样年的意蕴和风味才会遍布于社会!若这也是一种年味,那么它只让我感到丝毫的落寞与凄凉。

走出饺子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的热闹店面。挂着喜庆的红灯笼,贴着洋气的年画海报,给温州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一些店面已经开始紧张不絮地打扫,到处洋溢着欢喜的气氛。一些人也在购买新的衣裳,热情井喷。古语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人人都想让自己看上去更精神、生机。这样的话,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已买好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让我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感受年味儿!那饭桌上浓浓的年味你感受到了吗?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6

年夜饭是每个家庭在新年迎新之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由于中国广阔的疆域,各地的年夜饭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年夜饭在地方口味差异上的重要分界线之一。其以北的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食物缺少了那么一丝细腻,口味也多多少少会重于南方。北方年夜饭的一大主角,便是中国的传统食物:饺子。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齐包入新年的饺子内。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的,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时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顺便说一句,在华北地区,有一道足以显示北方特色的食物:羊蝎子。这是一种来自北京的美食;羊蝎子就是羊大梁,因其形状酷似蝎子,故而俗称羊蝎子。这种食物多于火锅搭配,但在入火锅之前,它需要一段时间的卤制。北方的厨师在制作羊蝎子之前,会先将八角,桂皮,茴香等香料与葱等食物用油煸炒;待香味挤满厨房,便放入羊蝎子,再将开水慢慢倒入,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左右。经过华丽的转变,羊蝎子已经渡上了一层淡淡的咖啡色,享受着厨师,食客们给予它的第二次生命。制成的羊蝎子有着鲜,香,麻,辣的特点,是北方人心中对故乡无法消去的回忆。

年夜饭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南方北方,甚至在一些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的地区,由于气候,习俗等方面原因,这些地方的`年夜饭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例如都属于南方美食的湖南的毛氏红烧肉与两广地区的白切鸡。前者色泽红亮、入口即化,后者则是清淡鲜美的代名词。红红火火过大年,在湖南一道红烧肉当然少不了,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毛氏红烧肉。毛氏红烧肉由于毛主席的偏爱而得名。毛氏红烧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湘菜系。此菜油而不腻,香味可口。关于毛氏红烧肉,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毛泽东小时候家里做过酱油,在酱缸上有一层发酵后的恶心泡沫,所以他吃红烧肉不用酱油,而是用糖慢慢熬成红色。白切鸡出现在年夜饭里的原因和红烧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鸡”在两广人民心中,有着吉利的意味;而白切这种做法,又是最能使食材表现出它的原味的方法。所以,一道白切鸡,变成两广人民新年的象征。

尽管各地年夜饭有着属于那个地方的特色和风格,但无论是羊蝎子还是白切鸡,以及各式各样新年佳肴,都表现出中国人民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与祝福。而各地同胞发明的菜式,构成了我们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7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作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8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伤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伸筷子夹几次,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弟弟。后来,长大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肚后,年味就慢慢淡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