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说课稿

【精品】说课稿模板集合9篇

栏目: 说课稿 / 发布于: / 人气:3.01W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说课稿模板集合9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上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材第46和47页。书上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的内容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二、分析教材

教材首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例题,是从不同的两辆汽车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这种实际问题引出。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的.问题情境中用小棒和计数器操作,再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防止混淆,教材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新课前,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为新知识做准备。

在教学例题时,先出示例题中三辆汽车的图片,让学生明确每辆汽车有多少个座位,能坐多少个乘客。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观察比较几道算式导入新课。在教学45+30的计算方法时,我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小棒和拨一拨计数器,自己探索。然后进行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对那些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计算的学生给予表扬)教师创设问题,如我们不摆小棒或不拨计数器计算时可以怎样想?引导学生自觉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在教学45+3的过程和45+30的过程类似。

接下来,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

最后进行巩固练习。

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出版社s版5年级上册第7课《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小学语文S 版教材5年级上册的第7课,它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观察顺序来记叙的。课文描绘了晴朗天气时日出和有云时日出两种景象,而有云时又分云薄和云厚两种现象进行描写。

《海上日出》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课文,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并想想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所以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多读感悟课文。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默读、自由读,也可以小组内互读。通过读,让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而难点在理解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上,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壮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含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探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

4、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本课的教学时间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海上日出的全过程,理清层次,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第二课时的任务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下面说说我参赛的第二课时的教法、学法。

三、说教法

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文中的“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这些语句是从动态描写说出了日出的缓慢。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身处山区很少见到海的学生们理解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更体会不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所以,我采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视频,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本册教材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以理解。”我对2至5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以上几种方式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看、说、读、想”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看”是欣赏日出美景,“说”是说出自己理解的内容,“读”是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想”是想自己对内容的感受。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情景激趣。

为更好地衔接教学内容,我先让学生自由说说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引导学生:“请同学们来看一段画面,想想你们想象的是这样吗?”适时出示海上日出过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读议结合,探索求知,升华情感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反复朗读,默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是怎样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各抒己见,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或者读课文,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说。这样会极大发挥学生各自的优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我向学生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并适时演示课件相应的画面,用观察画面指导学生朗读,就能体会作者当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通过让学生多读感悟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最后,我再采用一段海上日出的朗读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作者当时欣喜的感情。而指导背诵时,先让学生自由交流以往背诵方法,再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背诵。

《海上日出》这一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伟大奇观”这个词,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方面,结合颜色、动态及云中情景来表现。这样的板书设计用较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景色的壮丽。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示一段我在网上制作的日出视频,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日出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欣赏能力,陶冶情操。我们地处山区,课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日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练练笔,写一篇小作文。

六、说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略)

附:板书设计:

日出前 浅蓝 红霞

海上日出 日出时 红得很 可爱 伟大奇观

云薄透过直射

日出后 有云

云厚镶染

七、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首先,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汇报收获,不牵着学生鼻子走。

其次,在学习时,学生或圈或画,或读或说,体现了个性化行为。最后,读议结合,深化认识,感悟文章。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浙江版小学思品第七册“勤学”的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努力学习不怕难》。本课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教材分三个版块:

第二版是通过林林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把不少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烦恼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学好知识呢?

第二版块是读议《李欣的故事》。李欣是个学习勤奋的学习,由于转学,跟不上进度,可她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绩,为学生提供了榜样。

第三版块是说创设情境,体验选择,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只有虚心好学,认真思考,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取得好成绩。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孩子的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然而有的孩子贪玩,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畏难情绪。《努力学习不怕难》这一教材的内容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服务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为了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习要不怕困难,才能取得好成绩。

2、能力目标:对疑难问题能认真思考,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考试不作弊。

3、知识目标: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

其中“对疑难问题能认真思考,学习不怕困难,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对教材的三个版块进行了必要的补充、重新整合、编排,以游戏活动、对话交流为主要载体,将学生置身于他们学习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因素中,通过“实话实说”、“我当知心姐姐”、“讲故事”、“佳宾访谈”、“争当学习勇士签名”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在参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能有效地使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习得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生活的质量。

活动一:“实话实说”。

首先,在上课前几天,我就向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等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的情况,学习遇到困难时的处理情况等,以便在“实话实说、佳宾访谈”等学习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

“实话实说”这一活动,我以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采访,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实话实说”:

1、当你觉得自己最拿手的学科是什么?你是怎样学好它?

2、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有位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奖了,你羡慕吗?你也想拿奖吗?你觉得你怎样做才能获奖?

3、你在学习上遇到过烦恼了吗?

以上三个问题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出发,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从正面引导学生,以引发学生参与“实话实说”这一学习活动的兴趣。后一个问题是为后一个活动“我当知心姐姐”的服务。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渴望自己有知识,有好成绩,是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因此在“实话实说”活动中引起悬念,“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有位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奖了,你羡慕吗?你也想拿奖吗?你觉得你怎样做才能获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动机。需要是学习最持久的内驱力。在谈话中,教师真诚地随机地用名言、谚语或评价学生的发言,或激励学生,或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这些名言、谚语,从而使学生初步明白“成绩来自勤奋”的道理。

活动二:“我当知心姐姐”

1、同学们,有一位叫林林的同学,也跟同学一样,在学习中有会遇到烦恼,林林还给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老师一边读信,一边小黑板出示林林的信。)

“我学习成绩不好,特别是数学应用题做不出,只好抄同学的作业。现在,我知道建设祖国需要知识。可是怎样才能学好知识呢?我真苦恼。请您帮帮我吧!”

2、读完林林的信以后,教师紧接着创设另一个情境:“同学们,现在你就是知心姐姐,请大家帮帮林林吧!”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以说,当知心姐姐是每个孩子的乐事。再说,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就是重新组织概念,以便克服某种困难或障碍,从而达到某种目标。问题解决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因为思维活动主要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这一活动的紧接上一活动,由远及近,从抑到扬,由已及彼,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三:讲故事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青少年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模仿而来的。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将以孩子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师着重推荐以下两个故事:一是李欣的故事,二是海伦、凯勒的故事。

讲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故事情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思维和想象。故事情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思维和想象。正如柳斌所讲:“情境教育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搞活了,……”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讲故事比赛的形式,有助于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里,以感人的故事感化学生。

活动四:“佳宾访谈”

通过上面三个活动的学习,学生人认识水平已提高了一个层次,已明确学习要不怕困难,才能取得好成绩。此处的访谈从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选择三种类型的同学构成佳宾,一是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二是“李欣”式的同学;三是与林林相似的同学。访谈围绕以下三个主要问题进行:

1、当你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时,你怎么办?

2、家庭作业写不出来的时候,你怎么办?

3、在素质评价中,有的题目做不出时,你怎么办?

整个访谈过程是互动式的,对话式的,先由佳宾就主持人的三个主要问题发表意见,然后由现场观众提问。

活动五:“争当学习勇士签名”

这一活动,我安排了以下个环节:

1、学习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3、举行“争当学习勇士签名”仪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和名字、日期都写在布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活动越是感兴趣,热情就越高,活动感知就越有深度和广度。思品与社会课的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观点指导行动”。“争当学习勇士签名”活动的举行不仅解决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问题,还解决了观点指导行动的问题,适时地引导学生指导自己的体验化作行动。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小红伞是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生活用品,将小红伞作为讲述活动中的内容,围绕小红伞让幼儿展开想象,表达故事情节,符合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讲述活动《小红伞》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明有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开展此活动,能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目标分析:

《纲要》中指出:“ 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以及《纲要》中的语言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情感、语言、想象方面的目标。具体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如何利用小红伞帮助别人、保护自己”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兔头饰、小红伞每人一把,录音机,录有节奏欢快和沉重缓慢的音乐磁带。

2、环境准备:果树林、蘑菇地。

3、情境表演的准备:主配班老师、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兔爷爷、兔奶奶、小刺猬、大灰狼、小兔。

四、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此次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创设故事环境,利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方面主要通过视、听、讲结合法和讨论法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体验法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五、活动过程

我采用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原则来组织本次活动,设计程序为: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故事讲述—体验快乐—活动延伸。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说: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孩子们,我们去摘些蘑菇送给爷爷奶奶吧。不过今天天灰蒙蒙的,可能要下雨,怎么办呢?(幼儿扮演小兔,老师扮演兔妈妈)

(二)情境体验

1、伴随节奏鲜明的.音乐,兔妈妈和小兔子来到果园。看到:

情境一:小刺猬踮着脚怎么也够不着果子。

兔妈妈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小兔思考问:

1)果园里有谁,它在干什么?

2)为什么刺猬摘不到果子?

3)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小刺猬摘到树上的果子?

情境二:一只小兔用小红伞摘果子。

引导小兔观察、思考并表述:

1)这只小兔对刺猬说了什么?

2)它是怎样帮助刺猬的?

2、伴随节奏欢快的音乐,大家来到了蘑菇地。(音乐转换:由节奏欢快的音乐转为沉重缓慢的音乐)发现:

情境三: 蘑菇地的远处走来一只大灰狼。

1、提出问题:

1) 看!谁来了?

2)能不能伤害大灰狼,为什么?

3)怎样既不伤害大灰狼,又能迅速安全地躲开它?

2、兔妈妈引导小兔讨论,并确定最佳方案:撑开小红伞,当作红蘑菇,藏在伞下面,躲过大灰狼。(播放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故事讲述

情境四: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到奶奶家。

兔妈妈鼓励兔宝宝,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讲给兔爷爷和兔奶奶听。(引导幼儿将自己利用小红伞帮助小刺猬和躲过大灰狼的过程讲述清楚)

(四)体验快乐

音乐表演“快乐舞 ”。

(五)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相关头饰让孩子继续表演、讲述故事内容,也可以将故事内容画出来,装订成小图书,让孩子讲述,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讲述活动的兴趣。

评析:

1、通过角色的扮演、语言的表述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自然、亲切,再以过渡性的提问引出小红伞直接揭示课题,也为下一个环节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2、情境体验的环节中教者以音乐贯穿于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中,一是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二是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

3、通过看看、想想、说说,孩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教者则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孩子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如果有孩子能提到讲述中的内容,就请他表演情境;反之,情境二的预设,也为下一个讲述内容作准备。

4、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结合,感知效果最佳。情境二所提供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作用于幼儿的眼、耳,颇有新意,能牢牢抓住孩子兴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对讲述内容的记忆效果。

5、以音乐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到情境的变化,引出新的学习内容。环节过渡自然、流畅。

6、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教者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以逐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将环保教育有机融入活动,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理性思考:能不能伤害大灰狼,为什么?怎样既不伤害大灰狼,又能安全迅速地躲开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7、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孩子在充分理解情境内容的基础上再完整讲述,分解了难度,层层深入,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教师走近孩子,耐心倾听,细心观察,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幼儿顺利完成讲述要求。

8、让孩子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情绪在音乐和舞蹈中得以释放和表现。

9、一个活动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幼儿的兴趣在延续,为此,以绘画、表演的方式抓住幼儿的兴奋点,充分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大大提高幼儿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文本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在开学的时候,我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自学,大部分孩子对故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当我得知自己要上这篇课文时,心中是担心而害怕的。但后来针对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我经过仔细斟酌,还是确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重组教材,挖掘和创造课文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通过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3、通过朗读感悟和想象体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学设计及教学感悟。

1、着眼课文空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

这是本堂课我最感到自豪的一点,因为能够独立的处理教材是一个教师水平的体现,任教四年来,虽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但直至近来才真正理会"教材不过是模本","教材要为我所用"的含义,尝试着对教材通过不同形式的挖掘和处理,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反复地研读,发现文本本身有七个自然段,将近*五百多个字,对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如果不进行取舍显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肯定无法进行任何有效地语言训练。考虑到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进行大胆地取舍,选择几个重点段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训练。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选用了符合我教学目标的第一、二、五、六,四个自然段着重展开教学。同时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还在反复地比较中,确定了几处比较有效的课文空白点,促进学生的想象,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如: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小鸟会与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鸟没有生病之前,与伙伴们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下文能更好地体验小鸟的孤独和伙伴之间深切的友谊做好了铺垫。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而最成功的一处想象,是我挖去了文本的两个自然段,特意创设的。首先我从文本引发:"小鸟那么痛苦,如果你是它其中的一位好朋友,会想出哪些好办法来安慰它?"让学生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一个人物展开想象,在学生尽情畅谈的基础上,来学习文本中的"牵牛花"一节,在体会牵牛花的坚持不懈和甘为朋友付出一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孩子将想象和仿写相结合,这是本堂课最出彩的亮点。

2、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体会牵牛花的精神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牵牛花精神的体会总是不够到位,于是,我就利用自己的范读,让学生在我的读中去感受,这一招果真很效果,学生思维马上就跟上来了,可是我觉得这还不够,于是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牵牛花的这种坚持不懈",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学着牵牛花做动作、让学生想象"牵牛花就象你现在一样头也酸了,背也痛了,她当时会想些什么呢?"的方法,让孩子多维的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他们模仿写作的东西才会更有血有肉。

四、说遗憾

一堂课下来,总会留下各种遗憾,我的课也不利外:

1、课时安排比较紧张,许多孩子的习作没写完就下课了,放到后一节课,从连贯的情感上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破坏吧!

2、在引导学生做动作的过程来看,虽然意图是让孩子感受牵牛花的艰辛,但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爆发出来的笑声,成了本堂课最不和谐的音符。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五笔字型输入的编码规则》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要内容之一,是五笔字型输入法学习的重点。

《五笔字型输入的编码规则》这堂课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五笔字型汉字单字录入、简码录入和词组录入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结合五笔字型输入操性强的教学特点, 对学生的了解,从教材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五笔字型的拆分原则,掌键内和键外汉字的拆分方法,掌握成字字根和四码及四码以上汉字的编码规则。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a) 五笔字型四项拆分原则

b) 成字字根和四码及四码以上汉字的编码规则。

教学难点:五笔字型的拆分原则,成字字根的编码规则,末笔字型识别码的使用。

 二、说教法:

学生的特点:学生是一年级学生,对计算机有强烈的兴趣,好奇心强,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不久,同时对五笔字型输入法中规则的理解和记忆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教材的特点:《五笔字型输入的编码规则》这一课从理论上来讲并不深奥,但是如何将各种规则在实践当中灵活运用,则显的比较难。这要求学生必须在掌握了本课基本理论之后,多练习,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并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我采用了:讲授法、练习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充分使用课件演示,一方面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同时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以后能够马上通过自己的练习获得实践的锻炼,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步的学习培养兴趣,讲练结合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说学法

由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属于操作为主的课程,同时《五笔字型输入的编码规则》这节课学习是为后续五笔字型输入奠定理论基础,因此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形成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使用已知的规则,摸索出实践的.经验,并通过规则和经验的合理运用,达到输入速度的提高。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 导入

首先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a) 汉字有哪5种基本笔划?

b) 汉字的字型有哪3种?

c) 如何将汉字通过五笔字型输入到计算机中呢?

既让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两个重要问题,同时又能承上启下,提出新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课堂内容,达到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 新课

由于本节课内容相对较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我将本课内容分为“键面字”和“合体字”两大部分来讲解,同时又把这俩个部分再分成几个知识点来讲解,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既分解了知识点,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由于在机房上课,有电子多媒体教室软件和投影仪,我采用讲解加课件演示的方法,系统、生动形象地逐一讲授五笔字型输入的编码规则,并通过举例说明规则的使用方法。使讲授法和演示法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学效果,我在讲解法中穿插进练习法,在讲解一个编码规则并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并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新知和经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起到课堂交互的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熟悉五笔字型的拆分原则基础上,了解键面字的拆分方法,初步掌握四码及四码以上汉字的编码规则。为后面简码和词组编码的学习以及上机练习打好基础。

3)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上的内容,强调这是我们以后学习简码输入和词组输入的必备知识,所以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掌握。同时要说明进行汉字的熟练拆分,需要我们首先熟记字根总表,其次灵活运用五笔字型编码规则的前途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规则。

4) 作业:

a)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b) 熟记字根总表

c) 上机练习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藏羚羊跪拜》是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动物世界》中的第三篇。本板块共有四篇课文,都是描写平凡的动物,却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了的震撼。本文是四篇文章中情节性最强的一篇,讲述了藏北草原上老猎人和藏羚羊的故事,语言率性直白,十分动人。

针对本板块及本课的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以老猎人的视角准确叙述故事情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句段。

2、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反映出的心理活动,发现老猎人“跪拜”前后内心态度的变化,思辨老猎人身上的善恶源自他对动物和人类不同的价值判断。

3、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解读,分析老猎人和藏羚羊的形象。

2、感受慈善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说学情

这篇文章内容浅易,情节生动,学生阅读无障碍。预初学生目前正在学习表达方式的运用,为了强化他们对于“描写”的认知,我在文本处理上将其作为记叙文,重点分析关于老猎人和藏羚羊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语言魅力的同时,感悟老猎人复杂的人性和藏羚羊伟大的母爱。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可以适时引导他们对老猎人的善恶进行思辨,从而认识到老猎人价值观的变化。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理性思考,发挥他们思辨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老猎人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讨论其背后的内在原因。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有读、说、写的工具性训练,也要有思想教育的人文性关怀。读是理解的`前提,所以我设计了复述和朗读环节,让学生细细品读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所想说所想。精读课文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文本分析。填表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通过表格中的相关提示,学生能够对具体词句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人物形象,也体会出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深层次意蕴。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尽量避免简单粗暴地向学生灌输学习内容,而是用设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去猜测、发现、质疑,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预设

针对学科特点和本课教学目标,做如下教学预设:

(一)导入

1、请以老猎人的视角复述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二)配乐朗诵,在沉浸中触摸感动

1、圈画出相关段落,与学生合作,配乐朗读,并思考问题:谁感动了你?

2、填写表格并分小组讨论

(发放表格)

谁感动了你?

字、词、句

作用(可以从修辞、动作、神情、心理等方面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营造出一个悲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悟文章震颤人心的力量。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对人物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后回答

老猎人

1、老猎人是怎样的形象?根据第三段细节描写,用具体的词语概括老猎人形象。

“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粗犷

“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打猎高手

“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贫穷

“含泪祝愿”善良

2、引导学生找出老猎人猎杀前和猎杀后的相关句子:

“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未能出生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3、根据老猎人前后两种行为动作,为他补上心理活动

4、抛出议题“老猎人是善还是恶”?

5、分析出老猎人由爱人类到爱所有生灵的转变

藏羚羊

1、比较原文和改写文哪个更好

原文:“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改写:“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望着他,然后向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弯曲着地。与此同时,只见两行眼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2、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跪拜是一种礼节,即跪在地上磕头,非常隆重。那么藏羚羊为什么要对着老猎人跪拜呢,能不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这样的母亲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她?

5、体味“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强化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知,同时也感悟出老猎人的慈善和藏羚羊母爱的伟大。

(四)总结

1、老猎人和藏羚羊身上共有的情感是什么?不同在哪里?

爱。不同在于一个是对天下生灵的爱,另一个是慈母的爱。

2、老猎人最终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价值观的变化,开始认同动物和人一样平等。

(五)板书设计

老猎人藏羚羊

爱人类爱万物生灵母爱

五、教学反思

《藏羚羊跪拜》是一篇情感深沉饱满的文章。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图让学生沉浸在感动的情绪中,让他们深挖老猎人和藏羚羊的形象,由此得出他们二者不同的“爱”。老猎人慈善,从爱人类到爱万物生灵,藏羚羊作为母亲有着崇高的母爱,这些人物本身所拥有的光辉就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不过由于在复述故事内容之前,没有提示学生讲故事的“六要素”,他们容易冗长拖沓,花费的时间较长。在试讲时,我对于老猎人和藏羚羊的分析都力争面面俱到,但也显得重点不突出。而且一节课时间有限,学生思考时间相对较少,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会觉得课堂节奏过快。因此我认为应该在老猎人和藏羚羊中分出主次,重点讨论其中一个,深入分析。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张龙兴主编的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中第一章第一节《半导体二极管》。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基础,打好基础很重要,就如盖房子,地基扎实,才能建起高楼大厦。这一节讲的基本概念比较多,比如半导体、空穴、载流子、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PN结等等。因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PN结的形成过程全靠想象,所以学生感到太抽象,不好接受,所以我考虑到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演示来授课,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2、 掌握半导体二极管分类和基本结构,会识别二极管的型号

3、掌握半导体二极管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技能目标: 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二极管的质量

情感目标: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重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和二极管的特性理解;

难点:PN结是怎样形成的。

三 、说学情

我们面对的是刚刚初中毕业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大多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他们面对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所以我在上这节课时特别注意到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实验为基础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说教法

讲授法、分组实验法

五、说实验器材

各种半导体二极管实物(发光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大功率二极管、稳压二极管),MF47万用表10块,硅整流二极管1N4007 10只,锗二极管10只,试验板一块、3伏的直流电源一块

六、说课时:2课时

七、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5min)教师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电器,如:电视机、计算机、音箱,DVD等。这些电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组成的。其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元件-------半导体二极管,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1—1 半导体二极管)

引出问题:“什么是晶体二极管?”(让学生观察手中的二极管,

感性认识二极管)

教师给出二极管的概念:一个PN结加上两个引出线和管壳就构成一个二极管。

那什么是PN结呢?

(二)、新课讲解

1、PN结(30分钟,其中讲解大约15--20min,学生分组测量大约10min)

(1)、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定义由此引出半导体二极管材料——半导体的概念。(半导体: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如:硅、锗等,它的导电性能可受控制,在半导体中掺入杂质或改变光照、温度可改变其导电性能。)

(2)、讲解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的形成

(3)、PN结的概念(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紧密结合在一起)

(4)、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用演示实验总结解释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用发光二极管演示实验验证PN结的单向导电性,加深学生对PN结单向导电性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看看老师制作的课件,感受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二极管的分类、结构(10min)

(1)、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及符号:

(2)、二极管的分类

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的第24课。它所在的第六单元课文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主人公“渴望要小汽车”和“坚决不要妈妈买”这一巨大的心理反差,强烈地向我们传达着“爱母亲”的信息。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认11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孩子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自主合作探究、自读自悟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合作学习一:

1、借助拼音小组合作读课文,争取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内认读生字、词语,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认读情况。

3、用上其中的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谁干什么,怎么样。)

三、品读感悟

合作学习二: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可以一人读一段,读的时候注意倾听,如果他读得好,请向他学习,如果读错了,请你为他纠正。

2、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喜欢这篇课文里的哪个人,读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依据,并画上横线。

3、交流汇报,达成共识,相机板书:懂事的小男孩、善良的阿姨、为难的妈妈、有爱心的小女孩。

合作学习三:

1、分角色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延伸体验:学完课文,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懂事的男孩

无奈的妈妈关爱父母

善良的售货员阿姨关爱他人

有爱心的小女孩

五、教学反思

精彩点:

1、导入恰当。

2、师生齐写课题,形式好。

3、出示文章图片好处多。

恰当点:

合作一,选择正确。如:读文要求读通顺、认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有提示语,如: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这样就降低了坡度。

改进点:

1、合作二:不能过于开放,如:你喜欢文中的谁?问题太大了,主要是说小男孩,着眼点在小男孩身上。对于二年级学生,问题太大,不好操作。

2、评价的结果要在下课前及时作出评价。如:哪个学习小组红旗最多,哪个小组获胜?

学生独立思考题意不够,要先思考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