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古诗词鉴赏 名言警句 对联锦集 文学闲聊
当前位置:文书馆 > 范文 > 说课稿

【精品】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栏目: 说课稿 / 发布于: / 人气:3.2W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说课稿 篇1

我是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人,一直对上台有种莫名的紧张。当接到任务说要上作文课,让我感到十分的为难。选什么题材呢?上课时出现各种状况该怎么办呢?……还好有学科组的老师们,他们每个人都回家研究本册书八个单元的习作,然后集中起来再讨论,选出其中的几个主题后,再回家思考方案,查找资料,最后选定为与学生生活最近的童年。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本册第二单元的文章都围绕着童年展开的。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对正经历着童年生活的孩子们来说,童年并不陌生,但是要将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写出来,大多数学生仍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仍不知如何下笔、如何选材,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试图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触角,交流自己天真无邪的童年故事,感受童年的特别,并懂得珍惜童年、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下面,我就对我执教的引领童年之片段写话一课做一个汇报:

一、歌曲导入,引出话题。

上公开课,老师会紧张,学生也会紧张。而音乐的魅力真的很不小,当你静悄悄地走进教室,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沉重,而音乐却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听《童年》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也想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孩子们哼哼曲调,辨辨歌词,自然引到了今天的话题。

二、画面欣赏,再现童年。

文章不是无情物,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要让学生能顺畅地下笔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写,怎么才能让学生有话写呢?我是从唤醒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入手。课前让学生在家翻阅了自己童年时的照片,并让学生带上一张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备用。其实,选照片的过程就是一次回忆的过程。在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一组洋溢着童真童趣的.童年照片,意图再次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再现孩子们多彩的童年。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美美地欣赏童年的照片,时不时说说照片上的人、事、物,让学生们充分的想象。学生们欣赏着,快乐着,想象着,当看到最后一张照片时,他们情不自禁地笑着,议着"他们好像在比声音。" 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他们就乐滋滋地说开了,记忆深处的童年故事便慢慢地都浮现了出来。课堂上,孩子们毫无拘束地讲着,看到学生们如此的兴奋,看到这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我好高兴,我想这个过程还是很有效的。但同时我也忘记了时间,真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地交流。

三、范文引路,明确写法。

凡事都讲究方法,写作文更是如此,它有着许多的技巧。而简单的说教,理论其实学生知道,但学生就是不会实际运用。我们的学生有着超强的模仿力,他们可以从具体的实例中提炼出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且这样的实例更加的吸引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们读一读,拿出笔在值得学习的地方圈一圈,划一划。可能学生没有提炼出写作方法,但最起码他会知道"写作文要用上怎么的词,怎样的句子等等。"课堂上发现学生划得各有不同,有圈动词的,有划形容词的,也有划整句整句。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模仿的过程。我通过学生划的,和学生一起概括,让学生们明确这样的写法就是动作描写,那是神态描写等等。这是一种侧面的肯定,肯定学生的答案——自己写时也要这样写。

四、点拨与评价,让学生更明晰。

课堂的有效引领一直说很难,而对于随机生成的做有效的引领更难。从磨课到那天正式上课,大的环节一点都没有变,然而每一堂却都大不一样。这些不同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成与自己的导向。

回想当天的课堂几处的点播,导向是很明确的,一是在说话方面,当学生欣赏完照片说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时,开始都比较简单,当一个学生说到去云南丽江骑牦牛的时候,我追问学生 "牦牛很丑为什么敢骑上去?骑上去心情怎么样?牦牛怎么大?怎么高?你怎么骑上去的?"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学生的表达相对比较具体了,我们知道的信息也更多了。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接下来在说难忘的童年故事时都能像这样具体地说,因为老师追问的,其实我们都很想具体了解的,也正式整个故事最精彩的"接下来的学生说的就比较具体,仿佛那抓螃蟹,被螃蟹夹着,脚被困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说话中得到了提升。二是在将要写片断时,往常的习惯都是从头开始写,而这次却只要写故事最精彩的片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马上理解到的,在第一次试教时,由于自己的疏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头开始写得。而后面的两次试教和当天的引导,"像上面那段例文一样,选童年故事中最精彩的一个画面,抓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把它写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马上领会直接写那个片断。

老师的引领确实直接关系到学生接下去要说的,要做的,但确实很难调控当分析例文时第一个学生就从"盯、舔了舔……"这些词概括到了动作的描写,如果能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快的提炼出其他的几种描写,而我却没有抓住这次生成,结果绕了好大一圈。

评价是作文课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难操作的一还,不仅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要让学生有所得,还要发现并改正错误的信息,引导学生更好的写作。第二次试教用上了投引仪,但学生却没有被上面的所吸引,出现了冷场,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课后学科组的老师给我想了很多的计策和方法。在后面的这两次课堂,学生们真的很投入,他们会认真地听,努力地看,积极地思考,发现错别字,给同学建议,为同学鼓掌,给作文打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进步着。但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好多的问题,前一节还记住了要点,方向清晰,正式上课时却忘了。

总之,在选材,准备,磨课,上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还要向优秀的教师多多学习。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一篇儿童小说。小说通过

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的形象,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小说以朗读《万卡》为契机,带入情节和人物,安排了双线交织的情节结构。开端部分李京京参与公开课上表情朗读《万卡》的要求被拒绝,发展部分则是他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公开课上勇敢举手、声情并茂的朗读是故事的高潮、结局。而另一个情节线索是因李京京与文中万卡相似的家庭境遇所产生的阅读共鸣。现实与小说《万卡》的相互交融、映衬,深层次地传达出心声的意旨。

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在引导学生自读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原则:研讨小说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在把握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课堂上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由于本课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非常贴近,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教学这篇小说时重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小说的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品析语言。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说教学目标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理解文题“心声“的深刻含义。

2.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品味小说中细节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结合生活体验,深层思考课文触及的教育现象,领悟写作意图。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分析心理描写,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突破方法:组织学生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研讨小说的主题,领会文题"心声"的深刻含义,深层反思教育现象。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教师与文本反复对话,并让学生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适时点拨,突破文章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课文是一篇儿童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伤感故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感知文意,进入作品情境,体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形象的意蕴。

2.研讨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多向信息交流,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理解"心声"的深层含义,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把握人物形象。研讨小说的主题,深层反思教育现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万卡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有谁能够流畅完整地讲述呢?(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因朗读《万卡》而引出的一段伤感故事,它就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儿童小说小《心声》。(板书文题、作者)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字词,注意文中的人物和场景。

2.学生速读全文,梳理并简要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学生读课文后,找出小说中的时间与地点变化来梳理情节线索。

1、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

明确: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明确:⑴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⑵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⑶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⑷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板书: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2、 教师组织学生复述课文,为分析人物形象作充分准备。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复述,教师点评。学生纵观小说发展的全过程,找出小说中的主要矛盾。

学生交流:李京京想读,程老师不让读,课文正式围绕这个冲突展开情节。

(三)跳读课文 感悟心声

(1)李京京为什么课文有机会朗读这篇课文?

(2)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李京京读课文?请大家找到依据并回答。

(3) 文题取名"心声"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点拨: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著地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二是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总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四)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心声” 1、学生探究:小说刻画李京京形象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 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请大家举例说说。(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举例略)

教师点拨: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理历程,使人物形象刻画地真实、丰满。请同学们找出认真体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带动理解,以理解促进朗读,读出人物真切的内心世界。

(五)体验反思 交流“心声”

(1)通过李京京的故事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或许他引起了你的共鸣,你们同意是受教育者,对教育有着许多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你亲身经历的意见小事,倾诉你的心声。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文中像李京京这样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少年心理易受影响,尤其是和自己体验有相似感觉的经验。正因为有着与万卡的生活的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一环节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主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既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六)课堂小结

这些话是同学们的真情告白,是送给老师的最珍贵的礼物,老师一定把它们珍藏起来,并且不断去反思自己,让同学们的心声得以实现。

(七)布置作业

以“心声”为题,写一段发生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或感受。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情况

1、教材分析

《阳光下的物体》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在阳光下”单元的第5课。通过本单元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光的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用镜面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此基础上,本课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物体与反光能力、吸热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后,下一课《光强与光弱》接着研究不同强度的光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整个单元来看,本课是前面几课的延伸,也是后一节课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材的安排可以清晰看到,本课分为“观察反射”“测量温度变化”2个部分。前一部分的学习是为了后面开展研究做铺垫,这两个部分是层层递进,紧密相连的。

2、教材处理

(1)把第一部分“观察反射”的活动安排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观察这8种物体的反光能力,完成记录表。课堂上,直接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一、说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情况

说明:用数字1-8表示反光能力,数字越小,

反光能力越差;数字越大,反光能力越强。

表1:“不同物体的反光能力”记录表

(2)把各种颜色的纸都做成纸筒,插上温度计,然后随机分发给各小组进行测量和记录。

实验装置

(3)缩短观察总时间。预实验表明,温度计的读数在15分钟内已经有很明显的区别和变化,足以帮助学生发现物体颜色与吸热能力的关系,节省下来的5分钟留给汇报交流环节将更有意义。

3、实施效果

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和整合后,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开展实验活动,所有小组都能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这样就保证了后面的数据分析环节得以顺利进行,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1、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所给的材料自行观察不同物体的反光情况。

(2)能说出不同物体的反光能力不同。

(3)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对纸筒温度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连续的观察,认真采集、记录相关的数据。

(4)能运用表格、折线图等多种方式分析整理数据。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物体的颜色与反光能力、吸热能力三者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6)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不同颜色纸筒温度变化进行预测、观测、记录、比较和分析,发现物体的颜色与反光能力、吸热能力三者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通过小组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2、达标情况分析

从观察记录表和汇报交流的情况来看,学生能从实验中发现不同物体的反光能力不同,而且能提出自己的`猜测和解释;(目标1、2、7)

从学生实验操作的表现,实验数据的记录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对纸筒温度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连续的观察,认真采集、记录相关的数据;(目标3、6、7)

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汇报交流环节来看,学生能够在表格、折线图的帮助下比较分析数据,说出物体的颜色与反光能力、吸热能力三者的关系。 (目标4、5、6)

从拓展延伸的环节来看,学生能把所学到的新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懂得根据季节来选择衣服的颜色,能够列举一些生活中巧妙应用物体颜色的例子。

总体来说,学生基本能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个别小组没有在课前按要求完成“观察不同物体的反光能力”的记录,二是部分小组的分工不是很合理,出现个别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对于合作性较差的小组,教师应在实验时给予更多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学生全员参与。

三、教法与学法的运用情况

1、教学与学法

为了让“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观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和小结。

2、运用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完成两个实验的操作和数据记录。也能够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从实验数据中发现物体的反光能力与颜色有关。

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本课探究活动的关键之处在于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来获得科学知识,但是本校的五年级学生大部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因此我把教学重难点定为:通过分析整理数据,探究出物体的颜色与反光能力、吸热能力三者的关系。

2、落实情况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顺利完成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让学生用数字1-8来表示物体的反光能力。全班在统一的指挥下同步记录各种颜色纸筒的温度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分析和比较数据,我把各组的实验数据汇总到同一个表格,并且根据excel表格的数据处理功能,自动生成气温变化折线图,用直观的方式把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

表4:“各种颜色纸筒温度变化”数据汇总表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

情境引入

观察比较不同物体的反光能力

测量不同颜色纸筒的温度变化

拓展延伸

教学环节

1、情境引入(1分钟)

创设问题情景:在白天即使没有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也是亮的,这是为什么?这些光是从哪儿来的呢?由此引出物体具有发光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回忆前面的旧知识——光可以通过物体的反射而改变传播线路,为这节课的研究做铺垫。

实施情况: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用物体对光的反射来解释这一现象。

2、观察比较不同物体的反光能力(8分钟)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的观察结果,知道不同的物体反光能力不同。

(2)猜测物体的反光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

实施情况:学生所观察的8种材料具有明显的差异。材料的这种结构性和针对性,很好地提示学生进一步分析阳光下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与物体的哪些特性有关。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物体的反光能力可能与颜色、透明度、材质有关。

3、测量不同颜色纸筒的温度变化(用了32分钟)

(1)提出问题。物体的颜色与反光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哪种颜色的纸筒升温快?

(3)实验验证。明确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到阳光下测量记录不同颜色纸筒的温度变化。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汇总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在表格、折线图的帮助下比较分析数据,发现物体的颜色与反光能力、吸热能力三者的关系。

(5)小结并板书。

实施情况:

学生能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excel表格的应用节约了学生的整理数据时间,折线图的方式也使实验结果更加直观,学生能顺利地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得出结论。

但是这个环节花费时间较长,如果学生的纪律情况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后面的环节。由于实验需要,学生需要从实验室转移到学校广场开展实验,来回集队和安排各小组的活动位置上,花费了至少5分钟时间,也间接导致这节课拖延了3分钟。

4、拓展延伸(用了2分钟)

运用刚学的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实施情况:亲身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物体的颜色对物体反光能力和吸热能力的影响,能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颜色的衣服,也能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巧妙应用物体颜色的例子。比如室内墙壁的粉刷一般采用反光能力强的白色或者其他较浅的颜色,提高室内亮度。黑板则采用反光能力差的黑色,避免出现反光现象。

六、教学反思

1、教材的修改和整合,节省了一些时间。

教材修改和整合后,学生在课前在和课堂上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开展实验活动,获得丰富地亲身体验,也能在活动前后留有时间去思考和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做,做完实验后发现了什么。避免出现活动有余,思维不足的现象。

2、实验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实验效率。

(1)对于纸筒内温度计的安放,我发现教材有点误导,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接触到纸筒的表面才行。对此,我是做了对比实验的。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悬空,那么测的应该是空气的温度,不是纸的温度,而且实际测量显示温差很小,甚至没有变化。应该让玻璃泡接触到纸筒的表面,才能测出纸筒的温度变化,因此我用透明胶带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固定在纸筒内壁。这样改动之后,温度计的温度很快就上升了,15分钟内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和变化,也大大节约了活动的时间。

(2)为了方便比较,我把8种不同颜色卡纸都做成纸筒,随机分发给各小组,测量记录好数据后,再统一输入到汇总表,利用excel表格的图表功能直接生成温度变化折线图,让实验结果可视化直观化。虽然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气温变化折线图的绘制,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紧凑,没有让学生自行绘制,而是直接由电脑生成。

3、不足之处

整节课拖延了3分钟,其中课堂的第三部分 “测量不同颜色纸筒的温度变化”花费了32分钟,原因在于转移活动地点时,来回集队和安排各小组的活动位置上,秩序有些混乱,花费了至少5分钟时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觉得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这节课的前面几个环节最好在室外进行。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直接搬小凳子到操场的的背阴处等候上课,直到学生完成实验数据的记录,再集队回课室利用多媒体辅助汇总和分析数据。当然,所有的活动前提是要保证学生的秩序和安全。

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黄河象》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课文通过介绍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说明了大地在二百万年间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的变化,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不仅使我们增长了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本课我准备分二课时教学,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

能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的过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

二、说教法

学生对科学小品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

①从兴趣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

②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使学生进入情景,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③朗读指导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

三、说学法

1、重点词句品析法: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2、自主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习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部分,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科学家假想了些什么。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部分是一个美丽而悲壮的故事,语言描写细致,是很好的朗读材料,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

板书:黄河象

骨架样子————假象来历————发掘化石

为了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个环节: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象化石的特点。

学生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层次和主要内容,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直接出示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让学生看着这具大象骨架的样子说出它的特点。接着引入课文,问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样子的呢?让学生自渎第一段,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它的特点。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从“高四米,长八米,大象牙就有3米多长,连末端趾骨也有3、4厘米长”体会它的高大。从“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这句话体会它保存完整的特点,用重点词语“甚至连…也…”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句话。这样使学生积累了更丰富的词汇。在本段的教学中适时的进行多种形式的指导朗读,从读中让学生感受黄河象化石的'高大和完整的特点。

板书:高大、完整

第二个环节:学习第三部分(8—9自然段),找出发掘经过。

在学生已经感受化石的高大完整的特点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根据学生的问题总结有价值的问题: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其中要抓住重点的词语:斜站沙土、脚踩砾石。从它的姿态,人们做出了合理的科学的推想。

板书:斜站沙土、脚踩砾石

在本段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时间的久远,变化的巨大,要重点指导朗读“二百万年间……黄河”一句。

第三个环节:学习第二部分(2—7自然段),理解合理假象。

通过提问、感悟、品读,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我接着问:了解了有关黄河象化石的这么多内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探究原因,选取故事内容认真导读,明确联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指导学生朗读好2—4自然段,例如读第三自然段时前两句要读得低沉缓慢些,要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突出“扑踏扑踏、走、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面的形成对比。

板书:炙热、干渴

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本段中“老象的左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下去。”这一句是关键句,描写细致的句子,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

板书:陷进

在此处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转变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大象当时陷进淤泥里的情景。

为了进一步地体会推想的合理性,可以在熟度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把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过程讲一讲,并且表演出来。为了激发培养学生的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不是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呢?让学生进行同桌、小组、全班交流、评价、争论。

第四个环节:尝试变换顺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的可以让学生变换写作顺序重新叙述这个故事。

第五个环节:开拓思路延伸

传统教学重结论,而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所以在课文的最后我让学生凭着已有的对科学假想粗浅的认知进行自编故事实践,“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学生会想象到:两群大象为了争夺地盘,一方追另一方,其中一只大象就……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空间。

第六个环节:课堂小结: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改为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七个环节:作业

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我还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将黄河象还可能是怎样掉进河里的用一段生动、形象的话写出来!

第八个环节:教学体会

总之,本节课我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渗透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九个环节:板书设计

黄河象

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算法的概念》,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的社会,算法进入高中数学正是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它是当今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算法的学习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它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又由于算法的具体实现上可以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算法的学习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算法的定义,体会算法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理解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悟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再有抽象到具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

算法这部分的使用性很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虽然是新引入的章节,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我首先向学生们展示章头图,介绍图中的后景是取自宋朝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作品《四元玉鉴》,告诉学生们章头图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设计意图」是为了充分挖掘章头图的教学价值,体现1)算法概念的由来;2)我们将要学习的算法与计算机有关;3)展示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4)激发学生学习算法的兴趣。从而顺其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要讨论的话题。(约4分钟)

2.引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引导他们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步骤,从而让学生经历算法分析的基本过程,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引导学生关注更具一般性解法,形成解法向算法过渡的准备,为建立算法概念打下基础。紧接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回顾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的结构,写出求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算法,并把它编成程序,让学生输入数据,体验计算机直接给出方程组的解.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算法是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从而提高学生对算法的普遍适用性的认识,为建立算法的概念做好铺垫。

之后,我就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是算法?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算法的涵义?这里让学生们根据刚刚的探索交流、思考并回答,然后老师进行归纳,得出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帮助学生认识算法的概念,指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算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体会算法思想。(约8分钟)

3.例题讲解: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两道例题,以帮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去,而不只是单纯的对数学思想的领悟。

这两道例题均选自课本的例1和例2。

例1是让我们设定一个程序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质数是我们之前已经学习的内容,为了能更顺利地完成解题过程,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们回顾一下质数应满足的条件,然后再根据这个来探索解题步骤。通过例1让学生认识到求解结构中存在“重复”。为导出一般问题的算法创造条件,也为学习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提供前提。告诉学生们本算法就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并且设计算法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在例1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研究例2,例2是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利用二分法来求解方程的近似根的程序。我们首先要对算法作分析,回顾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根的过程,然后设计出解题步骤。二分法是算法中的经典问题,具有明显的顺序和可操作的特点.因此通过例2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算法的逻辑结构,领会算法的思想,体会算法的的特征。同时也可以巩固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提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表达水平.另外,借助例题加强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体会算法具有程序性、有限性、构造性、精确性、指向性的特点,算法以问题为载体,泛泛而谈没有意义。(约20分钟)

4.课堂小结:

(1)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基本特征

(2)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

(3)能利用算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写出一此简单问题的算法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是一堂课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约6分钟)

5.布置作业:课本练习1、2题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略)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一单元《租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分草莓》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原课本教材是以《租船》为例来解决剩余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在注意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及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受教材的限制,取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喜欢、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的设计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3)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解决有关“有余数除法问题”的简单实际问题。

5、教学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与“舍”的问题,即对于商的“进1法”和“去尾法”。

【教法学法】

教法: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知识的引路人,在教学设计中,正确理解新教材,抓住新教材特点,进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参与探索的欲望。 学法:1、指导“探索实践”。让学生在探索、研究活动中感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于商的“进1法”和“去尾法”。

2、引导“思”鼓励“问”。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思考,大胆质疑,不断创新。

3、组织小组学习,重视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说教学流程】 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一开始,我创设了“投篮比赛”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课件给出人数相同时男女生队的比赛结果,引导学生观看课件,了解情况。接着,我提出 “谁胜谁负”的数学问题,引出课题,同时要求学生做小裁判,同桌合作观察思考该怎样比。再集体交流订正,得出“当参赛人数相同的时候我们直接比较投篮的总个数就能比较出胜负”这一结论,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接着创设新的情境——两队的人数不一样。让学生比一比,哪队能被评为优胜队呢?通过讨论,使学生发现其中的隐蔽条件,深刻体会到两组人数不一样,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投篮总个数或以投篮个数最多在哪一组来评选优胜队都是不合理的,用每队平均每人投篮的个数比,比较合理,体会到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从而引入新知探究。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但是数目小的可以用移多补少,数目大了,移多补少就很麻烦了,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让学生同桌讨论,集体反馈交流,课件演示,引导比较。以男生队为例,分析列式各部分名称,“4+7+5+4+5”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5”呢?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环节设计通过小组操作、讨论,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内涵就是“移多补少”,从而揭示平均数的含义。当学生的思维刚刚获得平衡时,又巧妙设置认知冲突,“这平均数除了通过移动得到,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迫使学生打破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先合并再平均分),为此再次组织同学进行小组探究,从讨论、反馈中,得出如何来求平均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紧接着,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

1、为参加 “新苗杯”校园小歌手比赛选手统计成绩

2、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

设计这些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渗透统计与平均的思想,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这节课的重

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以数学故事《危险吗?》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以提升“数学交流”的能力。也让学生明白“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比如说:“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2厘米,并不是说游泳池的每一处都是132厘米,同时渗透不私自到水边游泳的思想教育,为本课的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纵观这堂课的设计,我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的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得三位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空气的热胀冷缩》,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研究了液体的热胀冷缩之后,让学生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科书将该课知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第二部分是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二、说教学目标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动手的欲望会让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很有探究的热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准确描述和交流实验现象,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着积极的探究欲,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本着这样的宗旨,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我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活动,去发现、去体会、去揭示性质。

四、说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锥形瓶、气球、烧杯3个、热水、常温水、冰块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设施一套、空气与水热胀冷缩对比设施一组、滴管、红水、冰块、热水瓶、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大板块 。

(一)复习旧知,引出主题

我先出示一个装有红墨水和玻璃细管的装置,询问学生这个装置老师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过?这样能够唤起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热胀冷缩”知识,既是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也为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埋下伏笔。接着我把瓶子里的水倒掉,并擦干,询问学生:瓶子里还剩什么?在学生回答还有空气之后再问,你觉得空气也像水之类的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学生进行猜测后,进入新课的学习:到底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呢,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测呢?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因为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突破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验证的方式来进行。

1、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首先,为了把学生引入探究中,我有目的的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情况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1)准备借助哪些材料帮助我们“观察”空气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2)准备用什么方法让空气受热、受冷;

(3)猜测可能产生的现象。

然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集体汇报“要把空气装到瓶子里,让瓶内的空气受冷(或受热),然后观察空气的体积变化情况,再根据现象推断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小组讨论和阅读课本提示,学生还想到了,要看到原本看不见的空气体积的变化是需要借助其他的物体的,想到了在瓶口上套一个气球,皮胶等多种方法来试一试。这时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尝试,来进行实验操作。我从旁指导,并强调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很快学生就有了结论,并填写好了实验记录:空气受热时,气球会 鼓起来 ,说明空气体积 膨胀了 ;空气受冷时,气球会 凹进去 ,说明空气体积 收缩了 。

2、比较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

在观察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后,还希望学生能对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作一比较。因此教材内容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要学生思考:“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

在两支相同型号的试管内分别装进红水和空气,再在试管口都塞上一个带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并在装空气的试管上端的玻璃导管内注入一段红水,调整红水的位置,使其与另一支试管中红水的液面顶端相平。

请一位学生分别用两只手握住两支试管一会儿,用手心热量给试管内的水和空气加热,观察比较两支试管液面上升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当实验演示完毕后,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空气受热后膨胀,将水挤了出来,而且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比水更明显。通过以上的几个环节,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模拟游戏,解释现象

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建构起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会产生“为什么空气受热会膨胀,受冷会收缩”的问题。而“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是本课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建立这样抽象的概念呢?阅读教材P35,了解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尝试在班级内完成。讨论交流:

(1)同学们都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不动的时候,和每个人都起劲儿地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从游戏中,你们明白了什么?你能解释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吗? (3)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我们能建立自己的假说吗?

这时我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模拟活动,把一种抽象的运动用直观的“模型”表达出来。在游戏中,我注重让学生体会“微粒”的运动、“微粒”的距离、和圈的大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游戏中体会、感悟、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加强直观感受和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本质的理解,建立起学生自己关于“热运动”的认识。最后用课件展示:原来,常见的物体都是微粒,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问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从让学生动一动,由体验而感悟,由感悟再迁移,完成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四)巩固落实,拓展延伸

科学课取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指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也是科学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体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

1、乒乓球被踩瘪了,你能帮助老师让它恢复原状吗?

2、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气不会打得太足,为什么?

这样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落实,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以上几个教学环节,我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整节课自始至终不脱离学生的尝试与体验,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领悟到了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应用价值。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既有我的一些小小体验,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说。

一、 说教材:

龙的形象学生已十分熟悉,并在小学阶段描绘过,本节课是平面描绘到立体构成的衔接。本课为设计应用课,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领域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思考基点,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本课从学生兴趣出发,内容改变了以往单纯讲解立体构成知识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废弃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立体制作和练习,符合现代设计的特点。

本节课利用图片欣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要学会应用立体构成造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学目标我们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进行阐述有三点:1、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龙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学会夸张、变形龙的方法;应用剪刻、穿插、粘贴的方法。3、以一个纸杯、圆台形体等为设计元素进行构成练习,形成起伏变化的中国龙的形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龙的基本特征,学会应用立体构成造型。教学难点: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二、 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法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

1.直观分析、比较法——课件简要归纳龙的造型特征和内涵。进而把学生引导到龙的制作首先要抓住龙的形象特征,根据龙的特征、材料特点进行大胆的夸张、概括这一重点。

2.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所以投影仪——示范三种不同材料的龙的主要制作方法。这三种龙从易到难适合各种程度的学生,让程度好的学生可以综合几种方法进行发挥、让程度低的同学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为设计应用课,给学生留有足够多的时间实践,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所以大量龙的'图片留到学生制作过程中在屏幕滚动播出,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可以边参考边设计。欣赏部分的图片量不多,有代表性地引出龙的特征及内涵。

三、 说学法:

学法过程按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1.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掌握龙的特征,了解龙的内涵;在教师的直观示范中掌握基本纸立体技法。

2.学法指导中根据学生熟悉龙的形象这一实际,重点放在龙的特征的夸张概括和剪、刻、折、粘贴等技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制作和创新的基础。

3.提示学生在分组后——进行分工并讨论技法在材料上的灵活应用,争取创新。突破难点。

四、 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与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出示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课件展示巨龙图片——提问:龙总体的外部特征?给学生熟悉的形象一个总的概括:“大、长、起伏变化”。

(二)讲授新课:(14分钟)

分成欣赏和示范两个部分。

1.欣赏部分主要是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看。(5分钟)展示12生肖图片——提问:龙和哪只动物最为相似?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什么?把学生引导到龙和蛇以及其它动物的联系上来。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又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龙图腾源于蛇,又综合了哪些动物的特征?提问:龙的九似“角似鹿、头似驼、顶似蛇、腹似蜃(蛤蜊)、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知识延伸——“龙”图腾的寓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吉祥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课件欣赏民俗活动,体会龙的精神。

在喜庆的节日当中,我们中国人经常用舞龙、赛龙舟、挂龙灯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欢乐的心情,从中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奋发、欢腾的气氛。

2.展示各种龙的立体构成图片,示范怎样制作立体造型的龙。(9分钟)

a.根据龙的特征、材料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夸张、概括。——制作的基础。

B.采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制作龙头、龙尾.——重点示范。

c.穿、插、捆等方法连接龙身。——视频演示。

提示学生根据龙的造型特点和材料本身的特性,去积极探究、创造巧妙的构成方法。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25分钟)

要求:选择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内容完成。

分工合理,体现合作精神。

指导要点:启发、鼓励

四、小结:(5分钟)

1、让学生大胆展示、评价自己的作品,给予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示优点的机会,使学生小有成就感,同时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评价:把分组做好的几只龙一起展示,归纳优缺点。主要从整体感觉和局部特征进行评价。

五、课后拓展:

留心生活中的立体构成,观察其材料的应用和制作方法。

课余时间试试能否用其它的材料完成龙的造型。

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小学语文组3号考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从小就热爱教育,做着教师的梦。长大后,一直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站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与智慧,浇灌祖国未来的花朵。我至今已执教23年,今天,有缘与各位评委老师相识,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请问我可以开始说课了吗?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计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要说的是教材。《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以"生活的启示"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本文主要写在三十四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鲈鱼放回了湖里的故事。

本课按要求安排了两个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二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懂得"我"心情的变化。我认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懂得"我"心情的变化,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其次,依据学情,说说教法和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无论什么样的教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也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采用"情境渲染""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等多种方法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课文的思想感情。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读、质疑、圈画、讨论、交流等方法,深入领悟课文内容。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会利用多媒体配乐播放《小儿垂钓》并带领全班同学深情朗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让学生初步感知钓鱼的乐趣与艰辛,继而揭示课题:13钓鱼的启示。这样不仅可以立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学是为学生的完满生活服务,阅读自然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情感。而文章的内容又是情感的源泉,因此,水到渠成的进入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新课标要求五年级的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因此,我首先布置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明确课文写了什么事。籍此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顺势进入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深入分析。通过以上初读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本环节主要在学生粗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客观上把握课文,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首先,我会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情感。同时,让学生把文中相关句子画出来,对于感受较深的语句,用圈点勾画批注,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句子旁,接着,我会相继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抓住"好大,从来没有见过,漂亮,翕动"等关键语句,体会"我"和父亲的那份欣喜、(得意)的心情。面对这么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我"和父亲是如何处理的呢?请学生快速默读第4∽9个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句子:"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我(急切)地问道。""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从父亲那不容争辨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引导学生交流交流,读一读,写一写,使学生在思考与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那种无耐的(委屈)和(不舍)。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全文的感情有了升华,既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锻炼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然而,转眼间三四十年过去了,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引导学生快速读文,找到父亲的话。小组讨论交流后,多媒体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实践、勇气、力量"仔细琢磨,从中体会父亲的严格与不被任何诱惑的高尚品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接下来,进入第四个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第一,回归文本,朗读全文,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道得意识,从小养成不被任何诱惑的高尚品格。第二,拓展延伸,生活中,遇到同样的事,该怎么办?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听。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明扼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初步设想,在教学实施中,我会根据课堂的生成做适当的调整。不妥之处,敬请评委老师予以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板书设计

钓鱼――得意

放鱼――不舍

是与非――难

说课稿 篇10

《雪儿》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对鸟类的爱护,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文本内容感人,情感真挚,是一篇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并能从中感悟到人与动物和谐之美的好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和三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文本,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其中目标1和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较好的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达到教学目标完成的最优化效果,我预定两教时完成任务。

第一课时,我准备安排“紧扣课题,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了解内容”、“布置作业,巩固练习”四个基本环节。第一环节中,我先揭示课题,而后让学生轻轻念念将要认识的这个好朋友的名字,说说有什么感受,由此让学生带着喜爱和探究之情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揭开雪儿的神秘面纱。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我将检查效果,通过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特别是“阻、剩、任、盼”等生字的字音要重点指导。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些长句子的停顿,如“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读的过程中还要借助多种方法理解“明媚”、“艰难险阻”、“信使”、“弧线”等词语的意思。接着进入第三环节的教学,我将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并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只剩下、多么向往”等关键词句感受在我十分孤独、寂寞情况下雪儿来到我的身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好铺垫。最后,将预留5、6分钟时间让学生书写生字。个别易错字由老师重点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教时的设想。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整体感知

首先出示本课新词,引导学生认读,相机正音。读题后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内容把握和了解。结合学生回答,创设“我和雪儿相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进而感悟文本语言中蕴涵着的“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

第二环节: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先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和雪儿相处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进行导读。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划出能感受到“我对雪儿一片深情”的句子。在四人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适时点拨,抓住重点句,感受、体悟我的内心情感。比如抓住“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了哀伤。”体会我对雪儿的可怜、同情;抓住“他雪白雪白的,给他取名雪儿”体会我对雪儿的喜爱;抓住“给它洗澡、敷药”从我对雪儿的细心照顾以及我对雪儿说的话,叫雪儿安心养伤这些句子中体会我对雪儿的关爱、同情、爱护;体会我对雪儿抓住“爸爸的介绍,以及我盼望雪儿的伤快点好”体会我对雪儿忠诚、勇敢品质的由衷的敬佩之情;抓住“雪儿伤好展翅飞翔,我的欢呼”体会我内心无比的喜悦和激动。文章的只言片语都流淌着我对雪儿的浓浓深情,只要引导学生在品中读,在读中悟,我对雪儿的情感脉络就会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重点说说我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教学预设:首先我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我“送别雪儿时的内心情感,预计学生会说”我“是悲伤的、难过的,我是依依不舍的,我在肯定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语言说说自己如此解读的理由,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既然我不舍得雪儿离开,又为何送别雪儿呢?”再次阅读文本,引导学生结合我当时说的话,体会我送别雪儿的原因是还给雪儿自由,是为了雪儿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使学生懂得我这么做是对雪儿更深一层的爱。接着,我扣住“祝福”一词让学生练习说话,我向雪儿祝福什么,更深入地体会我为能放飞雪儿感到由衷的欣慰、幸福和快乐,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我内心“既难过又快乐”的复杂情感。

第三环节:逆向思维,解读内涵

承接上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思考:“雪儿的到来,使我原本寂寞、孤独、忧伤、无聊的生活发生了变化,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遇到这只受伤的信鸽都会有这么一段令人难忘的、美好的日子?”引导学生交流,交流中点拨,使学生感悟到只有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人,才会热爱生活,他的生活才会有意义、有价值。从而很自然地渗透了文本的内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净化、提升。

最后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我伤好之后,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是否又会想起与雪儿相依相伴的日子?假如是你,你会对雪儿说些什么?”小练笔的形式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储备,在学生的交流中把学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课堂的情感推向最高潮。

最后,我布置一些和听、说、读、写有关的选择性作业,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作出最适当的调整雪儿说课稿

《雪儿》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对鸟类的爱护,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文本内容感人,情感真挚,是一篇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并能从中感悟到人与动物和谐之美的好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和三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文本,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其中目标1和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较好的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达到教学目标完成的最优化效果,我预定两教时完成任务。

第一课时,我准备安排“紧扣课题,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了解内容”、“布置作业,巩固练习”四个基本环节。第一环节中,我先揭示课题,而后让学生轻轻念念将要认识的这个好朋友的名字,说说有什么感受,由此让学生带着喜爱和探究之情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揭开雪儿的神秘面纱。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我将检查效果,通过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特别是“阻、剩、任、盼”等生字的字音要重点指导。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些长句子的停顿,如“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读的过程中还要借助多种方法理解“明媚”、“艰难险阻”、“信使”、“弧线”等词语的意思。接着进入第三环节的教学,我将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并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只剩下、多么向往”等关键词句感受在我十分孤独、寂寞情况下雪儿来到我的身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好铺垫。最后,将预留5、6分钟时间让学生书写生字。个别易错字由老师重点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教时的设想。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整体感知

首先出示本课新词,引导学生认读,相机正音。读题后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内容把握和了解。结合学生回答,创设“我和雪儿相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进而感悟文本语言中蕴涵着的“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

第二环节: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先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和雪儿相处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进行导读。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划出能感受到“我对雪儿一片深情”的句子。在四人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适时点拨,抓住重点句,感受、体悟我的内心情感。比如抓住“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了哀伤。”体会我对雪儿的可怜、同情;抓住“他雪白雪白的,给他取名雪儿”体会我对雪儿的喜爱;抓住“给它洗澡、敷药”从我对雪儿的细心照顾以及我对雪儿说的话,叫雪儿安心养伤这些句子中体会我对雪儿的关爱、同情、爱护;体会我对雪儿抓住“爸爸的介绍,以及我盼望雪儿的伤快点好”体会我对雪儿忠诚、勇敢品质的由衷的敬佩之情;抓住“雪儿伤好展翅飞翔,我的欢呼”体会我内心无比的喜悦和激动。文章的只言片语都流淌着我对雪儿的浓浓深情,只要引导学生在品中读,在读中悟,我对雪儿的情感脉络就会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重点说说我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教学预设:首先我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我“送别雪儿时的内心情感,预计学生会说”我“是悲伤的、难过的,我是依依不舍的,我在肯定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语言说说自己如此解读的理由,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既然我不舍得雪儿离开,又为何送别雪儿呢?”再次阅读文本,引导学生结合我当时说的话,体会我送别雪儿的原因是还给雪儿自由,是为了雪儿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使学生懂得我这么做是对雪儿更深一层的爱。接着,我扣住“祝福”一词让学生练习说话,我向雪儿祝福什么,更深入地体会我为能放飞雪儿感到由衷的欣慰、幸福和快乐,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我内心“既难过又快乐”的复杂情感。

第三环节:逆向思维,解读内涵

承接上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思考:“雪儿的到来,使我原本寂寞、孤独、忧伤、无聊的生活发生了变化,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遇到这只受伤的信鸽都会有这么一段令人难忘的、美好的日子?”引导学生交流,交流中点拨,使学生感悟到只有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人,才会热爱生活,他的生活才会有意义、有价值。从而很自然地渗透了文本的内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净化、提升。

最后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我伤好之后,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是否又会想起与雪儿相依相伴的日子?假如是你,你会对雪儿说些什么?”小练笔的形式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储备,在学生的交流中把学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课堂的情感推向最高潮。

最后,我布置一些和听、说、读、写有关的选择性作业,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作出最适当的调整